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习题与解答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氧化数就是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合态时的电荷数。
答:不确切,氧化数是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合态时的形式电荷数。
(2).所有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皆为零。
答:错,只有氢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其它不为零。
(3).因为Δr G m 的值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即参与反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因此Θϕ也是如此。
答:错,因电极电势的数值反映物种得失电子的倾向,这种性质应当与物 质的量无关,因此与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对电极反应a 氧化态 + z e - = b 还原态 则有a b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ϕ; 如果电极反应为 na 氧化态 + nze - = nb 还原态,则有na nb n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ϕ = a b 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与上式相同。
而Θϕ是指氧化态与还原态都是单位浓度(或标准态压力)时的ϕ,因此与电 极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ϕ也是如此。
因Δr G m = J RT G m r ln +Θ∆,而∑=B Bm f B m r G G ΘΘ∆ν∆,,所以Δr G m 与化学计量数有关,故Θ∆m r G 也是如此,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
(4).插入水中的铁棒,易被腐蚀的部位是水面以下较深部位。
答:错,水面下的接近水线处的铁棒容易被腐蚀。
(5).凡是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都称之为极化现象。
答:对。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正确答案可以不止一个)(1)为了提高Fe 2(SO 4)3的氧化能力,可采用下列那些措施( ① )。
①.增加Fe 3+的浓度,降低Fe 2+的浓度;②.增加Fe 2+的浓度,降低Fe 3+的浓度;③.增加溶液的pH 值;④.降低溶液的pH 值。
(1)的正确答案是①。
(2)极化的结果总是使( ② ③)。
①.正极的电势升高,负极的电势降低;②.原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小于其电动势;③.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大于其理论分解电压。
(2)的正确答案是② ③。
3.试比较下列情况下铜电极电位的高低,并说明依据。
(1)铜在0.01mol ·L -1CuSO 4溶液中;(2)铜在加有Na 2S 的0.01mol ·L -1CuSO 4溶液中。
解:]Cu lg[2059.0)Cu /Cu ()Cu Cu (222++Θ++ϕ=ϕ,S 2—+Cu 2+ =CuS ↓,使[Cu 2+]降低,ϕ降低。
所以(2)中的电极电势较低。
4.试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硝酸能将铜氧化,而盐酸却不能;答:因为/H)(H /Cu)(Cu O)/N (NO 23++-ΘΘΘϕϕϕ (2.0 Θϕ∆V ) 说明:由Nernst 方程a b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ϕ可以看出,浓度的影响在对数项中;影响不太大,一般情况下(除非象+-24/Mn MnO 或+-3272/Cr O Cr 这些电对),V 2.0>Θϕ∆时即可以根据Θϕ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
(2)Sn 2+与Fe 3+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答:因为 V 2.0)/S n (S n )/Fe (Fe 2423 ++++-ΘΘϕϕ,Fe 3++Sn 2+= Fe 2++Sn 4+,所以Sn 2+与Fe 3+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3)氟不能用电解含氟化合物的水溶液制得。
答:)F /F (2-ϕ很高,氟的氧化性非常强,能将水分解,释放氧气,同时生成氟化氢。
5.利用电极电势的概念解释下列现象。
(1)配好的Fe 2+溶液要加入一些铁钉;答:(V 77.023Fe Fe =++Θϕ;V 41.0Fe Fe 2-=+Θϕ;)因发生归一反应,既++=+23Fe 3Fe Fe 2,加入铁钉可以减缓Fe 2+被氧化为Fe 3+的速度,(即使加入铁钉也不能完全防止Fe 2+被氧化为Fe 3+。
)(2)H 2SO 3溶液不易保存,只能在使用时临时配制;答:由17.0)S O /S O (2324=ϕ--ΘV 可以看出,-23SO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难以保存。
(3)海上船舰常镶嵌镁块、锌块或铝合金块,防止船壳体的腐蚀。
答:被镶嵌的镁、锌、铝合金都比较活泼,电势都较低,与船体相连后作为腐蚀电池的阳极被腐蚀,而将作为阴极的船体保护起来。
6.铜制水龙头与铁制水管接头处,哪个部位容易遭受腐蚀?这种腐蚀现象与钉入木头的铁钉的腐蚀在机理上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明之。
答:铜与铁在水中能形成腐蚀原电池,铁作为阳极被腐蚀,铜为阴极促进了铁的腐蚀,发生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而钉入木材的铁钉的腐蚀是差异充气腐蚀。
7.填充题(1)由标准氢电极和标准镍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为 0.23V ,则该原电池的正极为 标准氢电极 , 负极为标准镍电极(查表) ,此电池的反应方向为 2H + + Ni = H 2 + Ni 2+,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0.23 ,当c (Ni 2+)降到0.01mol ·L -1时,原电池电动势 降低 。
答案为(标准氢电极)(负极为标准镍电极)(2H + + Ni = H 2 + Ni 2+)(-0.23)(降低)。
8.写出下列物质中元素符号右上角标 * 元素的氧化数。
KCl *O 3 Cu 2*O Na 2O 2* S 8* Na 2S 2*O 3 Na 2S 4*O 6 O *F 2 K 2Cr 2*O 7 N 2*O N *H +4 Pb *3O 4 N 2*H 4(肼) AlN *(氮化铝)9.如果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装配成电池,试用符号表示所组成的原电池。
(1)Zn (s )+ Ag +(aq ) = Zn 2+(aq )+ Ag (s )(2)Cu (s )+FeCl 3(aq ) = CuCl (aq )+ FeCl 2(aq )(3)Sn 2+(aq )+2Fe 3+(aq ) = Sn 4+(aq )+ 2Fe 2+(aq )(4)Zn (s )+2HCl (aq ) = ZnCl 2(aq )+ H 2(g )(5)MnO 4-(0.1mol ·L -1)+8H +(10-4mol ·L -1)+ 5Fe 2+(0.1mol ·L -1) =Mn 2+(0.1mol ·L -1)+ 5Fe (0.1mol ·L -1)+ 4H 2O (l )解:(1) (–) Zn | Zn 2+ (C 1) || Ag + (C 2) | Ag (+)(2) (–) Cu | Cu + (c 1) || Fe 3+ (c 2), Fe 2+ (c 3) | Pt (+)(3) (–) Pt | Sn 2+ (c 1), Sn 4+ (c 2) || Fe 3+ (c 3), Fe 2+ (c 4) | Pt (+)(4) (–) Zn | Zn 2+ (c 1) || H + (c 2) | H 2 (p ),(Pt) (+)(5) (–) Pt | Fe 2+ (0.1 mol ·L-1), Fe 3+ ( 0.1mol ·L -1) ||MnO -4 (0.1mol ·L -1), Mn 2+ (0.1mo1·L -1), H + (10-4 mo1·L -1) | Pt (+)10.下列物质SnCl 2、FeCl 2、KI 、Zn 、H 2、Mg 、Al 、HS 2-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做还原剂。
试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把这些物质按其还原能力递增顺序重新排列,并写出它们对应的氧化产物。
解:还原能力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氧化产物写在括号中)是:FeCl 2 (Fe 3+), KI (I 2), SnCl 2 (Sn 4+), H 2 (H +),S 2-(S ),Zn (Zn 2+), Al (Al 3+),Mg (Mg 2+)。
11.判断下列反应在标准态时进行的方向,如能正向进行,试估计进行的程度大小。
已知0.44V /Fe)(Fe 2Θ-=+ϕ(1)Fe (s )+ 2Fe 3+(aq ) = 3Fe 2+(aq )(2)Sn 4+(aq )+2Fe 2+(aq ) = Sn 2+(aq )+ 3Fe 3+(aq )判断下列反应在标准态时进行的方向,并估计进行的限度。
解:(1))(++23Fe /Fe θϕ > )(Fe /Fe 2+θϕ ∴反应正向进行。
1g K 41059.0)]44.0(77.0[2059.0=--⨯==ΘΘnE ;K Θ=1041 ; ∴反应进行程度很大。
(2)∵)/Fe (Fe )/S n (S n 2324++++<ΘΘϕϕ; ∴反应逆向进行。
12.在pH 分别为3和6时,KMnO 4能否氧化I - 和Br - [假设MnO 4-被还原成Mn 2+,且c (MnO 4-)= c (Mn 2+)= c (I -)=c (Br -)=1mol ·L -1]。
解: ① pH=3时,反应式为O H 8)(Mn e 5)(H 8)(MnO 224+=+++-+-aq aq aqϕ(MnO 4 / Mn 2+) = 1.507+ g 15059.0)(Mn )(H )(MnO 284++-⋅c c c = 1.507 +241015059.0-g = 1.507 – 0.283 = 1.224V( 已知:Θϕ(Br 2 / Br -)=1.066V , Θϕ(I 2 / I - ) = 0.536V )∵1.224V > Θϕ( Br 2 / Br -) > Θϕ (I 2 / I -); ∴可以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
② pH = 6 中性应该还原成MnO 2, 反应式为 )(HO 4(s)MnO e 3O H 2)(MnO 224aq aq ---+=++ Θϕ(+-24/Mn MnO ) = 0.509 +g 13059.0)(OH )(MnO 44--c c 若设还原产物为Mn 2+,可按①中的关系式算出ϕ(MnO 4 / Mn 2+) = 0.941Θϕ(Br 2 / Br - ) > 0.941 > Θϕ(I 2 / I - ) ∴可氧化碘离子,不能氧化溴离子。
13.今有一种含有Cl -、Br -、I -三种离子的混合溶液,欲使I - 氧化成I 2,又不使Br -、Cl - 离子氧化,在常用氧化剂Fe 2(SO 4)3和KMnO 4中应选哪一种?解:查表:Θϕ( Br 2 / Br -) =1.066V , Θϕ( I 2 / I -)=0.535V ,Θϕ(C12 / C1–)=1.358V ; Θϕ(Fe 3+ / Fe 2+) = 0.77V ,Θϕ(MnO 4– / Mn 2+) = 1.507V ; ∵Θϕ(MnO 4 / Mn 2+) > Θϕ(C12 / C1-) > Θϕ (Br 2 / Br -) > Θϕ(Fe 3+ / Fe 2+) > Θϕ(I 2 / I -), ∴标态下, 只能选用硫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