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规划报告撰写作业指导书版本:初版编制:技术部审核:批准:二零一四年九月目录1.报告撰写流程 (3)2.资料整理 (5)3.报告撰写 (6)3.1.封皮编写 (6)3.2.编写人员的书写 (7)3.3.目录 (7)3.4.项目概况 (7)3.5.风能资源分析 (9)3.5.1.气候概况 (9)3.5.2.3tier软件模拟 (9)3.6.场址开发条件 (13)3.6.1.电网接入 (13)3.6.2.交通状况 (14)3.6.3.地形地貌 (14)3.7.场址规划 (16)3.7.1.规划区域 (16)3.7.2.容量预估及初步机组排布 (22)3.8.观测方案 (23)3.8.1.测风塔位置选取 (23)3.8.2.测风塔配置方案 (24)3.9.结论及建议 (25)3.9.1.结论 (25)3.9.2.建议 (26)4.KMZ文件的整理 (27)1.报告撰写流程报告撰写流程如下图所示:2.资料整理1、从市场部经理处获取项目资料,资料满足分析要求后,建立项目模型,形成一个项目文件夹。
文件夹名称:编号+业主+省份+区县+风电项目+时间2、(1)原始资料由业主提供(包括业主提供的所有资料),(2)过程文件记录保存所有操作步骤,(3)结果资料存放完整规划报告及整理好的KMZ文件。
3下图为过程文件所要完成的步骤。
(1)3tier风速模拟文件夹,存放在3Tier风速模拟过程中生成的图片;包括主风向,风速年变化,风资源图谱,图例,风能玫瑰图。
(2)Google 地球文件夹,存放过程中所有KMZ文件,最后整理KMZ文件发送业主;发送给业主的KMZ文件中需要包括至少以下内容:规划区域范围,初步风机排布,拟选测风塔点位(文章后面详细说明)。
(3)Global Mapper文件夹存放过程中生成的地形图图片及Global Mapper文件;(4)Wind PRO文件夹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文件及图片;(5)报告用图,存放如政区图、交通状况、区域位置等图片;(6)风机排布,存放风机排布以后截取的图片;使用QQ截图,包括拐点坐标,区域范围,风机排布。
(7)现场照片,存放实地勘察拍摄的照片,照片必须清晰,注意拍摄角度(地面占2/3,天空占1/3,特殊地形除外)及拍摄范围(大范围但必须反映实际情况)。
3.报告撰写3.1. 封皮编写在封皮的书写中,必须要有:注意首页不要出现页眉页脚。
1公司LOGO(注意位置的摆放,一般在整个页面的第五行起)2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需要注明业主+省份+市区+县+风电项目初步规划+测风方案,如下图所示:3公司名称3.2. 编写人员的书写编写人员的书写,注意在编制人员编写时,侧重团队意识。
3.3. 目录在目录生成过程中,需注意目录是否与正文页码相符、大小标题是否多余或缺少,目录是否居中、字体与大小是否合适。
如有中途修报告(增加小标题等),切记及时更新整个目录,以免目录与文章不符合。
3.4. 项目概况(1)描述该风电场规划时间,委托单位(业主)、项目名称、项目位置及区域海拔区间;(2)插入区域所在省份政区图并描述区域位置(在编辑图片时需要注意项目位置必须用红色方框画出并标出项目位置且字体不易太小,图片在处理过程中不要出现其他无关的东西,用画图工具完成);如下图所示:(3)插入区域场址的详细位置图片并进行标注(百度地图为准,使用QQ 截图截取,用画图工具制作),如下图所示:(4)描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项目规划容量(主要描述场址的具体位置,距附近地级市、县的大致距离,区域海拔高度,地形类别及规划容量)。
3.5. 风能资源分析3.5.1.气候概况描述该区域所在范围气候类型、四季变化、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压、无霜期等气候要素。
上述内容以表格形式体现,如下所示:3.5.2.3tier软件模拟(1)插入规划区域风资源示意图,并描述平均风速;软件模拟的风速相对较高,在报告编写时,尽量缩小风速范围,如下图所示:(2)插入规划区域年变化示意图,并描述季节风速变化;如下图所示:(3)插入规划区域风向玫瑰图,并描述主风向及次风向。
如下图所示:▲附3tier软件的使用方法:(1)输入网址(https://),进入网页;(2)点击Login(登陆),进入登陆页面输入账号及密码进行登陆;(3)选择DASHBOARD模块,进入Wind Prospecting Tools模块;(4)输入规划区域坐标,点击Locate进行搜索;坐标的输入方法:35.652259 ,114.109447 使用小数度数坐标格式,纬度在前经度在后,中间使用半角逗号隔开;(5)使用QQ截图截取规划区域风资源分布示意图,规划区域风速年变化图,规划区域风向玫瑰图即可。
3.6. 场址开发条件3.6.1.电网接入(1)描述电网接入条件及接入方案(主要描述场址距变压站距离、方位、名称);(2)插入电网图(由业主提供),图片必须出现图例,且图片范围不易太大,如下图所示:3.6.2.交通状况(1)描述规划区域周边交通运输状况(描述周边经过的国道、省道、其他通往场址的道路以及道路方位),为方便运输。
(2)插入区域周边交通现状图,并注明区域范围(项目区域必须用红色方框标出并注明区域位置以百度地图为准)。
如图所示:3.6.3.地形地貌描述规划区域地形地貌(描述该区域地理位置,邻近县城、乡镇,周边地形概况)并插入图片(现场拍摄照片),图片要求大范围照片,能够反映出真实地形地貌的图片(地面占2/3,天空占1/3,特殊地形除外)及拍摄范围(大范围但必须反映实际情况),如下图所示:3.7. 场址规划3.7.1.规划区域(1)插入规划区域位置地形示意图及拐点坐标;如图所示:▲地形图的制作方法:(1)从谷歌地球中导出区域范围(KMZ格式),如下图所示:(2)打开global mapper软件,加载区域范围文件,如图所示:(3)在保存位置打开KMZ文件,如下图所示:谷歌地球所示区域Global mapper所示区域▲附(在Global mapper中如何调整线条格式):1、点击工具,在其中找到控制中心(快捷键ALT+C)一项将其打开;2、打开界面如下图所示,然后单击选项将其打开;3、选择线风格,下一步在选项中点击所有图元使用一样式,4、选择线条风格(填充)、宽度(一般为2、3像素),5、标签设置(一般不设标签),颜色选取一般为色,(4应地形图,如下图所示:区域地形图(5)将图片用画图打开,编辑图片,如要求编写坐标点,从最上面一个点依次往下写ABCD.....注意图片颜色设置,必须能看清上面的字体,标注的时候下面为不透明图层。
(6)导入边界,(同上方法,找到县界KMZ文件将其导入)。
上图粉色为县界。
(7)导入附近乡镇(同上方法),需注意,导入乡镇以后需设置点位格式、字体颜色、字体大小,把图片截入报告中必须看清其乡镇名称,否则图片不合格。
(2)描述规划区域地形;需要描述项目名称及划分区域数量、海拔区间、上体走向(呈什么走向,山脊走向是否分散和起伏)、风机主要分布位置等要素。
3.7.2.容量预估及初步机组排布(此内容在Wind PRO培训时详细讲解)(1)描述规划区域所选风机机型及风机间距;(2)进行风机的初步排布并插入机组排布示意图;3.8. 观测方案3.8.1.测风塔位置选取(1)结合初步的风机排布方案,进而设计相应的测风方案;在选测风塔时尽量选在风机排布相对集中的区域、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头上面(在选取测风塔的时候,必须注意施工条件以及道路情况,不易选取施工条件较难的点位,周围无任何阻挡;根据风机排布区域来定测风塔位置和数量)。
(2)插入测风方案示意图;如图所示:(3)插入拟选测风塔点位坐标,(坐标、海拔高度必须和谷歌地球中相符合)。
3.8.2.测风塔配置方案依据该项目的拟选机型,选取符合该项目的测风塔。
一般测风塔配置方案按机组轮毂高度来选取:(根据安装任务单来安装)100m塔:风速100/85/70/40/10m,风向/100/10m.,温度、压力8m,风速:100/100/90/80/40/10,风向:90/80/10,.温度、压力8m;90m塔:风速90/80/50/30/10m,风向90/10m,温度、压力8m;80m塔:风速80/70/50/30/10,风向80/10,温度、压力8m;70m塔:风速70/50/30/10m,风向70/10m,温度、压力8m。
3.9. 结论及建议3.9.1.结论(1)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我方认为,场址区域具备风电项目的开发潜力,为靖安县可开发建设风电项目较好的区域。
(描述风电项目开发潜力,区域范围为较好的开发区域),描述项目条件,并插入测风方案汇总表;描述项目名称(简写即可),如XXX风电场;风资源条件(3tier模拟风速值),范围尽量缩小一点;施工运输条件(看现场情况而定施工难度),分为:较好(区域施工方便简洁、车可以直接到达现场的区域)、一般(区域施工相对不难,有基本的行驶小路)、较差(区域施工困难,交通工具无法介入,靠人抬马背的区域);综合条件(按照施工条件的情况来定),测风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区域大小、区域地形、区域风速风向条件来视情况定选测风方案);(2)项目场址区域范围与长期气象站距离较远,周围环境相差较大,需要业主尽快开展前期测风工作,以备后续电站顺利进行做好前期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电站建设的风险。
(促使业主尽快开展测风项目);(3)通过初步预估,风力发电场建设地点较为开阔,可大规模开发。
预估可利用区域的开发规模共计约为50MW。
需要注意的是,规划容量仅为初步预估,未排除当地限制性条件,如耕地、民居等不适宜进行风机排布的区域。
(描述区域位置开发规模,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居民区、耕地、军事管辖范围区、地形复杂区域、风景区、自然保护区);(4)经过前期资料分析可知,该区域风资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系统与局地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拟选场址区域山梁与主风向平行,导致风机间距较大,因此,在进行容量预估的过程中,规划区域容量仅用于为规划,不作为最终规划容量。
(主要描述区域在规划风机时所遇到的风机排布方案及容量问题进行书面说明);(5)为了使测风更具代表性,有效降低后续风资源计算的误差,同时降低测风投资风险,本方案初步设计测风方案为初步在Msat1区域安装一座80m桁架式测风塔进行初步测风,后期视测风情况分别在区域加密测风。
(描述测风塔的安装方案及后期测风方案)。
3.9.2.建议(1)描述看护问题;设备看护问题:针对目前国内测风设备丢失日益猖獗的情况,建议业主在测风塔当地安排人员负责看护。
另外在设备通信出现故障时也可以通过看护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了解情况,为设备维修提供准确信息,节约因情况不明而造成维修延误时间,进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缺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