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开放实验设计报告系部名称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姓名陈颖专业名称光电信息工程班级光电0904实习时间2012年6月液晶盒的制作实验报告基本知识液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
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
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
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
例如,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使颜色从红变绿、蓝。
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
液晶遇上氯化氢、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也会变色。
在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一旦有微量毒气逸出,液晶变色了,就提醒人们赶紧去检查、补漏。
液晶种类很多,通常按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和环的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已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常用的液晶显示材料有上千种,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
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便于携带等。
实验所需设备和耗材设备:液晶灌注机、超声波清洗机、烘箱、旋转涂布机、紫外固化炉、玻璃切割刀、电子称、氮气枪、摩擦机。
耗材:配向液PI、液晶、UV 胶、ITO玻璃、spacer (间隔物)、偏光片、橡胶手套、无尘纸、框口胶、盐酸、氢氧化钠、乙醇、丙酮、甲醇。
实验注意事项1、液晶的配置:液晶的配置→加热到清亮点→搅拌10-30分钟待灌注使用。
液晶的保存:A 密闭,避光B 配置时所使用的容器和工具用丙酮清洗C 配置好液晶要做标记D 剩余的液晶放入专用容器中2、偏光片保存温度:温度20°±15°,湿度 65%±20%不能摩擦,弯曲,冲击偏光片。
不能用手摸。
3、PI液在天平上配比后不断搅拌后使用工艺流程:配液→涂覆→预固化→固化→摩擦PI液在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应在0°以下保存,长期不用在-15°以下存放。
PI液在常温下配置。
配液时保持容器干净。
PI液有一定毒性,不能沾在皮肤上,不能随便排放。
4、框口胶流程:擦封口液晶→点框口胶→冷却→紫外固化照射。
框口胶应密闭保存,防止光照固化。
应在10°以下保存。
框口胶有毒,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如果沾在皮肤上,用碳酸水洗干净。
5、光刻胶光刻胶应密闭保存,外面应有黑色遮光袋。
光刻胶配置时在红灯或黄灯下进行。
6、丙酮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7、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6℃。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38、甲醇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微有乙醇样气味,易挥发,易流动,燃烧时无烟有蓝色火焰,能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互溶,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混合物,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溶剂混溶,溶解性能优于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盐类,如碘化钠、氯化钙、硝酸铵、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铵和氯化钠等。
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极限6.0%-36.5%(体积)。
有毒,一般误饮15ml可致眼睛失明,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9、无水乙醇无色澄清液体。
有灼烧味。
易流动。
极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能与水和氯仿、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4.43%),共沸点78.15℃。
相对密度(d204)0.789。
熔点-114.1℃。
沸点78.5℃。
折光率(n20D)1.361。
闪点(闭杯)13℃。
易燃。
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8.0%(体积)液晶的制作流程1.切玻璃使用玻璃切割刀将ITO玻璃切成设想尺寸大小的正方形。
2.洗玻璃将切好的玻璃放入浓度为5﹪的清洁剂(TFD4)的烧杯中,再放入超声清洗机里面清洗15分钟左右,接着用牙刷刷干净后,再改用去离子水清洗5分钟。
3.涂配向膜PI等玻璃干了以后,用氮气枪和拭镜纸将玻璃处理干净,尤其是有ITO的那面。
再放入自旋涂布机内,滴上约五至六滴PI于玻璃中央,调整转速【转数:1000 (10秒)→4000 (20秒)→1000 (10秒),要先尝试数次调整至最佳设定】,抽真空,启动机器,使PI均匀散布于玻璃上。
4.烘烤将玻璃烤干,不同显示器的制程有不同的烘烤温度,可以采用分步骤:软烤15分钟80℃,硬烤60分钟220℃。
烤完后,可看到一层淡淡的色泽。
5.摩擦配向可以采用长纤维绒布同向摩擦PI膜(不能反向),形成液晶取向膜。
6.洒球/封胶可以使用垫片(尺寸自行掌握,但不能太厚,否则液晶分子响应时间缓慢),和快速封口胶水(主要是常温下就能胶合)7.灌液晶使用针筒吸取E7液晶由样品上方接缝处注入,利用毛细现象与重力使之完全均匀分布于样品内部。
总结在做完这次试验后,我受益良多,不仅学到了液晶盒制作的方法、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更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我感觉液晶的制作是一件、细心的事情,期间遇到不少问题和很多不懂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动手做这样的东西,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1. 引言2:实验所需设备和耗材,注意事项3:制作流程4:总结要求: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所作的东西,围绕液晶盒制作来写,注意格式和排版,报告内容一律采用宋体小四,行距20磅,每人要交打印版和电子版,书写要规范和整齐!整数阶Jerk模型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与实现(模板)1引言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分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
混沌系统具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出来的东西会回去经过变换再出来,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地不可长期预测。
混沌确定系统是庞加莱在研究三体问题时第一次发现的。
混沌电路设计是混沌通信和混沌加密等应用的先决条件,因此混沌电路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混沌研究的复杂性大都源于其非线性,对于非线性方程的解很难给出具体的值,本文在试验仿真的基础上,实现了常见的Chua’s电路,Lorenz系统和Rossler系统等三维混沌系统的吸引子仿真图形,在给出几种三维混沌系统的吸引子图形基础上分析其内在联系通过虚拟电子实验室EWB软件仿真了非线性系统产生的混沌现象,以Rossler电路为例,讨论了在电路中设置不同的元件参数值产生了不同的混沌,并介绍了这种动态混沌在通信系统中作为信息载体的重要性。
最后,对整个系统合理的修改简化,以适应电子元器件和元件的参数要求,并最终将其电路(或集成电路)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改变整数阶Jerk模型中的各控制参数的条件下,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考察这些参数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找出系统动力学行为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
文中首先阐述了非线性系统的概念,接着介绍了混沌学的概念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并描述了混沌系统的一般特征和判别方法,这些知识及资料为后面论文研究的核心奠定了理论基础。
接着研究了混沌电路设计,以及仿真。
最后主要阐述了整数阶Jerk系统的三阶模型及其系统动力学行为随各控制参数变化所呈现的规律。
2 混沌系统的理论及特性2.1 混沌理论基础在1975年《美国数学周刊》上发表的《周期3蕴涵着混沌》一文第一次引入混沌概念,该文指出,对于闭区间上连续函数f(x),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就会有混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