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动机变频后的带负载特性2.1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图2-1异步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2.1.1 异步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1.自然机械特性2.机械特性的含义图2-2机械特性的含义a)负载较轻b)对应的工作点c)负载较重2.1.2 异步电动机的人工机械特性图2-3转子串联电阻的机械特性a)转子串联电阻的电路b)机械特性1.转子串联电阻的机械特性2.改变电压的机械特性图2-4改变电压的机械特性a)电路图b)机械特性图2-5f X≤f N时的机械特性a)变频调速 b)变频机械特性3.改变频率的机械特性(k U=k f)2.2 V ∕F 控制方式2.2.1 低频时临界转矩减小的原因与对策 1.基本关系 (1) T M =K T I 2’Φ1cos φ2 ∵ I 2’≯ I 2N ’ ∴ T K ≈K T ’· Φ1 (2) Φ1=K F ·fE 1=K F ·f U U 11 ∆-=K F ·fZ I U111 -2.和磁通有关的因素(在某一频率下)(1)负载不变(I 1=C →ΔU 1=C ): U 1↑→Φ1↑U 1↓→Φ1↓(2)电压不变I 1↑→Φ1↓I 1↓→Φ1↑3.变频运行时的数据举例Ù1=-È1+ΔÙ1U1≈E1+ΔU13.对策(电压补偿、转矩补偿、转矩提升)图2-7电压补偿的原理a)电压补偿的含义b)25Hz时的补偿量c)10Hz时的补偿量图2-6低频时临界转矩减频运行时的小的原因a)运行频率为50Hz b)运行频率为25Hz c)运行频率为10Hz4.负载变化的影响2.2.2 变频器的U ∕f 线图2-8 负载变化(减轻)对磁通的影响a )负荷率减轻至20%b )正常时励磁电流c )饱和时励磁电流图2-9 变频器的U ∕f 线a )U ∕f 线类型b )恒转矩U ∕f 线c )二次方律U ∕f 线2.3 U∕f线的选择与调整2.3.1 调整U∕f线的实质1.基本频率2.U∕f线与输出电压图2-10基本频率的定义a)基本U∕f线b)变频器的对应关系c)电动机的对应关系图2-11U∕f线与输出电压a)额频时调整基本频率b)低频时调整U∕f比2.3.2 基本频率的调整1.三相220V 电动机配380V 变频器2.270V 、70Hz 电动机配380V 变频器图2-12 220V 电动机配380V 变频器 a )对基本频率的设定 b )变频器与电动机的对应关系图2-13 270V 、70Hz 电动机配380V 变频器a)对基本频率的设定 b )变频器与电动机的对应关系2.3.3 转矩提升的预置要点1.低频重载时2.低频轻载时(1)补偿后的电流-转矩曲线图2-15转矩补偿后的电流—转矩曲线a)电压补偿线b)补偿后的电流曲线图2-14带式输送机的U∕f线a)负载示意图b)负载机械特性c)U∕f线的选择(2)风机的U ∕f 线选择(3)离心浇铸机的U ∕f 线选择图2-16 风机的U ∕f 线 a )风机的机械特性 b )U ∕f 线的选择图2-17 离心浇铸机的U ∕f 线选择 a )离心浇铸机示意图 b )机械特性 c )U ∕f 线选择休息15 分钟2.4 矢量控制方式2.4.1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1.直流电动机的特点2.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图2-18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a )直流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b )直流电动机电路 c )调速后机械特性图2-19 矢量控制框图2.4.2 电动机参数的自动测量(auto-tuning)1.矢量控制需要的参数(1)电动机的铭牌数据——电压、电流、转速、磁极对数、效率等。
(2)电动机的绕组数据——定子电阻、定子漏磁电抗、转子等效电阻、转子等效漏磁电抗、空载电流等。
2.电动机的空载和堵转试验图2-20电动机的空载和堵转试验a)空载试验b)堵转试验3.自动测量的相关功能表2-1 自动测量相关功能(安川CIMR—G7A)(1)旋转自测量(可进行空载试验和堵转试验)电动机脱离负载。
变频器通电,按下RUN键,先让电动机停止1分钟,再让电动机旋转1分钟(转速约为额定转速的一半)。
按下STOP键,中止自测量。
(2)停止自测量(只进行堵转试验)电动机不脱离负载。
变频器通电,按下RUN键,让电动机停止1分钟。
按下STOP键,中止自测量。
2.4.3 有反馈矢量控制和无反馈矢量控制 1.有反馈矢量控制接法2.相关功能表2-2 有反馈矢量控制的相关功能(艾默生TD3000) 功能码 功能码名称 数据码及含义(或范围) Fb .00 编码器每转脉冲数 0~9999p ∕r Fb .01 编码器旋转方向 0—正方向;1—反方向 Fb .02 编码器断线后处理方法 0—以自由制动方式停机;1—切换为开环V ∕F 控制方式图2-21 有反馈矢量控制方式a )有反馈矢量控制电路图b )机械特性曲线簇3.无反馈矢量控制4.矢量控制方式的适用范围(1)矢量控制只能用于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的情况下。
(2)电动机容量和变频器要求的配用电动机容量之间,最多只能相差一个档次。
图2-22 无反馈矢量控制方式a )无反馈矢量控制示意图b )机械特性曲线簇图2-23 不宜采用的场合a )带多台电动机b )容量差两档以上c )8极以上d )特殊电机(3)磁极数一般以2、4、6极为宜。
(4)特殊电动机不能使用矢量控制功能。
2.5 变频调速的有效转矩线2.5.1 有效转矩线的概念1.额定工作点与有效工作点图2-25 kU=kƒ时的有效转矩线a)kU=kƒ时的U∕f线b)有效转矩线的形成c)有效转矩线图2-24额定工作点与有效工作点2.kU=kƒ时的有效转矩线2.5.2 电动机变频后的有效转矩线1.ƒX ≤ƒN 的有效转矩线 2.有效转矩线的改善图2-26 散热和有效转矩线的关系a )各种损失与转速的关系b )散热系数与转速的关系c )低频时的有效转矩线图2-27 有效转矩线的改善a )改善前后的有效转矩线b )外部强制冷却c )变频电动机3.ƒX>ƒN的有效转矩线∵最大输出电压与功率不变U1X≡U1N,P M≯P MN∴f X↑→U∕ƒ比↓→主磁通Φ1↓→电磁转矩T MX↓图2-28f X>f N时的机械特性和全频有效转矩线a)额定频率以上的机械特性b)全频有效转矩线休息15 分钟2.6.1 传动机构及其作用1.常见传动机构2.传动比及其作用λ=L M n n n L =λM n 根据输能量守恒的原则,有:M M L L T n T n 95509550L M T T =M L n n =λ1∴ T L =T M ·λ图2-29 常见的传动机构a )连轴器b )带轮c )减速齿轮1.折算的必要性2.折算的基本原则稳态过程:折算前后,传动机构所传递的功率不变。
动态过程:折算前后,旋转部分储存的动能不变。
3.折算公式(1)转速的折算 n L ’=n L ·λ=n M(2)转矩的折算 T L ’=λL T (3)飞轮力矩的折算(GD L 2)’= 22λL GD4.传动比与工作频率负载转速 传动比 电动机转速 电动机额定转速 工作频率296 2 592 1480 20.44 1184 405 1480 50Δn N =1500-1480=20r /min图2-30 电动机和负载的工作点f X =600pn =60)(N Mn n p ∆+2.6.3 调整传动比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实例1某电动机,带重物作园周运动,如图所示。
运行时,到达A点后电动机开始过载,到达B点时容易堵转,怎样解决?(上限频率为45Hz)将传动比加大10%,则在电动机转矩相同的情况下,带负载能力也加大10%。
但这时的上限频率应加大为49.5Hz。
实例2提高下限频率某恒转矩负载,电动机容量是22kW,额定转速为1470r∕min,传动比λ=4,采用无反馈矢量控制变频调速,在最低工作频率(4Hz)时运行不稳定,怎样解决?(满载运行频率范围为4~40Hz)计算如表2-3。
表2-3 提高下限频率的计算负载转速29.4r∕min~294r∕min原传动比λ=4电动机转速117.6r∕min~1176r∕min 工作频率4Hz~40Hz修改传动比电动机转速176.4r∕min~1764r∕min 图2-31重物园周运动实例3传动比与电动机的起动某锯片磨床,卡盘直径为2m,传动比λ=5;电动机的容量为3.7kW。
1.存在问题起动较困难,升速时间太长。
图2-32 锯片磨床示意图2.对策将传动比增大为λ=7.5,可使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力矩减小为原来的44%。
结果,卡盘可以在5s内起动起来。
2.7 变频拖动系统的基本规律2.7.1 变频拖动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1.电动机与负载的功率关系2.电动机与负载的转矩关系图2-33 拖动系统的功率关系图2-34拖动系统的转矩关系2.7.2 拖动系统的重要规律与常见误区 [误区一]甩掉减速器1.错误原因──电动机降速后的有效功率要随转速下降图2-36电动机的有效功率与转速a)拖动系统b)高速时的功率c)低速时的有效功率图2-35 甩掉减速器2.具体分析[误区二]加大工作频率来提高生产率图2-37 甩掉减速器图2-38加大工作频率来提高生产率a)原工作状态b)加大工作频率1.错误原因──负载升速后所需功率加大2.具体分析图2-39负载功率与转速的关系a)拖动系统b)低速时的负载功率c)高速时的负载功率图2-40 加大工作频率来提高生产率a)原有数据码b)频率加大后数据[误区三] 功率相同就可以错误原因──电动机额定转矩与额定转速的关系T MN =MN MNn P 9550磁极数(2p ) 额定转速(n MN ) 额定转矩(T MN ) 2 2970r ∕min 241N ·m4 1480 r ∕min 484 N ·m 6 980 r ∕min 731 N ·m图2-41 用4极电动机代替6极电动机a )6极电动机拖动b )4极电动机拖动[综合实例] 某排粉机,原拖动系统数据:三相整流子电动机额定功率: 160kW;额定电流:285A ,工作电流:234A ,负荷率:σA ≈0.82; 额定转速:1050∕350r ∕min; 传动比:λ=2改造为普通电动机变频调速时:电动机数据:160kW ,275A ,1480 r ∕min 。
运行情况:转速为1050r ∕min 时,电动机过载,电流达316A 。
1.原拖动系统的计算数据额定转矩 T MN0=MN MN n P 9550=10501609550⨯=1455N ·m 负载转矩 T L ’= T MN0·σA =1455×0.82=1194 N ·m T L =T L ’· λ=1194×2=2388 N ·m负载最高速 n Lmax =λmax MO n =21050=525 r ∕min最大功率 P L =9550max L L n T =95505252388⨯=131 kW 2.改造后拖动系统的计算数据 (1)工作频率 f X =60OXpn =6010702⨯=35.7Hz (2)有效功率 P ME =P MN ·N Xf f =160·507.35=114 kW (3)电动机的转矩T MN =MN MNn P 9550=14801609550⨯=1032N ·m图2-42 改造前后的数据a )改造前的数据b )改造后的数据图2-43 加大传动比前后的数据a )改造前的数据b )加大传动比后的数据 【解决办法】方法一 加大传动比∵ 当 n M = n MN =1480 r ∕min 时P M = P MN =160kW∴ 令:负载转速等于最高转速时,电动机的转速等于额定转速:则 λ’=maxL MN n n =5251480=2.8(=1.4λ)T L ’=L T =8.22388=853N ·m <T MN (=1032 N ·m ) 电动机的上限工作频率等于额定频率:f X =f N =50Hz方法二 改选6极电动机电动机数据 160kW ,297A ,980 r ∕minT MN =MN MN n P 9550 =9801609550 =1559N ·m 在1050r ∕min 时的工作频率: f X =f N ×MN MXn n=50×9801050=53.6Hz 在1050r ∕min 时的电动机转矩:T MX =T MN ×X Nf f=1559×6.5350=1454 N ·m >T L ’(=1194 N ·m )图2-44 加大磁极对数前后的数据a )改造前的数据b )加大磁极对数后的数据2.8 变频器的选型2.8.1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1.变频器的容量与电动机特性图2-45变频器的容量与电动机特性的关系a)变频器容量正好b)变频器容量加大2.电动机与变频器额定电流的比较表2-5 电动机与变频器额定电流的比较图2-46电动机的工况a)连续不变负载b)连续变动负载c)断续负载4.一台变频器带多台电动机(1)多台电动机同时起动和运行IN >1. 05~1.1×ΣI MN(2)多台电动机分别起动I N >21)1.1~05.1(K I K I STMN图2-47 多台电动机同时升、降速图2-48 多台电动机分别起、制动2.8.2 变频器的类别与选择表2-6 变频器的类别与应用(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