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简答题

国际金融简答题

1、简述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特点。

(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1分)(2)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

(1 分)(3)欧洲货币市场的独特利率结构。

(1分)(4)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与国内信用扩张有较大区别。

(1 分)(5)由于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所受管制较少。

(2分)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有哪些类型?答:主要包括:1.灾害冲击型;2.外汇投机冲击型;3.经济周期冲击型;4.货币价值变动型;5.结构变动滞后型;6.政策或战略失误型。

(6分,需解释说明具体含义)3、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1)汇率的远期差价由两国利率差决定,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家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升水。

(4 分)(2)在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汇率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

(2 分)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每条各 1 分)另一答案:(1)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为基础。

1 分(2)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2 分(3)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双挂钩”。

2 分(4)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1分(5)取消货币管制,规定稀缺货币条款。

1分5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

(1)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在如下假定下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贸易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贸易收支代表国际收支;本币贬值前贸易账户处于均衡状态;其他条件不变(2)其主要内容为:本币贬值要达到实现贸易账户净额增加的目的的必要条件是,当进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4 分)。

(3)本币贬值要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J形曲线效应(1 分)。

6、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1.汇率的远期差价由两国利差决定,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升水(4分)。

2.在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汇率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3分)。

7、简述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固定汇率制优点如下:(1)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1 分)(2)使各国政府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2分)(3)有利于抑制国际投机。

(1 分)缺点如下:(1)使各国在很大程度上丧失经济政策的主动权。

(1 分)(2)有利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1 分)(3)由于汇率调整不及时,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1分)另一答案:优点:1)汇率稳定,避免贸易和投资风险;2)国内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约束。

(3 分)缺点:1)外部失衡调节成本高;2)经济政策丧失独立性;3)不及时调整汇率,引发货币金融危机。

(4 分)8、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1)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

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

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4 分)。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1 分)。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1 分)。

(4)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1 分)。

9、简述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以赤字为例)。

(1)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本币面临贬值压力,为维持汇率稳定货币当局必须向外汇市场投放储备外汇。

这个过程还不是自发调节。

(2 分)(2)货币当局投放外汇储备,将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下降,由此利率水平上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资本及金融账户收支得到改善,从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5 分)10、简述蒙代尔法则的政策含义。

(1)该法则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有效解决内外均衡问题(2)其主要内容是: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均衡(6分)。

11、简述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产生(2 分)。

(2)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本币会贬值(3分)。

(3)只要一国贸易条件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国际收支盈余的调节则刚好相反(2 分)。

十二、简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2分)2.通货膨胀的差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 分)3.相对利率水平。

一国利率相对较高,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本国,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4.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且发展势头良好,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1 分)5.外汇储备。

一国储备充足,则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

(1 分)十三、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自由流通。

2.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

(2 分)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熔毁。

(1 分)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

(1分)十四、简述分别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扩张会导致产出增加和利率上升,资本内流,货币供应量扩张,财政政策作用得到加强(1.5 分)。

2.固定汇率制度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产出增加和资本外流,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政策效果受到抑制并失去效力;基础货币构成发生变化(2 分)。

3.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扩张导致产出增加和利率上升,资本内流,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抵消了初期的产出扩张,财政政策失去效力;总支出构成发生变化。

4.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扩张则产出增加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并导致本币贬值,从而使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货币政策效果得到增强(1.5 分)。

十五、简述斯旺法则的主要内容。

1.斯旺法则是描述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整的政策搭配原则。

(1 分)2.它的内容是利用汇率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利用支出增减(或变更)政策调整内部平衡。

(3 分)十六、简述当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或新趋势。

①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不断深化②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证券化趋势力强。

③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自由化加深④金融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其交易规模急剧膨胀。

十七、简述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启示。

①在浮动汇率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面临巨大风险。

②发生货币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因素。

③债务问题容易引发货币金融危机。

④允许外资大规模地进入本国银行,不建立适当的监督防范措施,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诱发货币金融危机。

⑤政府要审慎采用导致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反危机对策。

⑥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十八、运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赤字的效果取决于哪些条件?①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②本国现有生产能力有闲置,未充分就业。

③贬值所带来的本国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之差是否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

④汇率贬值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是否能为社会所承受。

十九、简述浮动汇率制度优点。

①增加本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自主性②有利于开展国家经济交往③汇率变动对公开经济冲击作用小④对外汇投机活动起到抑制作用⑤可以对外部的冲击起到阻隔作用⑥可减持国际储备,提高外汇资源利用效率。

二十、简述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原因。

①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格局②美、英两国的金融政策使然③欧洲货币市场本身的特点促使其自身的发展④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美元地位的下降使得欧洲美元市场进一步扩大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

二十一、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论基本公式 R=Md-D 内容。

R=Md-D 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

它告诉我们:①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D 大于名义货币需求量。

③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二十二、简述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赤字的作用机制。

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

①它通过乘数效应减少国民收入,由此引起总支出减少,降低进口支出,这一收入效应大小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大小。

②它通过诱发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下降,从而提高出口品价格竞争力,扩大出口,这一价格效应大小取决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

③紧货币政策提高利息引起资本内流增加,流出减少,从而有利于资本与金融帐户平衡,这一利率效应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国内外资产的替代性高低。

二十三、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回来的变动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

(2)有绝对购买力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之分。

(3)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变化由同期两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决定。

二十四、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同4对比)(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国际间政策协调。

(2 分)。

(2)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2分)。

(3)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2 分)。

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

即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

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

二十五、简述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1)、货币危机指外汇市场,短期内出现汇率的剧烈波动,并引发外汇市场持续动荡。

如果不能克服,会诱发金融危机。

2 分(2)、外汇汇率上升、利率上升;股市急剧下挫,银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3 分(3)、上述情况如果不能制止,就会进一步形成经济危机,导致生产大幅下滑,市场萎缩、企业倒闭、失业上升。

2 分二十六、简述蒙代尔-佛莱明模型的主要内容。

(1)、在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运用外汇市场与货币及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