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郎公庙镇。
1#-4#楼地下一层,地上结构17层;5#-11#楼地下一层,地上结构11层;地下车库工程。
总建筑面积大约150247.1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9516.2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616.62平方米,地下车库22114.21平方米);主体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为底板独立基础。
2、施工设计2.1施工方法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为缩短工期,砼采用二次到顶连续浇筑的方法浇筑,第一次为筏板下边40CM 厚,第二次为筏板上边30CM厚。
2.2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施工前进行混凝土裂缝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采取本方案的技术措施,精心施工,分二次连续浇注施工,基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砼收缩而形成裂缝,通过加强养护,砼表面也不会产生表面裂缝。
2.3现场组织2.3.1施工人员安排分为两大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为12h,现场设总负责1人。
每班主要人员安排:负责人 1人后台管理 2人工长 2人技术 1人质检 1人安全 1人物资 2人后勤管理 1人机械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及现场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安排。
3、主要技术措施3.1优化砼配合比3.1.1为降低水泥水化热,控制温度收缩裂缝,考虑砼后期强度增长,取砼的60d强度作为标准强度,即R60=45Mpa。
3.1.2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3.1.3砂:中砂,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砂不少于15%,砂率40-50%,砂中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
3.1.4碎石:粒径5-31.5mm连续级配,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3.1.5外加剂:1、缓凝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延长砼凝结时间,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2、掺入高效复合防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
3.1.6混合料:粉煤灰,可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并可增强砼的可泵性。
同时,根据其他相似工程的经验,其对砼的后期强度有较好的作用。
3.1.7砼坍落度:考虑既便于泵送,浇筑时流淌又不致于过远,取14-18cm。
3.2混凝土砼搅拌砼搅拌时,根据砂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并严格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搅拌,计量要准确,派专人监督检查,尤其注意外加剂的掺量不得减少。
3.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对于商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控制,项目部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材料的进场情况和取样情况,并应做好记录。
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因此原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主要材料控制见以下内容:水泥质量按照GB50204——2002规范7.2.1条控制,选用大厂水泥,要求水泥质量稳定、严禁私自更换水泥厂家。
水泥用量由试验确定,注意水泥使用的经济性;水泥取样:必须有监理人员见证,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随机从水泥罐中称取12㎏作为检验试样。
砂石控制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按要求取样。
砂、石必须控制好粒径和含泥量。
混凝土拌制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水标准》JGJ63的规定。
粉煤灰按照《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掺量应有试验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GB50204——2002规范7.2.2条控制,掺量有试验确定。
3.2.2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混凝土工程是基础施工的关键,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
本节重点讲述混凝土搅拌材料数量的控制。
①砂、石、水泥用量控制,采用电子秤进行控制。
混凝土搅拌前,根据施工配合比,调整控制箱内的电子控制值,确定后加锁。
②水的控制:利用电子表进行控制,根据坍落度进行试配,当能满足泵送和施工需要时,定下电子表值,控制用水量。
同时,应根据砂子的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③掺合料、外加剂的控制掺合料、外加剂的控制采用人工控制,项目施行“三控”法,即:事前总量控制、事中分量控制,事后余量控制。
3.3混凝土浇筑砼浇筑由1台汽车泵从西向东方向推进,一次浇筑一个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
每一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各布置1台振动器进行振捣密实。
浇筑时砼浇筑面长控制在4m以下。
3.4砼施工缝的留设基础底板本身不留施工缝;因防水要求,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留设在离基础底板顶面30cm处,即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地下室外墙同时浇筑30cm高;内墙和内柱施工缝留设在基础底板顶面,内墙的竖向施工缝留设在与外墙的交接处。
3.5砼的二次振捣对已浇筑的砼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砼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的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砼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砼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但现场一定要掌握准二次振捣的时间,严防过振,避免砼离析。
二次振捣恰当时间的判断方法: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砼中进行振捣,砼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是使振动棒小心拔出时砼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砼中留下孔穴,则可认为当时施加二次振捣是适应的。
3.6砼的养护和温控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蓄热养护。
混凝土表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备用一层塑料薄膜在恶劣天气时加盖,以避免混凝土表面突然降温。
底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通过测温观察若出现内外温差超过25℃,可加盖保温材料。
3.7混凝土温度监测本工程采用测温管进行了测温,随时观测混凝土各个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以便采取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重要性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相应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较高,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也比较高,更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测温点布置为了全面了解混凝土内温度场情况,测温点的设置要求具有代表性、全面性。
本次测温点6个测区,每个测区3个测点,测温深度方向于0.2m、0.70m、1.2m处各布置一个,共18个测点。
测温制度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对混凝土温度情况的预测,制订测温制度为:第1~4d每4h测温一次;第5~9d每8h测温一次;第10~14d每12h测温一次。
3.8试块的制作混凝土试块制作按规范做,严禁漏做。
有标养混凝土试块、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渗混凝土试块,每200m3做一组。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顶板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到及时的过程养护,混凝土浇筑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的养护,贯穿始终的温湿度控制。
混凝土收面: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长刮尺、木抹子及铁抹子根据砼浇筑前做好的50标高控制线找平,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4.质量保证措施4.1施工前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4.2质检员要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增加人员,加强管理。
4.3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复试,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
4.4派专人负责,以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4.5分项工程,各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4.6现场指挥、值班人员要时刻检查施工情况,及时决策处理出现的施工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
4.7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按标准操作。
对违反规定不负责任、不听指挥的人,一经发现,立即现场处罚。
4.8时刻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随时作好应急准备。
4.9混凝土养护的覆盖层不准擅自拆除。
拆除前须报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按要求进行。
4.10加强对基坑变形的检测。
5.安全保证措施5.1凡进入施工现场得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教育,具备一般的安全常识,并与项目安全部门签订有关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5.2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要掌握并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施工纪律(制度),执行“三宝”,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5.3领导值班,组织安全执法队,专门负责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5.4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各种安全制度。
5.5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干什么?怎么干?注意什么?”,明白有关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5.6专用设备,专人操作,机电设备,专人维修保养和管理。
5.7实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
5.8坑周边设栏杆。
5.9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灯。
5.10加强基坑护坡及周围建筑物的监测,随时报告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附1.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基础长L=65m ,宽B=15m ,厚H=0.7m 。
基础底板下面打有混凝土灌筑桩,水泥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假定450Kg/m 3。
预计混凝土浇筑后30d 左右,基础混凝土的温度就可降至周围大气温度。
一、 贯穿裂缝控制计算:H/L=0.7/65=0.011<0.2符合计算假定: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其全截面基本为均匀受力。
)m ax(t x σ=)()211(1)(1)(1t S lch T E a it i ni t i ni i βγσ-∆--=∆∑∑==其中: HEC x=β 先求解上式中的各种计算数据: 阻力系数 C '1x x x C C +=式中:1x C ——地基土的阻力系数,取30N/cm 3 'x C ——GFC 桩的阻力系数 'x C =FQ Q ——GFC 桩产生1mm 侧移所需的水平推力(N/mm ) F ——每根GFC 桩所承担的基础底面积(m 2)Q=4EI 344⎪⎪⎭⎫⎝⎛EI D K n K n ——地基水平侧移刚度(1×102-N/mm 3) E ——桩的弹性模量0.26×105MPa I ——桩的惯性矩(mm 4),I=94410256.14006414.364⨯=⨯=D πmm 4 D ——桩的直径或边长(mm ),D=400mmQ=4⨯0.26⨯10⎪⎪⎭⎫ ⎝⎛⨯⨯⨯⨯⨯⨯⨯⨯⨯-49529510256.11026.0440010110256.613=5.46⨯104()mm N /'x C =334/5.32/0325.01400*12001046.5cm N mm N F Q ==⨯=∴ ()3'1/5.3625.3230cm N C C C x x x =+=+= 基础厚度H=700㎜ 各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 0E 取MPa 51030.0⨯考虑从3d 后开始降温,所以从3d 开始计算: ∴()()5309.053100711.011030.0⨯=-⨯=⨯-λE a MP同样方法求得:4.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105-(1/℃) 5.泊桑比γ取0.15 6.结构长度L=3920(cm ) 7.结构计算温度:T=T m +T ()t y 7.1混凝土各阶段的降温温差T m根据王铁梦在其《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供的水化热温升值,查得混凝土浇注3d 时最高非绝热水泥水化热温升为20℃根据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绝热温升 T=()mt c C Q M --λ10ρ最高绝热温升应为: T ρC Q M c 0max =式中 c m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此处为4203/m kg ; 0Q ——单位水泥28d 的累计水化热,取0Q =334000J/kg ;c ——混凝土比热,为960J/kg.k ; ρ——混凝土密度,为2400kg/m 3∴ 26.6024009703340004200max =⨯⨯==ρc Q m T c ℃ 根据王铁梦提供的图可计算各龄期阶段的降温温差为: T 63-=60.26(0.65-0.62)=1.81℃ T 96-=60.26(0.62-0.57)=3.02℃ T 129-=60.26(0.57-0.48)=5.43℃ T 1512-=60.26(0.48-0.38)=6.04℃ T 1815-=60.26(0.38-0.29)=5.43℃ T 2118-=60.26(0.29-0.23)=3.62℃ T 2421-=65.7(0.23-0.19)=2.63℃ T 2724-=65.7(0.19-0.16)=1.97℃ T 3027-=65.7(0.16-0.15)=0.66℃ 7.2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t y T根据式:()t y T =()at y ε而:()()bt y t y --=λ10εε.1021M M M ⋅⋅⋅Λ此处1M ,102,,M M Λ各种修正系数计算总值取为1.5 ()30y ε=3.24410-⨯()43001.01026.150.11-⨯-⨯=⨯-λ 同样方法求得:∴ ()6.12100.11026.15430=⨯⨯=--y T ℃ 同样方法求得:()5.1127=y T ℃ ()35.1024=y T ℃ ()22.921=y T ℃ ()04.818=y T ℃ ()76.615=y T ℃ ()50.512=y T ℃ ()19.49=y T ℃ ()82.26=y T ℃ ()47.13=y T ℃各龄期阶段的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为: ()()()35.147.182.23663=-=-=-y y y T T T ℃ 同样方法求得:()37.196=-y T ℃ ()31.1129=-y T ℃ ()26.11512=-y T ℃ ()28.11815=-y T ℃ ()18.12118=-y T ℃ ()13.12421=-y T ℃ ()15.12724=-y T ℃ ()10.13027=-y T ℃ ∴结构计算温差:()6363--=T T +()32.335.197.163=+=-y T ℃ 同样方法求得:()66.496=-T ℃ ()23.7129=-T ℃ ()84.71512=-T ℃ ()20.71815=-T ℃ ()13.52118=-T ℃ ()76.32421=-T ℃()12.32724=-T ℃ ()76.13027=-T ℃ 8.应力松弛系数()t S 按下表采用9.计算温度应力:()()545.023********.92105.621181.1101252.00711.02115.0110155563⨯⎪⎪⎪⎪⎭⎫⎝⎛⨯⨯⨯-⨯⨯⨯+⨯-⨯=--ch σ=0.049MPa同样方法求得: ∴总的温度应力为:而该混凝土30d 龄期时的抗拉强度MPa f t 5.1= ∴ m ax σ〈t f10.结论:该基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而形成温度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