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战略规划

万科战略规划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第一部分:战略分析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提要】市场多变性和环境不稳定性的趋势,使得在任何场合,企业的资源都不足以利用它所面对的所有机会或规避它所受到的所有威胁。

企业外部运营环境分析致力于识别和评价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外部发展趋势与事件,揭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从而可以使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战略,充分利用机会、规避或远离威胁的影响。

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一)政治环境因素(Political Factors)分析国内现行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a.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计划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供应,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开发状况。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根据规划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计划,对建设用地供应问题实行严格控制。

制订政府供地计划,把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途径,纳入当地供地总量管理。

政府将强化建设用地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供应。

在一个城市内,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管理。

为了提高政府供地环节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政府供地计划一经确定,必须向社会公开,即政府土地供应计划、供地结果和基准地价、土地市场交易信息等将定期向社会发布。

最近,国家出台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现有国有土地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划拨用地统一合理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土地经营。

关于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未按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要求违约赔偿。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按出让合同要求的开发进度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将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以防止土地闲置和烂尾工程。

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出让合同约定交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为其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土地,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b. 政府对房地产交易市场采取的政策将会影响到房地产的流通状况。

未来对我国房地产业影响较大的政策就是交易方式由福利分房政策向货币分房政策的转变。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体逐渐由集团向个人转移,政府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对房地产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住房消费信贷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核心的住宅消费信贷业务,房地产消费信贷业务必将有迅速的发展,对我国房地产交易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环境因素(Economic Factors)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趋势房地产业是进行房产、地产的开发和经营的基础建设行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范畴,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一样,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周期性。

商品房销售额呈现出剧烈的波动,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同样,反映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GDP增长率也呈现出周期性,虽然二者的振幅相差很大,但仍然可以看出二者的波动步调基本上是一致的。

只是有些年份房地产业的波动幅度会稍领先于GDP的波动,这说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见下图)(2)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是由居民购房能力的大小决定的。

而居民的购房能力主要取决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其用于购房的款项包括:原有的储蓄存款、当年总收入中扣除消费支出的余额、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

由于房地产行业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房地产业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房地产行业的产品供给缺乏弹性。

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偏低,而房价却居高不下,随着我国货币分房制度的落实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有效需求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构成居民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同样对集中供热、物业管理和药业产生重要影响。

预计,未来我国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有限;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在近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万科公司的发展不是十分有利。

(3)消费模式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决定了房地产业产品的需求趋势。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者素质的提高,消费者将更加注重住宅产品的设计、户型、结构,注重居住质量、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居住环境、售后服务。

只有那些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并注重售后服务的房地产开发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模式的变化也将对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积极作用。

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带来了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环境的不稳定性,这将对万科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4)利率利率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是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一个调控目标,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调节货币资金流量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今年连续5次降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利率下调从两方面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其一是降息使开发商的财务成本下降,从而降低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使房价有了下调的可能;其二是降息使居民存款的利息下降,刺激了持币者购房的愿望。

同样,开征利息税也使居民的存款收入下降,并且开征利息税和降息的不同点是存款额越大的其上缴的利息税越多,因此开征利息税会使得这部分人将房地产作为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从而能促进房地产的销售。

根据有关资料预计,我国利率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空间,这对万科公司未来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5)通货变化通货膨胀导致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而通货紧缩将使消费者、房地产开发商的预期下降,致使房地产行业的需求低迷,供给乏力。

这些通货的变化都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进入09年后,我国通货紧缩的趋势比较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工具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变化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预计,我国未来通货紧缩的趋势仍将维持一定时期,这对万科近期的利润增长是一个不利的外部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Social cultural Factors)分析(1)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人口是构成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基础,产品的有效需求也是建立在人口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大小;人口的质量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而人口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产品开发的方向,因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对住宅产品有更高的要求;人口结构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选择,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同时家庭人口结构也逐渐减少,单亲、三口之家也会对住宅产品个性化提出越来越高要求。

(2)社会、文化因素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也会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规范、标准、道德的约束也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并使企业的经济行为在这种约束下运行。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但是,社会、文化因素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淀的作用。

因此,社会、文化的因素从长期看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短期内则影响不大。

(3)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者不仅关注消费效用的满足,同时也更加注重居住、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对房地产开发商注重居住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样,环境的因素也会要求其他行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等等,企业在发展中只有关注环境与经营的关系,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因此环境因素对万科公司既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机会。

(四)技术环境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分析技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开发商及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节能与供热方式、节水、节地和治理污染、住宅装修的要求上。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作为房地产产业化载体的实施,将带动和推动房地产技术现代化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设计把保证住宅质量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把住宅安全、耐久性能作为设计质量保障的基础,在住宅建筑、结构、抗震、防火、供热、节能、隔声、采光、照明、给排水、电气、空调等专业设计中应满足居民对住宅适用性的要求,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突出强调设计的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

2.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住宅成套技术。

这是示范工程的标志和核心,也是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

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包括:建筑与结构技术、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技术、厨卫技术、管线技术、环境及其保障技术、智能化技术及施工建造技术等七大技术体系。

3.积极推广应用优良住宅产品。

住宅产品体系是构成成套技术体系的基础,是促进住宅更新换代的主要环节,要通过示范工程不断完善住宅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体系,引导住宅产品标准化的发展。

2、企业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一)供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内企业影响房地产业是进行地产、房产开发和经营的基础建设行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范畴。

政府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唯一的供方,其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业会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减缓,内需降低,为此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调整,刺激内需、扩大消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房地产开发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2008 年四季度开始,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出台,其中包括按揭贷款和购房税费上的优惠,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支付压力;此外,国家振兴经济的一系列举措收效明显,经济预期开始向好。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008 年全球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危机,居民对经济前景、收入和未来财富的信心滑落至谷底;同时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价呈现下跌趋势;大量自住购房者纷纷搁置购房计划,市场累积了大量的自住购房需求。

2008 年底以来,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累积的需求开始集中释放。

这些因素包括:市场深度调整后,部分城市房价明显回调,购房者购买能力相应提升,住房市场在2009年第一季度迅速走出低谷。

进入二季度后,整体经济企稳的信号愈发明显,适度宽松信贷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股市的向好产生了正向的财富效应,通胀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购房意愿,市场成交更为旺盛。

目前,自住需求仍然是购房的主流,公司销售的产品中,首次置业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的比例超过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