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谬论,捍卫真知--《反杜林论》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的精选章节,深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总体上说,《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批判了杜林的反动思想体系,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为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错误的“杜林论”以假乱真的背景下完成的。
杜林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大官僚家庭,70年代,他著书立说,反对马克思主义。
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作是纯粹思维的产物。
这便是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必须批驳杜林。
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反杜林论》。
这一著作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错误思想,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等基本原理。
其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杜林论》包含五个部分: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序言说明明了其出版的历史。
引论部分的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
哲学部分中,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的说明了其历史性和积
极性,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第五章到第十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价值和价值规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
读完《反杜林论》,我认识到自由与必然是解释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有史以来,人的自觉活动与外部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始终是人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许多思想家为之付出毕生心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批驳杜林的错误观点,正确、全面地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论述。
恩格斯支出: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恩格斯通过对经济与暴力的全面分析正确诠释了二者的关系。
最终认为暴力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不能违背经济的规律。
《反杜林论》意义深远。
对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来说,它首先赢得了思想交锋的重大胜利,这次交锋以杜林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以致杜林所在的大学“在人所共知的情况下”剥夺了杜林的教学自由。
恩格斯的胜利也化解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分裂危机。
其次,恩格斯的著作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随后的几十年间,《反杜林论》的号召力不断发散,他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反杜林论》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反杜林论》让每一位读者都由衷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与行动指南价值,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前进方向与阶段性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党的各级干部执政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恩格斯认识问题的方法论特点,有助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通过研读这部经典巨著,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所谓的唯心主义,而是一种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能够正确的看待事物。
同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验证过的真理,面对错误的思想,我们应学会分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地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