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中 国 心 脏 起 搏 与 心 电 生 理 杂 志 2016 年 第 30 卷 第 4 期
· 283 ·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59(2016)04-0283-43 DOI:10.13333/ki.cjcpe.2016.04.001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8-16 15:17:00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42.1421.R.20160816.1517.001.html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与 心 电 图 分 类 见 表 1 。 [1-2,4]
1 室早
室早,亦称室性期 前 收 缩,是 指 His束 及 分 支 以 下 心 室 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 临 床 上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 发 生 ,临 床 症 状 变 异 性 大 ,一 般 预 后 良 好 。 1.1 流行病学
通讯作 者:曹 克 将,E-mail:kjcao@;黄 从 新:E-mail: huangcongxin@;张 澍 :E-mail:zsfuwai@
家共识》(简称《共 识》)编 写 委 员 会,在 参 照 上 述 室 性 心 律 失 常指南与专家共识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 室 性 心 律失常的实际情 况 和 防 治 现 状,撰 写 了 《共 识 》。 期 望 该 《共 识》中所提出的指导建议有助于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患 者 的 诊 断、危险分层与治疗,有 助 于 促 进 中 国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防 治 更趋规范化。
无论是否合 并 结 构 性 心 脏 病,室 早 均 非 常 常 见 。 [7-8] 在 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 约 为 1% ~4%[9]。一 项 针 对 普 通 人 群 的调查发现,通 过 普 通 12 导 联 心 电 图 检 出 的 室 早 患 病 率 为 1%,而通过24h或48h动态心电图 检 测 则 高 达 40% ~75% 。 [10] 室早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在<11岁 的儿童 中,其发 病 率 <1%,而 在 >75 岁 的 人 群 中,其 发 病 率 高 达 69% 。 [11-12] 室早发生有昼夜节律变 化,大 部 分 人 在 日 间 交 感 神 经 兴 奋 性 较 高 的 时 间 增 多 ,亦 有 部 分 人 群 在 夜 间 多 发 。 1.2 病因和机制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非持续 性 与 持 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与 心 室 颤动(简称室颤)。结 构 性 心 脏 病 和 离 子 通 道 病 是 室 性 心 律 失常的常见原因,但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 失 常 并 非少见。室性 心 律 失 常 的 临 床 表 现 差 异 很 大,可 以 毫 无 症 状,也可引起血流动 力 学 障 碍,甚 至 心 脏 性 猝 死。 一 些 患 者 可 同 时 有 多 种 类 型 的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而 在 另 一 些 患 者 ,室 性 心律失常可以是心脏异常的最早或唯一的表现。由于室性 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较 为 复 杂,因 此,诊 断 和 治 疗策略应根据室性心律失 常 患 者 的 具 体 情 况 确 定。2006 年 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 国 心 脏 病 协 会 (AHA)和 欧 洲 心 脏病协会 (ESC)联 合 发 布 了 《ACC/AHA/ESC 室 性 心 律 失 常治疗和猝死预防 指 南》[1],该 《指 南》对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和 猝 死的诊断、危 险 分 层 和 防 治 进 行 了 较 为 系 统 地 阐 述。2009 年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 美 国 心 律 协 会 (HRS)共 同 发 布 的《EHRA/HRS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导 管 消 融 专 家 共 识 》[2]和 2010年发表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管消融 Venice宣 言》[3]对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 述 与 评价,对室性 心 律 失 常 的 导 管 消 融 适 应 证 作 了 推 荐。2014 年 EHRA、HRS和亚太心律协会(APHRS)共 同 组 成 的 国 际 专家委员会在系统回顾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文献的基 础 上,共 同撰写并发布 了 《EHRA/HRS/APHRS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专 家 共识》[4]。2015年《ESC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治 疗 和 猝 死 预 防 指 南》[5]为2006年 《ACC/AHA/ESC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治 疗 和 猝 死 预 防 指 南 》的 升 级 版 ,与 2006 年 《指 南 》相 比 ,2015《指 南 》 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等治疗方面改变较大。
阜外医院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大陆的年猝死总 人 数 达 54.4万[6]。由于种 族 和 生 活 习 惯 等 的 差 异,国 人 的 室 性 心 律失常疾病谱、合并 相 关 的 基 础 疾 病、对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诊 断与治疗策略可能 与 欧 美 国 家 均 有 所 不 同,因 此,有 必 要 组 织相关专家撰写《室 性 心 律 失 常 中 国 专 家 共 识 》。 在 中 华 医 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 会大力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 心 律 失 常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成立《室性心律失常 中 国 专
本《共识》采用的 推 荐 等 级 是 参 照 国 际 相 应 的 指 南 或 专 家共识中的推 荐 标 准,推 荐 等 级 采 用 Ⅰ、Ⅱa、Ⅱb 和 Ⅲ 级 来 命名;Ⅰ级专家建议表示“推 荐”;Ⅱa级 专 家 建 议 表 示 “倾 向 于推荐”;Ⅱb级专家建议表 示“可 以 考 虑 推 荐”;Ⅲ 级 专 家 建 议表“不推荐”。将支持这些建议的证据级别分 别 应 用 A、 B和 C 表示,不同证据级别的依据为涉及参与研究 的 病 人 的 数量、是否为多中心 随 机 临 床 试 验、或 单 中 心 非 随 机 临 床 试 验、或缺少大规模试 验 数 据 甚 或 个 案 报 道、或 仅 为 专 家 共 识 的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