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研究生课程
《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原理》断裂与疲劳部分
任课教师:童乐为(2班)
一、概念论述题:
1.焊接钢结构的缺点及其原因
答:
1)焊接钢结构,如焊接方法不正确,焊接过程易产生热裂纹、冷裂纹、层
状撕裂、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和夹渣六种缺陷。
缺陷将成为焊接钢结
构断裂的起源;
2)焊接对钢构件局部加热后冷却,不均匀的温度使焊接钢结构内部存在残
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焊缝处钢材受拉,远离焊缝处受压),和其他因素结
合在一起,可能导致开裂,使构件部分截面提前进入塑性,降低受压构
件的稳定临界承载力;
3)焊接钢结构连接具有较大刚性。
当出现三条相互垂直的焊缝时,材料的
塑性变形很难发展,钢材三向受拉,容易发生脆断;
4)焊接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焊接钢结构易开裂,且一旦裂缝开展,可
能一断到底(止裂性能差),不像栓接和铆接能在接缝处裂缝终止;
5)焊接钢结构容易产生热影响区,是焊接连接的薄弱部位,当输入的热量
不大冷却速率很快时,出现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的脆硬现象;
6)由于高强度钢材对缺陷敏感,用高强钢材做结构,构建中存储的应变能
高,断裂的危险性更大。
7)工地焊接,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离散性大,且耽误工期。
从发展预制装
配建筑角度讲,钢结构适合工厂焊接,现场栓接。
2.裂纹类型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
答:
断裂力学将裂纹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张开型裂纹(I型);滑开型裂纹(II 型);撕开型裂纹(III型)
1)张开型(最常见,最危险):拉力与裂纹平面垂直,如图1(a);
2)滑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垂直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产生相对滑移,如图1(b);
3)撕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错开,如图1(c);
(a )张开型
(b )滑开型
(c )撕开型
图 1 裂纹类型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
图 2 裂纹尖端地区应力场坐标系
(1) 对于张开型裂缝(I 型)
根据弹性理论平面问题求解,裂纹尖端附近各点(),A r θ=,r a <<的应力分量为:
图 3 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
331sin sin 1sin sin
222222x θθθθθθσ⎛⎫⎛⎫
=−⋅=−⋅ ⎪ ⎪⎝⎭⎝⎭
331sin sin 1sin sin
222222y θθθθθθσ⎛⎫⎛⎫
=+⋅=+⋅ ⎪ ⎪⎝⎭⎝⎭
33cos cos cos cos
222222xy θθθθθθ
τ=⋅⋅⋅⋅
I K =0xz yz ττ==
张量表示为: 应力张量:()(I,II,III)
ij ij f t σθ=;
位移张量:()i i u K θ=;
结合以上三种裂纹尖端应力公式可知,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为:
1) 应力分量与r 的平方根成反比,当r 趋近于0时,尖端应力趋于无限大,
裂纹尖端应力场出现奇异性。
2) 应力分量有共同因子I K 。
应力分量完全决定I K (与坐标r ,θ无关),I
K 是在名义应力作用下,裂纹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裂纹尖端应力场的
强弱,是应力场强度因子。
3) 以上推导为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的近似表达式,越接近裂纹尖端,精度
越高。
3. 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基本措施
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需要从选材、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1)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
1) 全面了解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气温、工作荷载是否变动、有无冲击荷
载等;
2) 尽量减少结构和接头的应力集中:①变截面地方,结构设计成平缓过渡,
避免突变和尖角。
②选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避免应力集中系数大的盖板接头,角焊缝尽可能改用对接焊缝。
③不同厚度构件对接采用圆滑过渡形式。
④充分考虑可焊性,焊缝布置在便于施焊和检验的部位。
⑤避免焊缝密集,防止焊接部位材性变坏和复杂的残余应力场,尤其是立体相交;
图 4 尖角过度和平滑过度接头
图 5 封头设计合理与不合理接头
图 6 不同板厚的接头设计方案
图 7 不易施焊的焊缝部位举例
3) 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对大型焊接结构,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尽
量减少结构刚度,降低应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
4) 不采用过厚的板材,在满足工作应力条件下,尽量采用薄板。
采用多层
板能减小结构刚度,降低钢板的转变温度,防止结构脆性破坏;
图 8 单层翼缘板和多层翼缘板
5) 重视结构中附加件的连接形式和不受力焊缝的设计,不在受力构件上加
焊附加件;
图 9 附加原件的安装方案
6) 合理的焊接工艺,焊接后的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7) 结构设计为超静定,多路径传递荷载。
(2) 选择合适的钢材
1)在结构的工作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和焊缝部位具有足够的抗开裂性
能,母材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
2)选材不宜单独追求强度指标,忽视其他性能;
3)选择含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的钢材;
(3)精心制造,严格执行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保证制造质量
1)严格执行制造工艺的一切规定,按规定的工艺参数施工;
2)禁止使用过大的焊接线能量;
3)禁止在结构主体上任意点焊附件和引弧。
和微裂纹的产生以及物理性能退化),称为疲劳损伤。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计算模型主要有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基于热力学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对于变幅疲劳问题,线性累计损伤准则(Miner规则)最常用。
Miner规则假定任意给定的应力水平下,每一次循环均产生损伤。
后一次累积损伤与荷载历程无关。
加载顺序的变化不影响疲劳寿命。
根据Miner 规则,变幅疲劳中各应力幅造成的损伤可用i
i
n N 表示,且可以线性叠加,即:
=1i
i
n D N =∑
式中:
D ——损伤度;
行通过吊车梁平均100次,作用在吊车梁上的轮压平均值P=200kN (标准值),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吊车梁钢材料Q235B ,截面惯性矩I x =4134×105 mm 4。
吊车梁H 型钢纵向角焊缝构造细节的疲劳强度(容许应力幅∆σ)-寿命(N)的计算公式为:[∆σ]3N =3.26×1012。
试问:该吊车梁预期具有多少年Y 的疲劳寿命(一年按360天计)。
解: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
3.1.3:疲劳设计采用容许应力法
3.1.6:计算疲劳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4
1 I x=4134×105m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