心电散点图
正常窦律散点图 散点位于45°直线上,呈对称分布;指向原点的一端尖细,远离 原点的另 一端逐渐膨大,呈棒垂形。长轴在X线上的水平投影为心率变化范围,短轴的宽窄为心率变 异范围,最大膨隆处的边缘点为心率变异最大点(相邻RR间期差值最大)
窦性心律的散点图会因不同的心率变化程度和心率变异度而存在不同形态:
(二)散点图分类
“心电散点图”的称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RR间期散点图、RR间期差值散点图、 时间RR间期散点图 狭义:RR间期散点图
(三)RR间期散点图原理
以依次发生的2个RR间期分别作为横、纵坐标,构成直 角坐标系中一个点,24 h内无数个依次发生的2个RR间期 便构成了点的集合(散点图形)。研究散点图形的特性, 即可把握心脏24 h的节律变化特征和规律。
(五)总结
通过心电散点图分析,不仅仅是要了解RR 间期变化的规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 依据,更重要的是探讨RR变化的机体调节 和药物作用机制。伴随对其机体调节和药 物作用机制的阐明,心电散点图可能在评 价人体机能和疾病预后中有重要价值。为 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丰富我们的诊断 手段,对认识动态心电图有了新的工具。
2、室性早搏
3、房性早搏
房早亦呈现“鸡爪样”,与室早不同的在于房早点的分布并不是平行于Y轴的,而是略倾向于45度线。
4、其他
房颤:扇形是心房颤动特有的图形。它是房颤时心脏电生理特性 的外在反映。房颤扇形提供了关于房室结功能不应期的信息,为 房颤伴宽QRS波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重要意义的基线。 房扑:格子形是持续性房室传导比例不断变化的心房扑动的特有 图形。如果传导比例不变,则格子不复存在。
1、在等速线上,越是靠近近端的散点RR间期 越短,心率越快;越是靠近远端的散点RR间期 越长,心率越慢。 2、在加速区的散点,X值(RRn)大于Y值 (RR 1),表示有心率加速现象。由于加速的 程度不同、X值与Y值的比例关系不同,图形在 加速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3、在减速区的散点,X值(RRn)小于Y值 (RR 1),表示有心率减速现象。由于减速的 程度不同、X值与Y值的比例关系不同,图形在 减速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4、快速性心律失常时,RR间期表现先加速 (早搏联律间期)后减速(早搏的代偿间期), 所以散点先后表达在快加速与快减速区。缓慢 性心律失常的RR间期表现先减速后加速,所以 散点先后表达在远端的慢减速与慢加速区。
(一)概述
心电散点图以传统心电学中前所未有的整体观视角, 对RR间期序列进行诠释,提高了诊断过程的自动化 程度和实现原始信息透明化,以及数据分析编辑过 程中的批处理,简化了动态心电图的分析过程,强 化了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功能。由于散点 图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处理大批量心电数据的速度 及准确率,减轻了动态心电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散点图基础知识及在动态心电 图中的应用
目录
1、散点图的概述 2、散点图分类 3、散点图的原理 4、常见几种心律失常的散点图表 现 5、总结
(一)概述
心电散点图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并已在动态心 电图分析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心电大数据处理方法。 心电散点图亦Lorenz图(Lorenz plot)或Pincare图 (Pincare plot),分别以“混沌学之父”——美国 动力气象学家E.N.Lorenz与“混沌理论的奠基人”— —法国数学家J.H. Pincare的姓氏命名,表明心电散 点图与传统的波形分析方法不同,而属于非线性混 沌方法。
(四)常见几种心律失常的散点图表现
1、窦性心律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时任何前后相邻两次心搏的周期长度 相差很小,因此,窦律的散点位于45°直线上;由于心率受 自主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相邻两次心搏的周长在不断 的变化,有时相等,有时逐波增长,有时逐波减慢,虽然相 邻两次心搏周长变化不会太大,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一定 时间至24 h,就形成了位置相差较大的散点,这些散点就成 了一定的形态,但这些散点都是窦律的,受其“吸引子”作 用,总是围绕45°直线分布,其心散点图长轴位于45°直线 上。
1.标识标线
心电散点图背景中有等速线、近端、远端、加速区与减速区。 等速线也称45°线,是在坐标系中与X轴和Y轴各为45°角的 直线,只有两个等长的RR间期(RRn=RRn 1)形成的散点才 能位于45°线上,故称等速线。
近端是靠近坐标原点的方向、远端是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 加速区是等速线与X轴之间的三角区域,减速区是等速线与Y 轴之间的三角区域。在加速区中,靠近近端方向为快加速区, 靠近远端方向是慢加速区。在速区中,靠近近端方向为快 减速区,靠近远端方向是慢减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