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X射线物理学基础

第一章_X射线物理学基础

08:46:30
X
光 管 工 作 情 形
08:46:30
封闭式X射线管
08:46:30
高功率旋转阳极
电子束 X射线
08:46:30
加速器中可以引出X射线
08:46:30
X射线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Ⅰ) 产生自由电子; (Ⅱ) 使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 (Ⅲ) 有障碍物使其突然减速;
08:46:30
08:46:30
小结
一、X射线的产生: 三个基本条件;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
解释; 二、X射线的性质:
: 10-12-10-8m、 波动性、 穿透能
力、 沿直线传播; 三、X射线的应用:
晶体结构测定,软、硬X射所有光波是同相的,即峰值都重合,就称之为 相干的(coherent). 不相干的光波(noncoherent)相互 干扰,导致强度的减弱. 在同一方向的射线称为准直的(平行的)collimated beam. 电灯泡的光线是发散的,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基 本是 collimated 。
08:46:30
具体形式:用高速加速的电子束撞击
阳极靶时,高速电子受到靶原子的阻挡,急 速停下来,其部分动能则以X光的形式释放 出來。高速电子撞击时减少的能量△E 、所 转化出来的X光波长λ,根据爱因斯坦公式 △E=hν=hc/λ可表示为:
λ=hc/ △E
08:46:30
量子原理:高速电子在撞击到原子时,很容
08:46:30
X-radiation
可见光
g-radiation
Microwaves 微波
UV
IR
无线电波
Radio waves
10-6
10-3
1
103
106
Wavelength(nm)
109
1012
08:46:30
电磁波谱的本质: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
高能辐射区 γ射线 能量最高,来自于核能级跃迁
08:46:30
1912年,德国的Laue第一次成功地进行X射 线通过晶体发生衍射的实验,验证了晶体的 点阵结构理论。并确定了著名的晶体衍射劳 埃方程式。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X射 线衍射晶体学。 (1914年获得诺贝尔奖);
1913年,英国Bragg导出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的基本公式,既著名的布拉格公式。并测定 了NaCl的晶体结构。( 1915年获得诺贝尔奖)
08:46:30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1. 各种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
2. 技术的应用:
(1)仪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性能; (2)对电子显微分析照片、X射线衍射图谱和热分析曲线等有分 析处理能力;
(3)具有进行物相初步鉴定的能力 (4)各种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优缺点。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管航敏 化学与材料工程工系
08:46:30
绪论
➢本课程的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 ➢课程主要内容
08:46:30
一、本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材料研究领域中起着不同寻常的 作用,它们将材料各专业的核心问题“组 成—结构—性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 而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一篇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一章 X射线物理学基础
§1-1 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1-2 X射线谱 §1-3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08:46:30
§1-1 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901年 获得首届诺贝尔奖)在研究阴极射线时 发现了X射线,后人为了纪念发现者也称 它为“伦琴射线”。 X射线技术目前在 工业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 材料工业及材料科学中X射线物相分析是 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波长
χ射线 来自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 紫外光 来自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可见光
红外光 来自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 微波
来自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无线电波 来自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08:46:30
2.X射线产生的原理
电磁原理: 当带电粒子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会释
放出电磁波,在巨大加速或减速过程中,所 释放的电磁波具有高能量,当其波长在10-12 -10-8m则成X光。
4. X射线的性质
① 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ε=h·ν=h(c/λ) , P=h/λ; 能被物质吸收,会产生干涉、衍射和光电
效应等现象;与可见光比较,差别主要在波长 和频率。 ② 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通过物质时可被吸收 使其强度减弱,能杀伤生物细胞。 ③ 沿直线传播,光学透镜、电场、磁场不能使 其发生偏转。
豪普物曼和卡尔勒在50年代后建立了应用X射 线分析的以直接法测定晶体结构的纯数学理论,特 别对研究大分子生物物质结构方面起了重要推进作 用,他们因此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08:46:30
1.X射线的本质
X射线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 外线γ射线、宇宙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或 电磁辐射,它的波长为10-12-10-8m ,在电磁 波谱中位于紫外线与 γ射线之间并与它们部分 相重叠。一般波长短的X射线穿透能力强,称 为硬X射线,反之则称为软X射线。用于晶体 衍射分析常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2.5Ǻ到0.5 Ǻ 之间。
08:46:30
三、考核方式
由于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学位课程, 所以闭卷且无复习题, 亦实行N+2(一次小论文,一次过程考核,一次 期末考试), 但期末闭卷考试必须过50分才可通过。 请各位注意!!
08:46:30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篇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二篇 电子显微分析 第三篇 热分析
08:46:30
08:46:30
此外,
莫赛莱于1914年发现标识X射线的波长与原子 序数的关系,奠定了X射线光谱学的基础。
巴克拉(1917年,发现元素的特征X射线) 塞格巴恩(1924年,X射线光谱学) 德拜(1936年)、马勒(1946年)、柯马克 (1979年)等人由于在X射线及其应用方面研究而 获得化学、生物、物理诺贝尔奖。
易将能量传送給原子中的电子,而使原子离子 化。当原子內层轨道的电子被激发后,其空位 很快会被外层电子的跃入填满,在此电子跃迁 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轨道间的能量差,X光会 随着放出。 此过程所产生的X光与原子中电子 轨道的能量有关。
08:46:30
3.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波长0.001-10nm的电磁波 高速电子撞击使阳极元素的内层电子激 发,产生X射线辐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