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及化疗基础知识

肿瘤及化疗基础知识

• 种植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
瘤细胞可以脱离,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 移性肿瘤的一种转移方式。
WHO警告:今后20年将出现癌症的世界性流行
中国
• 肿瘤年发病人数:
>240万/年
• 肿瘤年死亡人数(>100/10万) 约160万/年
• 每年需要治疗的肿瘤病人
500~800万
• 100万人口城市年需治疗
5000~25000人
• 综合医院肿瘤病人住院比率 10~35%
肿瘤的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 • 转移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骨转移疼痛或病理性骨折等 • 全身症状:
– 良性肿瘤:多无全身症状 – 恶性肿瘤:发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及恶液质等。 – 特殊部位的肿瘤:
•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唯一依据(金标准)
肿瘤诊断-病史
家族史或遗传史: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癌前期病变史或相关疾患史
乙肝
肝胃癌
人乳头状病毒
宫颈癌
个人史: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或职业接触与暴露 吸烟(每天超过2包,10年以上)肺癌; 被动吸烟(22年)肺癌和喉癌;放射线 肺癌和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染发剂:淋巴癌 沥青、煤焦油、太阳暴晒:皮肤癌 高盐咸食:胃癌;热汤食物:食管癌 纤维素摄入不足、过度肥胖:结直肠癌 精神压力诱发各种癌症
物理致癌
病毒致癌
体细胞基因组突 变
遗传基因突变 遗传因素
激活促进 生长的癌基因
灭活 肿瘤抑制基因
改变后的基因产物的 表达
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和病调节性丧基失因产物的
恶性肿瘤发 生
转化和演进过程 多克隆增生 单克隆增生 异质性
致癌因素
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
机体免疫状态 化学因素
遗传因素 物理因素
• 血道转移:肿瘤细胞浸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处的器官继续生长,
形成转移瘤。由于肝和肺分别是人体门静脉和腔静脉血回流的重要一站, 来自胃肠道的肿瘤细胞可循门静脉入肝,来自全身其他器官的肿瘤细胞 最终回流入右心,经肺动脉入肺。各种晚期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的频率 是不等的,其中肝为40%-50%,肺为30%-40%。
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 甲状旁腺瘤 骨质改变 颅内肿瘤 颅内高压、神经定位症状
肿瘤治疗基本考虑因素
• 病史(一般状况、先前治疗、主要脏器功能) • 病理组织学评估 + 分级 • 临床分期(TNM) • PS评分
肿瘤诊断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及特殊检查手段
- X线,B超,CT,MRI,介入… … - 内窥镜(消化道,气道,泌尿道) - 生物标记物 - 探查手术
28%
日本
95% 86%
71% 59% 35% 17%
61.4%
中国
93.7% 80.2%
65.7% 44.8% 23.1% 10.8%
40%
早期胃癌: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
进展期胃癌:侵犯肌层以上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
Cancer 2000,88:921-32
肿瘤诊断-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 超声显像:判断囊性与实性 • 乳腺X线片-钼靶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功能显像,反映组织对
葡萄糖(18F-FDG)的利用率;
肿瘤诊断-内镜检查
病理形态学检查
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的病理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和组织分化程度、异形程度、
核分裂像等分级,可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 预后提供依据
T2
肿瘤侵犯肌层
肿瘤侵透肌层达浆膜下或穿透无腹膜覆盖的结
T3
直肠周围组织
T4
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1-3个淋巴结
N2
≥4个淋巴结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胃癌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
AJCC分期
ⅠA ⅠB
Ⅱ ⅢA ⅢB Ⅳ
总计
美国
78%
58% 34% 20% 8% 7%
• 组织学分化越低分 级越高恶性程度越 高
分级
分化程度 化
恶性程度 恶性
I级 分化较好 低度恶性
II 级 分化中等 中度恶性
III 级 低分 高度
T- 原发肿瘤 (体积)
N–区域淋巴结 (受损情况)
M- 远处转移
TNM分期
TNM分期(2002)*
Tis
肿瘤位于上皮内或侵犯粘膜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激素水平 生物因素
DNA损伤修复能力
生活习惯
心理压力、紧张
的生活状态
社会环境因素
淋巴
全身各处 淋巴结
肿瘤转移途径
肿瘤 血液 门静脉:肝 肺循环:肺 体循环:骨 椎静脉:脑
种植
腹膜 胸膜 脑膜
肿瘤转移的类型
• 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浸入淋巴管,随淋巴流到达局部淋巴结。循淋
巴道转移的肿瘤以癌为多见。尤其是胃,胰,肺,乳腺,结肠等部位的 肿瘤。
肿瘤诊断-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体检 • 全身检查: • 局部检查: ➢ 肿块:部位、大小、外形、质地、边界、活动度、表面温度等 ➢ 区域淋巴结和转移灶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 常规化验:血、尿、粪常规,血沉 • 肿瘤标记物检测: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
生化物质。可分为蛋白类、糖类、酶类、和激素类肿瘤标记物。
• 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 甲胎蛋白(AFP) 肝癌、胚胎肿瘤 ➢ 癌胚抗原(CEA) 胃肠道肿瘤、肺癌等
肿瘤诊断-影像学检查-CT
疗前
疗后
放疗野内
放疗野外
肿瘤诊断-影像学检查-CT
疗前 35.06×44.20
mm
疗后12月 17.61×17.84 mm
肿瘤诊断-影像学检查-MRI
胶质瘤:侧脑室旁占位,呈长T1长T2信 号,侧脑室明显受压移位
•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不能判定分化程度 G1:高分化
•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体液自然脱落细胞
细胞学检查 黏膜细胞
细针穿刺涂片
病理组织学检查 腊块,术中冰冻切片
组织分级系统:分化的程度
• 分化
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获 得的形态及功能特性, 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 功能。
• 分级
- 高分化:G1 - 中分化:G2 - 低分化:G3 - 未分化:G4
肿瘤的定义
正常细胞内外因素 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
新生物。
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不受生理调节正常生长, 破坏正常。
细胞组织的异型性、浸润和转移是其基本特征。
从分子水平看,肿瘤表现为核酸与蛋白质代谢的异常。 从细胞水平看,肿瘤是一种生长失控、分化异常的细 胞增殖病。
肿瘤发病机制
获得性环境因 素
化学致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