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死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消毒的种类:疫源地消毒(分为临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免疫接种:是指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免疫接种的途径: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刺种、擦涂,饮水等免疫接种的一般原则1.确定疫苗免疫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作用,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如下因素1.充分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时间和各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期。
2.要按照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免疫的时机。
3.母源抗体的水平4.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对生产能力的影响5.疫苗的种类和各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6.免疫接种的方法和途径。
2.选择免疫疫苗种类: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灭活苗,是病毒或细菌灭活后制成;一类是活毒疫苗或弱毒疫苗,是用毒力较弱一般不会引起发病的活的病毒或细菌制成。
弱毒疫苗按生产过程不同,又分为湿苗及冻干苗2种,一般来说湿苗的生产及使用简便,但不能长时间保存;而冻干苗却相反,制造过程较复杂,但保存期长,一般可以保存2年左右。
3.确定疫苗免疫途径: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点眼,滴鼻,刺种,羽毛囊涂擦,擦肛,皮下或肌内注射,饮水,气雾,拌料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疾病特点及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最佳的免疫接种程序。
4.接种剂量与接种时间:最好按照厂家的推荐剂量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量低于常规剂量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
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免疫剂量,剂量过大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过量的疫苗基质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5.疫苗的使用:使用疫苗时应该于临用前才由冰箱中取出,稀释后尽快使用。
稀释疫苗时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稀释剂,除个别疫苗要用特殊的稀释剂外,一般用于点眼滴鼻及注射的疫苗稀释剂是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
稀释疫苗时,应该用注射器把少量的稀释剂先加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使疫苗均匀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稀释剂。
接种时,吸取疫苗的针头要固定,注射时做到一只一针,以避免通过针头传播病原体。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1)免疫接种应于动物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若在发病的动物群使用疫苗时,除了那些已证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外,不应进行免疫接种2)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
以防散毒。
3)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 d,动物应停止使用对菌苗敏感的药物,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5d,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
4)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以免使疫苗的功效降低,重者导致免疫失败。
5)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动物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询6)为降低接种疫苗时对动物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 d用0.0025%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7)疫苗接种后应注意动物的反应,有的疫苗接种后会继发引起相应疾病的症状,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常用治疗技术: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防治动物疾病时最常用的给药技术)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动物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动物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途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传染病的发展过程:潜伏期(最危险),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转归期(恢复期)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炭疽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常呈现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最典型症状自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呈煤焦油状,可视黏膜发绀,尸僵不全。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猪仔猪副伤寒,禽鸡白痢,马副伤寒,牛羊副伤寒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多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猪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病;禽-禽霍乱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全身传染病。
损伤生殖系统造成流产,死胎,畸形,不孕。
成年动物易感,牛羊鹿易感。
犬瘟热:有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眼结膜炎,发热,鼻锻龟裂,腹泻,粪便混血恶臭粘液状,眼鼻分泌物增多。
伪狂犬病:又名阿氏病,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胎盘,乳汁,交配,擦伤的皮肤。
狂犬病:特征表现为恐水,又称恐水病,疯狗病。
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神经表现明显,全身麻痹痉挛。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黄疸,贫血,黏膜苍白,发热,血尿,。
口蹄疫(五号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虎斑心”,主要症状是在舌面,齿龈,嘴唇,口腔粘膜,鼻镜出现大小不同的水疱,水疱通常会破溃,破溃后结痂,结痂面常有红色糜烂,水疱还会蔓延至蹄部,蹄部水疱也会破溃结痂导致跛行。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泛白细胞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以出血坏死及急剧下痢,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急性型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烧,下痢,排出混有血液,粘液(多呈乳白色,少呈鲜红色或红褐色甚至黄绿色)的水样便,或脱落肠黏膜样的稀便,有的出现管型(粘液管)便,白细胞高度减少,所以称泛白细胞减少症。
慢性型典型特征:病貂耸肩弯背,被毛蓬松,眼睁不圆,有的眼裂变窄,眼成斜视,排粪频繁但量少,粪便为液状,常混有血液,呈灰白色,粉红色或绿色。
自咬症:长尾肉食动物多见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或黏膜(尤其是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乳白色凝乳样或黄色假膜样病变。
特效药,制霉菌素。
鸽毛滴虫病有类似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1.呼吸型:病鸡常看不到前躯临诊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迅速波及全群。
4周龄以下的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喷嚏,咳嗽,啰音,全身衰弱,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膀下垂。
个别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眼泪多。
逐渐消瘦,健康鸡发育不良。
5~6周龄以上鸡,突出的临诊症状是罗音,气喘和微咳,同时伴有减食,沉郁或下痢等。
成年鸡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鸽子蛋或粗壳蛋,蛋的质量变劣,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以及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
部分病鸡经常归巢而不产蛋,即所谓“伪产蛋鸡”出现生假蛋现象。
2.肾型:多发生于2-4周龄的鸡,呼吸道临诊症状轻微或不出现,或呼吸临诊症状消失后,病鸡极度沉郁,连续排白色水样粪便,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
剖检主要病变是花斑肾,切开后有石灰渣样物流出,肾小管,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
严重病例,尿酸盐沉积可见于其他器官表面。
3.腺胃型:临诊表现主要为发育停滞,腹泻,消瘦。
剖检主要病变是腺胃肿大胃壁增厚,胃黏膜水肿,充血,出血,坏死,肠道内粘液增多,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
鸽瘟:由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观星状。
马立克氏病:肿瘤性疾病。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脏的变黄变脆。
球虫病:是在高温多雨季节由于肠道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生的以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原虫病。
典型症状为便血血痢球虫的生活史:孢子生殖(外生性发育),裂殖生殖(内生性发育,无性生殖),配子生殖(内生性发育有性生殖)。
球虫单宿主寄生。
绦虫:双宿主寄生,幼虫成为囊尾蚴。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主要损伤生殖系统造成流产。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或卡他性肺炎,发生位置主要为肺小叶,表现为弛张热。
大叶性肺炎:又称纤维素性肺炎或格鲁布性肺炎,发生位置主要为整个肺叶或几个肺叶。
临床上以稽留热,铁锈色鼻液为特征。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过程:1.充血水肿期:肺毛细血管扩展充血,肺泡和支气管内积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剖解肺增重,暗红色,挤压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2.红色肝变期:大量红细胞,纤维蛋白及脱落的上细胞充满肺泡及细支气管,质地坚实如肝脏。
剖解肺叶肿大,暗红色,切面干燥,粗糙颗粒状,近似肝脏。
3.灰色肝变期:肺叶切面为斑纹装呈大理石样,剖解肺肿胀,切面干燥,充血消退,红细胞大量溶解消失,实变区颜色由暗红色变为灰白色,投入水中完全下沉。
出现高稽留热,铁锈色鼻液。
4.溶解吸收期:肺泡内积存的纤维蛋白可经嗜中性粒细胞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溶解酶液化,分解为可溶性蛋白质和分解产物,被吸收或排除。
胃肠炎:胃炎和肠炎相伴发生的一种疾病仔兽消化不良:哺乳期仔兽发生的以腹泻,奶酪样粪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仔兽消化不良粪便中有机酸及氨含量变化:单纯性消化不良时,粪便内由于含有大量低级脂肪酸,故呈酸性反应。
中毒性消化不良时,由于肠道内腐败菌的作用致使腐败过程加剧,粪便内氨的含量显著增加,呈现碱性。
瘤胃积食:采食过多的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草料。
瘤胃臌气: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
分为泡沫性和非泡沫性。
创伤性心包炎:是由于坚硬而锐利的金属异物穿透心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腐败性炎症过程,包括心包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常伴发横膜炎,胸膜炎及腹膜炎,有时伤及到肝脏,脾脏,肺脏及心脏。
反刍动物,鹿常见。
尿湿症(湿腹症):排尿困难,频频排尿,阴茎尿道肿胀,敏感,尿道口红肿。
尿结石:排尿困难,尿频,呈点滴状或淋漓状排出。
孕中断的一种疾病。
类型:排出:死胎,活胎不排出:浸溶,干尸化疝:是指腹部的内脏从异常扩大的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
常见疝的种类特点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营养性疾病是指动物所需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包括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所致的疾病。
代谢障碍性疾病是指因机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维生素A或其前体(胡萝卜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上皮角质化,夜盲。
维生素D缺乏症:又称佝偻病。
佝偻病与软骨病的区别是佝偻病发生于幼龄,软骨病发生于成年。
硒-维生素E缺乏症:又称白肌病。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红爪病。
临床症状为发病初期,仔兽四肢水肿,关节粗大,趾垫肿胀,随后,貂脚趾出现疱疹状病灶,潮红水肿,甚至蔓延到腹部,臀部,肩胛部,破溃,严重时会烂掉趾爪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