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三 个 层 次
幼年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两 大 门 类
儿童本位
非儿童本位
• 一、三个层次
• (一)幼年文学(幼儿文学),是为3岁至六七岁(幼儿园 阶段)的幼儿服务的文学。——儿歌、幼儿诗、低幼童话故 事等。 • (二)童年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是为6岁至7岁到 11岁至12岁(小学阶段)的儿童服务的文学。——童话、幻 想文学、科学文艺及儿童小说、儿童诗等。 • (三)少年文学是为12岁至13岁到17岁至18岁(中学阶段) 的少年服务的文学。——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散文、 报告文学等。
• 二、两大门类
(一)“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既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少儿读者的接受机能, 也要照顾少年儿童审美趣味的自我选择。 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 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岁至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 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它既是由少年文学、童年文学、 幼年文学三个层次的文学所组成的集合体,又是由“儿童本 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大部类所构 成的整一体。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
《 峨 眉 山 上 的 白 雪 》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 皓皓的月轮从那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 没有西岸的峨眉那样雄壮。
要感受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 •
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引人完善的文学。
“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存在的根本原因和价值所在: 一是为了充分呈现人类社会(成人世界)尊重儿童的权 利与神会地位,充分理解和满足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
界的特殊的精神需求与文学接受图式。
• 二是人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 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 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寄予的文化期待。
在今晚的月光之下, 峨眉想已化成紫烟。
“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 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 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叶圣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三 儿童文学的美学责任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人文价值与美学责任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 (一)联系:都是成年人为了少年儿童精神生命 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其服 务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 (二)区别: 儿童读物是人类社会专门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 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的适合于他们阅读、接受 的出版物。
小结

无论是“三个层次”还是“两大门类”的文学, 它们都有维护自己独立的创作规律与艺术个性的 权利,都以自身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 美、怡情与平衡心理的作用,通过童话、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与科学文艺等体裁,将少年儿 童引导培育成为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理想的精 神人格、高雅的文学修养、优渥的审美意识的社 会成员为最终目的。
儿童读物分类
1.儿童启蒙读物 2.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 3.科普读物 4.人文历史知识读物 5.儿童图画书和卡通读物 6.文学读物 儿童文学:并不以系统地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 它只是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作品整体的审美 世界中,并诉诸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世界,一般具 有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 二 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一)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 (三)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要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儿时和姐妹兄弟在峨眉 山下望月,有时会顺口 唱出这些儿歌来,那时 侯的快乐,真是天国了!”
——郭沫若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