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海伦.凯勒大家熟悉吧?我们刚刚学过去,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我找个同学来读一下(出示幻灯片: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要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中的意境之美,就是最美丽的东西。
生读)
师: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生:音乐中的意境之美
师:请大家一起告诉我,音乐中的意境之美要用什么去感受?生:用心灵
师:对,用心灵(板书:心)用你的心,用我的心,用每个人的心去感受音乐,感受意境之美。
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了解作者
师:课下,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到网上查阅作者资料,那下面我们交流一下(生答)老师也查了一部分关于阿炳的资料,同学们请看(出示)
三、发现景色
师:现在我们知道是阿炳创作的这首曲子,其实老师还向告诉你们另外一点,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同时它还是无锡惠山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所以我们这篇课文也介绍了,那下面就亲同学们大声的将课文朗读一边,完了之后请你找一找这篇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一处景色的句子(生读)
师:好,发现了风景的举手。
……嗯,这样,咱们一处一处地去找。
第一处,谁来读?好,来,请你……
生: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示范)“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很好。
这是第三处。
还有一处,这一处不用心去感受,不一定能划下来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想象景色
师:好,同学们,就在写“二泉映月”的过程当中,作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四处二泉映月的这一番风景,老师把刚才你们找到的这些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优美词语都摘录了下来。
我们来看(屏幕出示八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我再找个同学整体读一遍,(生读)读得真好,你愿意再为同学们读一遍吗?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这位同学读,边听边想象在你脑海中呈现了什么?师:你觉得是什么?师:你真会想象
师:是啊,很美,这么美丽的地方就是无锡惠山的----- ,然而同学们想,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什么?生:黑暗
师:是啊,只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就在一个中秋之夜,来到了二泉池畔。
同学们请把目光聚集到这个特写镜头,看看阿炳在想些什么?
又在听些什么?(生找)
五、分析阿炳
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生: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师父说过什么话?
生:“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这是师父什么时候对阿炳说过的话?生:十多年前
师:十多年前的一个什么日子?生:一个中秋夜
师:是啊,十多年前,也是一个中秋夜,但阿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师父就曾带他来到这里,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十多年过去了,同样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来到了这里,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只是物是人非,泉还在,人走了,十多年过去了,阿炳都经历了些什么?
生:(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巳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师:经历了这些,阿炳又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想一想还有那些词跟坎坷的意义差不多。
生:挫折。
生:苦难。
生:折磨。
生:穷困。
六、体会情感
师:十多年来,阿炳饱经风霜、穷困潦倒,命途多舛,经历了这么多坎坷,他被打垮了吗?(没有)他失去勇气了吗?(没有)没有!你怎么知道?
生:(朗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我觉得阿炳很热爱音乐
师:你来读一读好吗?(生读)你的体会是什么?
生:我体会到阿炳热爱生活我认为阿炳勇于追求理想
师: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读)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师:是啊,这些都是阿炳的心情,你们体会到了,我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整个这一段,试着读出你体会到的感情。
(生读)
师:我们知道此时阿炳在二泉边想起了师父,想到了自己——(生:坎坷的经历)接着,他又听到了什么?
生:(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这声音是泉水发出的吗?(不是)是谁的?(阿炳)从哪儿发出的?(心中)是的,这是阿炳内心的声音,孩子们,让我们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读出他内心的声音。
(齐读)从这声音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阿炳很难过我体会到阿炳不甘心命运的安排
生:(朗读)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
诞生了。
七、感悟音乐
师:就这样,著名的二泉映月诞生了。
同学们让我们先一听为快。
(播放音乐)师:好听完了,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描写这首曲子的句子。
(生找完)好,我们先来看这一部分,(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部分,边读边想:琴声里面包含着阿炳怎样的情感?(自由读)谁来读读这一部分?
师:你的体会是什么?生:我体会到琴声有如泉声从幽谷中蜿蜒而来,流进了我的心田。
生:我体会到这一部分的琴声委婉连绵。
师:你想到的是什么?生:我认为阿炳很想他的师父。
师:谁还想再来试一试?(生读)你读得真好,能再为我们读一遍吗?(伴乐)啊,你是阿炳的知音哪!(齐读)真是太好了,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
(出示: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请同学们边读边想,琴声中包含着阿炳怎样的精神?(自由读)
生:我觉得这部分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
生:我体会到阿炳敢于同命运说不!
师:你的体会又更深一层了
生:我觉得阿并敢于追求理想,很勇敢
师:那好,我来找个男同学读一读吧。
你来(生读,但声音较低)噢,看来一个男生的气势是不够的,不过没关系,团结就是力量,男同胞起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乐曲推向高潮,一定能读出气势和力量!是不是?(伴乐)
师:真好,乐曲到达了高潮,我们接着看最后一部分(出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一部分,咱们再请位女同学试一试(伴乐朗读)
师:最后女生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与升华
师:真好,这就是阿炳用心谱写的《二泉映月》,它深受我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爱,让我们再来回顾阿炳坎坷的经历,学习他追求理想的精神,最后欣赏一遍这首从他心中流淌出来的《二泉映月》(放音乐)
七、练笔与拓展
师:听完之后,相信你一定想对阿炳说些什么,课下请以《阿炳,我想对说……》为题写一段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泉映月,同学们也在网上查到了其实阿炳还有别的曲目,那么我们课后就去找一找这些音乐,请仔细聆听,请用心感受。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