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讲 做最棒的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讲 做最棒的自己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认识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分化
比中学生增强,且稳定、系统、客观。 自我评价向客观发展 对自我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趋于客观、成熟。 自我体验丰富深刻,具有波动性 自我调控能力不断提高,但具有矛盾性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偏差
(一)过度自卑与过度自负 自卑是自我评价偏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自负是
(三)缺乏目标与自控力差
缺乏目标:经过残酷的中学竞争,进入大
学后很多大学生进入了人生目标的空窗期, 无所适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自控力差:随波逐流、乱发脾气、计划常 常变化、常立志、朝令夕改等
(四)自我中心与过度自恋
自我中心: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只顾及自
己的感受、想法和利益,很少或根本不考 虑别人的感受、想法和利益,或经常认为 别人的想法和要求都是错误的和不正当的。 过度自恋:对于自身在他人心目中的自我 形象的过分专注与沉迷,是对自我重要性 长期夸大的感觉倾向。
(五)理想自我物欲化
理想自我是个体经由理想或满足内心需要
而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 本末倒置,物质追求大于精神追求,心理 自我成为身体自我和社会自我的附属。物 欲横流、消费主义、购买欲望、金钱至上 等等。
三、完善自我意识的方法
(一)树立合理的人生观:
1.树立有利于自我全面发展的人生观。
一水平上。 2.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 3.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6.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7.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8.我觉得我将来难以获得更多的尊重。 9.我确实感到自己毫无用处。 10.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2.这种人生观不应损害他人的合理权益。 3.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福
利整合起来。
(二)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的认识自我是一个千古哲学难题!
1.通过自我觉知(自我观察、自我思考) 来认识自我。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来认识自我。
4.通过活动来认识自我。
在、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关系的意识。包含三 种心理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自我认知:对自己身心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 的认识。 自我情感:伴随着自我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意向:伴随着自我认知和自我情感而产生 的各种思想或行为倾向,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 与心理活动进行的自觉、有目的的调节与控制。
计分办法即评判:
1、2、4、6、7题所选数字直接相加;
3、5、8、9、10题所选数字被5减后所得的 差数相加。
前面的和与后面的和再相加。
评判:10分为最高分,说明自尊心非常强; 40分为最低分说明自尊心非常低;25分为 中间值。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身存
第三讲
做最棒的自我意识的
特点。 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偏差。 学会完善自我意识的方法和培养安全感的 方法。
小测试:
下列说法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情况,1代表非常符 合;2代表符合;3代表不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 1.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
识、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个体关 于自我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一致、是否相 容、是否相互支持等基本关系的反映与体 验。它是维持、协调自我与社会之间关系 必不可少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健康的自我 意识、心理状态的基础。
培养内在安全感的方法
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
悦纳自我、挑战自我。
积极开展人际交往。
形成安全的环境氛围(宿舍、班级、社会、 家庭、学校等)。
(三)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的接受自我的一切。“这个世界上
只有这么独特的一个我!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 1.合理定位理想自我。 2.了解自我的弱项所在。 3.扩展自己的交往空间。
(四)有效调控自我
野马结局
(五)追求自我实现
四、培养内在安全感的方法
内在安全感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自我意
自我评价过高而产生的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反 常情绪。 过度自卑的诱因: 1.只看缺点,忽视优点; 2.纠缠于生理劣势或社会背景缺陷; 3.家庭贫困。
过度自卑和过度自负是不客观的自我评价,都对
健康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利。
(二)过度依附与过度逆反
过度依附与过度逆反是在不适应的自我认知、
自我情感基础上产生的偏激的自我意向。 过度依附:过分的不独立,将自己作为他人的 或群体的依附。(不会洗衣、不会料理自己的 生活、大小事都得听他人的意见、啃老族、消 极从众) 过度逆反:过分的独立意向,是为了寻求独立 和自我肯定而产生的一种偏激的非理性自我意 向,对外界要求与期望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唱反调、对着干、格格不入、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