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章节典型真题:教育目的与制度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制度1.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 )。
A.泛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主张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相关知识点: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二、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一)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卢梭认为,人生下来是好的,可是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
因此,儿童的教育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主张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把他们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
永恒主义者赫钦斯说:“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不同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作为人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提高作为人的人。
”马利坦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
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
”(二)社会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涂尔干认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孔德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三)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发人深省的地方在于,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四)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
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就较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
2.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
A.质量规格B.社会价值C.发展方向D.发展速度【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相关知识点: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对新一代寄予的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2.教育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由此可见,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一肩二任,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双重作用。
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方针和目的通用,两者融为一体。
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1.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
教育方针除了包含“为准培养人”和“培养怎样的人”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教育目的位居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人的目标与规格,它规定了该层次该类别的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什么领域需要的人。
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3.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查和规定是( )。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计划【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这三个概念的辨析,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注意理解清楚。
教学目标应该是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体现出来的,而教育目的是规定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的,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点: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一)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因此,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标准来进行。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它是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居于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必须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1.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辽宁教师考试网中公教育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