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亮特色,素质教育结奇葩
——潭山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材料
潭山中心小学位于宜丰县的北部,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的前身是“环青园书舍”建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迄今已有240年的历史,2002年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与黄岗山垦殖场职工子弟学校合并,学校由“环青园”迁到现址。
学校占地面积为30亩,校舍建筑面积9453平方米,共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16人,专任教师86人,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有计算机55台,藏书21432余册;建有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配有多功能媒体教室、音乐舞蹈室、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创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的办学目标,以《潭山中心小学三年后发展规划》为指导。
积极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和谐的环境。
并校短短的几年中,我校历年均被评为“宜丰县先进学校”,还先后获得“江西省基础教育先进学校”、省教育厅授予“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和“省示范学校”、“宜春市农村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宜春市绿色学校”、“江西省农村中小学工会‘四个一’活动综合奖”,“宜丰县安全学校”等荣誉称号。
受到同行、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潭山中心小学自并校以来,便确立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现已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文体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特色。
一、树立特色观念,重视艺术教育。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素质教育,强化管理,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办艺术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确定了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人人都合格,个个有特长”,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彭海军为组长,副校长吴耀明为主管,及艺术专职教师为成员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潭山中心小学教师合唱团、学生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体育队和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等艺术团体。
制定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经常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陶冶情操,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
二、营造特色氛围,接受艺术熏陶
我校近年来大力改善育人环境,校园分层次绿化,错落有致,散而不乱,努力打造花园式校园,而今校门口道路宽阔平坦,校内外桂树成行,五指樟下花坛四季鲜花不败,操场上绿草如茵。
文化墙上醒目的名言警句,情景图案,名人名树相映成趣,使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校在楼梯墙壁,围墙上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书法、美术、体育、民乐等介绍宣传图案,在走廊、教室墙壁上悬挂我校师生的书法、美术作品。
建立了音乐舞蹈室和美术书画作品展列室,让每一位学生浸润在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土地都会说话的艺术氛围中。
三、扎实特色教学,提高艺术素质
学校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艺术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水平对教育的效
果起着直接的作用。
2002年以来,学校对艺术教师提出了“内练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教师完美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校要求艺术教师重庄重、轻时尚,给学生树立美的榜样。
目前我校艺术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95%以上,完成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各种专业技能测试,如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教学技能等项目,增强艺术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
为使我校特色教学扎实有效,学校不惜代价装备了标准化的音乐舞蹈室和书画展览教室。
添置了钢琴一台、电子琴8台、二胡10把、爵士鼓一套、电吉他、贝司等现代西洋乐器和各种民族乐器齐全,功放音箱设备三套。
要求音乐教师每人有一项特长,人人能弹奏一种乐器,让器乐进课堂,在三四年级音乐课中开设了竖笛课,五年级音乐课开设口琴课。
为了提升教师的艺术素质,学校积极选派艺术教师参加培训,如:2007年11月,赖琼玉参加县教委组织的校园集体舞培训,漆丽华参加音乐教师培训,2008年6月,吴耀明、赖琼玉、熊敏兰、刘萍等到新余参加音乐教师研讨会。
学校积级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种“教师基本功”比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2003年谢冬梅获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2006年,熊勇、梁玉兰、吴耀明、佘才广四位教师参加全县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均获一、二等奖。
2006年刘三元获全县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008年,赖琼玉教师参加全县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指挥、健盘、舞蹈三个一等奖。
易霞老师获指挥、声乐两个一等奖。
在各种艺术优质课竞赛中我校教师不负众望,成绩显著:刘志军,梁玉兰两位教师均获2003、2007全县体育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卢理章、刘萍、刘明中三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县剪纸说课、音乐课、劳技课优质课二等奖。
我校艺术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如:刘萍的音乐论文《到大自然中去歌唱》获国家级一等奖。
钟才望、刘明中等6位教师的劳技制作均获县级二等奖。
黄贤英、刘萍的音乐教案分别获市级二、三等奖。
王萍、刘明中、漆长凤、漆淑英等教师的家庭教育论文均获县级一等奖。
王丰年、刘明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获县级二、三等奖。
学校重视了养成教育,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如:利用文明礼仪岗检查学生入校时的仪表、佩戴、卫生、言行等,利用文明监督岗检查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监督。
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到言行文明,不乱扔垃圾。
为净化、美化校园,我校今年暑假投资8万多元建立了垃圾焚烧炉,极大地减少了白色污染。
我校还加强了心理卫生教育,指定了由思品教师担任心理卫生教师,特别是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采用课堂教育、个人谈心和书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让学生健康成长。
四、丰富特色活动,搭建艺术平台
1.开设第二课堂。
为了在全校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学校充分挖掘师生潜力,积极创造条件,从实际出发,学校先后成立了电子琴、合唱、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田径、乒乓球、鼓号队等兴趣小组。
安排教师进行专门的培养和指导,让学生在艺术的天堂里快乐健康成长。
在时间安排上,单周为声乐、器乐、舞蹈,双周为书法、绘画、田径、球类的活动时间,通过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培养了一批批特长学生。
2.开展大型活动
在开展第二课堂的基础上,我校还定期开展了各类大型的活动。
①球类竞赛。
每年五月份师生的乒乓球和羽毛球竞赛是我校的一个传统活动。
此项活动推动了我校小球类运动的发展,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身体素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今年暑假,我校学生羽毛球队在全市中小学生羽毛球竞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8年9月县文教系统“庆奥运,迎国庆”羽毛球赛中,我校教师佘才广、熊勇分别获得二、四名。
吴耀明获得优秀裁判的称号。
2006年在全县教师乒乓球竞赛中,我校教师陈金香、赵细香、彭海军、刘三元分别获得一、三、四、五的好名次。
2007年全市中小学乒乓球竞赛中,我校学生乒乓球队获得了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
②校运会。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在11月中旬如期召开,校运会上展示了学生运动健儿的风采,也展示了我校全体教师健康向上的精神,因为在校运会上除了学生的运动项目外,还有我校教师全员参加的教师200米接力赛。
校运会不仅检阅了平时体育教学的成绩,更培养了一批批体育健将。
我校在历届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团体总分都是遥遥领先,屡次夺冠。
③校园艺术节
每年元旦的校园艺术节,是展示我校学生才艺的平台。
全校组织开展书法、绘画、剪纸、艺术作品竞赛。
每班必须从本班学生中挑出书法、绘画、剪纸各五幅作品参赛,学校再在参赛作品中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出获奖作品,并将获奖作品用6块展板放在潭山文化广场上向社会展示,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艺术教育汇报专场文艺晚会,更是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焦点。
我校自并校以来,一直坚持举办了元旦专场文艺晚会。
师生自编、自演、自奏的节目。
充会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家长、群众的赞扬。
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优秀特长生。
如:我校培养的罗秀寰,在全国少年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
2004年全县艺术节中,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三。
在市级绘画、摄影、声乐、器乐、舞蹈比赛中,我校学生有35人次获奖,县级比赛中有300人次获奖。
同时我校也注意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组建了教师合唱团,每年的文艺晚会上教师大合唱是一个保留节目,2007年的全县教师红歌会上,我校教师合唱的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夺得了第一名。
今年我校教师合唱团又以一曲《祖国颂》拉开了宜丰县“全国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获奖汇报演出的序幕。
近年来,我校艺术教育收获了累累硕累,学校初步形成了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艺体氛围,学生的道德观念、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艺术素养、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处处可以看到学生文明地活动、科学地运动,学校树新风、讲文明的氛围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