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全部PPT演示课件
一、低等植物 (红色面包霉) 二、高等植物 (玉米) 三、高等动物 (果蝇)
40
图 2-13 红色面包霉的生活周期 41
图 2-14 玉米的生活周期 42
图 2-15 果蝇的生活周期 43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44
第一节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 的证据
分子遗传学的大量直接和间 接的证据,说明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而在缺乏DNA 的某些病毒中,RNA就是遗 传物质
9
1937年布莱克斯里等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成功
1941年比德尔等用红色面包霉为材料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发展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
↓ 1958N
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 1962N
七十年代初,人程这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九十年代初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约32亿个
↓ 孟德尔(Mende1,G. J.,1822 1884) 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 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
↓ 1900年,弗里斯、柴马克和柯伦斯同时重新发现 1900年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8
贝特生(1906)首先提出“遗传学” ↓
弗里斯(19011903)发表“突变学说” ↓
贝特生等(1906)在香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性状连锁 约翰生(1909)发表了“纯系学说”,提出“基因” 一词
↓
摩尔根(1910)等用果蝇为材料发现性状连锁现象 创立了基因理论,连锁遗传规律,细胞遗传学1933N ↓
1927年穆勒和斯特德勒采用X-射线,分别诱发果蝇和 玉米突变成功1946N ↓
一、分裂过程
30
图 2-9 植物减数分裂模式图 31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
1、精子(n) +卵细胞(n)= 2n
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对 稳定性
2、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后 期 I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
变异、生物进化
32
第五节 配子形成和受精
无性生殖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一、雌雄配子的形成 高等动植物雌雄配子形成
25
图 2-7细胞周期的遗传控制 26
二、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量 的变化
27
28
多核细胞:核分裂、质不分裂
特殊有
丝分裂
染色体分裂,
核不分裂
核内有丝分裂
多线染色体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29
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成熟分裂)
主要特点:1)前期 I 联会
2)两次分裂 第一次减数 第二次等数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 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 质的主要载体。
17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一、形态特征
图 2-3 中期染色体形态 18
染色体的形态表现形式(臂比)
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 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 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 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 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原核细胞:染色体→ DNA/RNA
真核细胞
细胞核→染色质:DNA 叶绿体:DNA
细胞器 线粒体:DNA 核糖体:40% pro
pro合成场所 60% RNA
14
图 2-1 原核细胞的结构
15
图 2-2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16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即染色质/染色体上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 中,可看到许多用碱性染料染色较 深的纤细网状物
A染色体:正常染色体
B染色体:额外染色体、超数染色 体、副染色体
22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直接) 有丝分裂
间期:G1, S, G2 一、细胞周期
分裂期 M 23
图 2-6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 24
第一类基因主要控制 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蛋 白质或酶合成 基因控制 细胞周期 第二类基因直接控制 细胞进入各个时期 (控制点)
33
图 2-10 高等动物雌雄配子形成过程 34
图 2-11 高等植物雌雄配子形成过程35
二、受精
雄配子+雌配子 → 合子 精核(n)+卵细胞(n) →胚 (2n)
双受精 精核(n)+2极核(n) →胚乳(3n)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或同株异花 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不同植株间
36
三、直感现象
花粉直感(胚乳直感):3n胚乳 果实直感:种皮、果皮
45
一、间接证据
DNA含量、代谢、结构、染色 体共有等
二、直接证据
核苷酸对的排列次序,约3.5万个基因的遗传和物理图谱
确定人类基因组DNA编码的遗传信息
↓
21世纪,将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将阐明蛋白质的功
能
10
3 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 中的作用
(1) 研究生命的本质等 (2) 指导新品种选育 (3) 治疗遗传疾病
11
12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3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
19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
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 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 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 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
20
图 2-5 人类染色体核型 21
二、染色体数目
就一物种,其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表2-1 (P14)
3 选择:物种形成(自然选择) 新品种(人工选择)
6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遗传
遗传学
变异
现象、规律 原因、物质基础 指导育种实践
7
2 遗传学发展简史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 拉马克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等学说 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
(由母体发育而来) (玉米的两个实例)
37
四、无融合生殖
营养的无融合生殖 单倍配子体 孤雌生殖 孤雄生殖
无融合结子 二倍配子体
不定胚 单性结实
(无融合生殖的作用) 38
图 2-12 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的形成 39
第六节 生活周期
生活周期: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世代交替:有性世代/无性世代
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
普通遗传学
授课教案
1
第一章 绪 言
1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 遗传学发展简史 3 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
中的作用
2
1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遗传
遗传学
变异
现象、规律 原因、物质基础 指导育种实践
3
4
5
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1 遗传:物种和性状的相对
稳定性
2 变异:物种进化和新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