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带负载特性.
1
第 2 章 电动机变频后的带负载特性
2.1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1.1 异步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
1.自然机械特性
图 2-1 异步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
2
2.机械特性的含义
图 2-2 机械特性的含义 a)负载较轻 b)对应的工作点 c)负载较重
2.1.2 异步电动机的人工机械特性
1.转子串联电阻的机械特性
T1—06 电动机的磁极数
T1—07 电动机额定转速
4.自动测量的操作 (1)旋转自测量(可进行空载试验和堵转试验) 电动机脱离负载。
变频器通电,按下 RUN 键,先让电动机停止 1 分钟,再让电动机旋 转 1 分钟(转速约为额定转速的一半)。
按下 STOP 键,中止自测量。
(2)停止自测量(只进行堵转试验) 电动机不脱离负载。
图 2-23 不宜采用的场合 a)带多台电动机 b)容量差两档以上 c)8 极以上 d)特殊电机
(1)矢量控制只能用于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的情况下。 (2)电动机容量和变频器要求的配用电动机容量之间,最多只能相 差一个档次。 (3)磁极数一般以2、4、6极为宜。 (4)特殊电动机不能使用矢量控制功能。
图 2-15 转矩补偿后的电流—转矩曲线 a)电压补偿线 b)补偿后的电流曲线
10
(2)风机的 U∕f 线选择
图 2-16 风机的 U∕f 线 a)风机的机械特性 b)U∕f 线的选择 (3)离心浇铸机的 U∕f 线选择
图 2-17 离心浇铸机的 U∕f 线选择 a)离心浇铸机示意图 b)机械特性 c)U∕f 线选择
I1↑→Φ1↓ I1↓→Φ1↑
5
3.变频运行时的数据举例
Ù1=-È1+ΔÙ1
U1≈E1+ΔU1
图 2-6 低频时临界转矩减频运行时的小的原因 a)运行频率为 50Hz b)运行频率为 25Hz c)运行频率为 10Hz
3.对策(电压补偿、转矩补偿、转矩提升)
图 2-7 电压补偿的原理 a)电压补偿的含义 b)25Hz 时的补偿量 c)10Hz 时的补偿量
6
4.负载变化的影响
图 2-8 负载变化(减轻)对磁通的影响 a)负荷率减轻至 20% b)正常时励磁电流 c)饱和时励磁电流
2.2.2 变频器的 U∕f 线
图 2-9 变频器的 U∕f 线 a)U∕f 线类型 b)恒转矩 U∕f 线 c)二次方律 U∕f 线
7
2.3 U∕f 线的选择与调整
2.3.1 调整 U∕f 线的实质
图 2-13 270V、70Hz 电动机配 380V 变频器 a)对基本频率的设定 b)变频器与电动机的对应关系
9
2.3.3 转矩提升的预置要点
1.低频重载时
图 2-14 带式输送机的 U∕f 线 a)负载示意图 b)负载机械特性 c)U∕f 线的选择 2.低频轻载时 (1)补偿后的电流-转矩曲线
变频器通电,按下 RUN 键,让电动机停止 1 分钟。 按下 STOP 键,中止自测量。
15
2.4.3 有反馈矢量控制和无反馈矢量控制
1.有反馈矢量控制接法
图 2-21 有反馈矢量控制方式 a)有反馈矢量控制电路图 b)机械特性曲线簇
2.相关功能
表 2-2 有反馈矢量控制的相关功能(艾默生 TD3000)
功能码
功能码名称
数据码及含义(或范围)
Fb.00 编码器每转脉冲数
0~9999p∕r
Fb.01 编码器旋转方向
0—正方向;1—反方向
Fb.02 编码器断线后处理方法 0—以自由制动方式停机;
1—切换为开环 V∕F 控制方式
16
3.无反馈矢量控制
图 2-22 无反馈矢量控制方式 a)无反馈矢量控制示意图 b)机械特性曲线簇 4.矢量控制方式的适用范围
1.基本频率
图 2-10 基本频率的定义 a)基本 U∕f 线 b)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c)电动机的对应关系
2.U∕f 线与输出电压
图 2-11 U∕f 线与输出电压 a)额频时调整基本频率 b)低频时调整 பைடு நூலகம்∕f 比
8
2.3.2 基本频率的调整
1.三相 220V 电动机配 380V 变频器
图 2-12 220V 电动机配 380V 变频器 a)对基本频率的设定 b)变频器与电动机的对应关系 2.270V、70Hz 电动机配 380V 变频器
11
休 息 15 分 钟
12
2.4 矢量控制方式
2.4.1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1.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图 2-18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a)直流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b)直流电动机电路 c)调速后机械特性
2.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图 2-19 矢量控制框图
13
2.4.2 电动机参数的自动测量(auto-tuning)
表 2-1 自动测量相关功能(安川 CIMR—G7A)
功能码 功能含义
数据码及含义
T1—00 电动机 1∕2 选择 1:电动机 1;2:电动机 2
T1—01 自动测量模式 0:旋转自测量;1:停止自测量
T1—02 电动机额定功率
T1—03 电动机额定电压
T1—04 电动机额定电流
T1—05 电动机额定频率
图 2-3 转子串联电阻的机械特性 a)转子串联电阻的电路 b)机械特性
3
2.改变电压的机械特性
图 2-4 改变电压的机械特性 a)电路图 b)机械特性
3.改变频率的机械特性(kU=kf)
图 2-5 fX≤fN 时的机械特性 a)变频调速 b)变频机械特性
4
2.2 V∕F 控制方式
2.2.1 低频时临界转矩减小的原因与对策
1.基本关系
(1)
TM=KTI2’Φ1cosφ2
∵
I2’≯ I2N’
∴
TK≈KT’· Φ1
(2)
Φ1=KF· E1
f
=KF· U1 U1
f
=KF· U1 I1Z1
f
2.和磁通有关的因素(在某一频率下)
(1)负载不变(I1=C→ΔU1=C): U1↑→Φ1↑ U1↓→Φ1↓
(2)电压不变
17
2.5 变频调速的有效转矩线
2.5.1 有效转矩线的概念
1.额定工作点与有效工作点
图 2-24 额定工作点与有效工作点 2.kU=kƒ时的有效转矩线
1.矢量控制需要的参数 (1)电动机的铭牌数据——电压、电流、转速、磁极对数、效率等。 (2)电动机的绕组数据——定子电阻、定子漏磁电抗、转子等效电 阻、转子等效漏磁电抗、空载电流等。 2.电动机的空载和堵转试验
图 2-20 电动机的空载和堵转试验 a)空载试验 b)堵转试验
14
3.自动测量的相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