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受建设单位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及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从即日起,将《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链接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及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网站,向公众提供项目概况、环境影响、环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您可以通过信件、E-mail、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孙宗亮电话:传真: E-mail 邮编:430063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环工处环评所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年2月1 概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点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相城、苏州古城、吴中区、吴江市松陵等重要组团,是联系苏州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与2号线共同支撑城市发展副轴的作用,和1、2号线构成经过城市核心区的“一横两纵”骨架网络。

主线线路起点于相城区“荷塘月色”主题公园南侧的苏虞张路站,途经相城北部新城、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城区、吴江市滨湖新城、吴江汽车站、通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等客流集散点,止于吴江市同津大道。

主线全长42.03km,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车站。

4号线支线,在红庄站接轨,向西延伸至越溪,止于吴中区龙翔路站。

它是一条东西向交通引导型线路,穿越了越溪城市副中心,通过和4 号线衔接,将相城中心区、古城区、吴中区越溪城市副中心以及吴中区滨湖新城等联系起来,并预留延伸条件。

初、近期作为4 号线支线运营,近期过后拆解为8 号线,独立运营。

全长11.1 km, 设车站7 座(不含接轨站),均为地下站。

4号线主线在线路南端设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占地约31公顷,在线路北端相城区设元和停车场一处,占地约公顷。

4号线支线在吴中区东太湖路以南、龙翔路以西设天鹅荡停车场一处,占地约公顷,待线路拆解后该停车场调整为8号线的车辆段,控制用地约32公顷。

4号线主线共设3座主变电所,其中2座与轨道2号线合建,新建一座位于顾家荡站主变电所;支线预留一座主变电所,位于天鹅荡停车场。

控制中心与1、2号线合建于广济路站的西北侧。

1.1.4 项目建设意义(1)建设本项目是实现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设本项目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迫切需要;(3)建设本项目是解决交通拥堵、强化公共交通主体地位的需要;(4)建设本项目是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苏州区域地位和作用的需要;(5)建设本项目是促进苏州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评价工作概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4号线支线的环评工作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

2010年5~9月,铁四院及江苏省环科院对工程研究范围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和噪声、振动监测,收集城市规划和环境背景资料,2011年6月及2012年1~2月,根据新的设计文件进行了补充现场踏勘和监测,于2012年2月重新编制完成了《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全长42.03km,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支线全长11.1km,设车站7座(不含接轨站),均为地下站。

主线设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及停车场一处;支线设天鹅荡停车场一处。

主线新建1座主变电所(顾家荡站主变电所),控制中心与1、2号线合建于广济路站的西北侧。

工程采用标准B型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

列车初期、近期、远期采用6辆编组,最大行车密度26对/小时,最小行车间隔。

运营时间5:00~23:00。

全线38座车站中,31座地下车站采用明挖施工,7座地下车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绝大部分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个别区间因地质条件限制,采用明挖法或明挖+盾构法施工。

工程从2012年6月开始实施,至2016年6月底通车试运营,总工期4年。

工程总投资为亿元。

工程污染源分析2.2.1 噪声源(1)施工期噪声源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施工场地边界处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A),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测量值见表2-1。

表2-1施工机械及车辆噪声测量值(2)运营期噪声源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采用全地下线路,配套1个车辆段及综合基地,2个停车场,新建1处主变电所。

根据噪声源影响特点,地下区段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有风亭噪声、冷却塔噪声;综合基地的牵出线、试车线将产生列车运行噪声影响,生产车间内的固定声源设备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分析结果如表2-2所列。

表2-2 主要噪声源分析表地下车站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汇于表2-3。

表2-3噪声源强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注:1.车站风机和空调期冷却塔大系统运行时段为4:30~23:30,计19个小时;空调期小系统开启时间为23:30~4:30,计5小时。

2.冷却塔在空调期内开启,开启时间为6~9月(可根据气候作适当调整)。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内出入段线及试车线列车运行噪声,类似于地面线路的列车运行噪声。

本次评价在充分研究本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地面段作为类比工点,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见表2-4。

表2-4试车线、出入场线噪声源强表综合基地内声源有空压机、锻造设备、风机等强噪声设备噪声,出入场线及试车线列车运行噪声,类比监测表明段所厂界外1m处的噪声在55~60dB之间,固定声源设备见表2-5。

表2-5 车辆段内主要固定噪声源强表2.2.2 振动源(1)施工期振动源施工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矿山法施工段爆破作业和动力式施工机械作业,根据既有轨道交通施工机械的测试和调研结果,将本工程施工机械的参考振级汇于表2-6中。

表2-6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单位:dB(2)运营期振动源地铁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由于轮轨间相互作用产生撞击振动、滑动振动和滚动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衬砌,再传递至地面,从而引起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振动源强汇于表2-7中。

表2-7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运行振动源强(VL zmax,dB)由上表可知,当线路条件为:行车速度60km/h,弹性分开式扣件,普通整体道床,60kg/m无缝钢轨时,轨道交通B型列车在轨道上通过时产生可以采用。

的振动源强VLzmax2.2.3 大气污染源(1)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施工开挖、材料堆放、土方方运输及粒状建材运输、堆存所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重型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燃油废气,车站、隧道矿山法施工,爆破后竖井风机换气排风,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主要污染物为扬尘、烟尘、氮氧化物(NO)。

X (2)运营期大气污染源本工程不设置锅炉,热水采用电能或太阳能解决,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只有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属的内燃机车排放的少量废气,主要污染物有NO和烟尘。

2地下车站风亭排气可能产生一定的异味影响,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较大,主要与地铁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新设备等散发的多种有害气体尚未挥发完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气体将逐渐减少,排风亭下风向15m以远区域基本感觉不到异味。

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工程运营后可以替代大量的地面道路交通,从而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形成有利影响。

2.2.4 水污染源(1)施工期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明挖车站、明挖隧道排桩钻孔、止水帷幕维护结构施工产生的泥浆水和开挖过程中的基坑渗水;暗挖车站、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洞身渗水和炮眼钻孔钻头冷却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等。

根据大量城市地铁施工现场工程类比调查,施工期各施工点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地下水渗漏,污染因子为地下水渗漏过程中与松散土方接触产生的泥沙,具有分散,排放量随季节、施工进度波动等特点,一般抽排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在采取适当止水措施后,排放量一般不大,但如果无组织的排放,轻则影响周围景观和城市交通,重则会堵塞城市下水道或引起河道局部淤积。

生活污水排放主要集中在生活营地,生活营地毋须新建,就近租用沿线单位富余设施,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

施工现场有少量生活污水产生,就近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放对生活营地、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不会形成污染。

(2)运营期水污染源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停车场、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以及沿线车站,性质为生活污水和少量检修废水、洗车废水。

①车站排水本次工程设38个车站,各车站所排污水主要为各车站内厕所的粪便污水、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站设施擦洗污水,这部分污水水质单一,为生活污水。

按照一般工程设计,车站在厕所下部设污水池,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生活污水平均水质为pH值=~,COD=150~200 mg/L,BOD5=50~90 mg/L,动植物油=5~10 mg/L,氨氮=23 mg/L。

根据现状调查,所有车站污水均可进入污水处理厂处里进行深度处理。

②车辆段及综合基地排水松陵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选址设于4号线线路南端松陵镇文安村,属吴江区。

主要承担本线配属车辆的乘务、停放、列车技术检查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

排放的污水主要为检修含油污水、洗车污水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

检修含油污水及洗车污水系生产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氨氮等。

设计生活污水(含粪便污水)油类;生活污水主要为COD、BOD5经化粪池预处理,生产污水经中和、沉淀、隔油、气浮、过滤等工艺处理会同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集中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停车场排水元和停车场位于4号线线路北端元和街道莫阳村,属于相城区用地范围,主要承担本线配属车辆的停放、列车技术检查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

排放的污水主要为检修含油污水、洗车污水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

检修含油污水及洗车污水系生产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设计采取中和、沉淀、隔油、气浮、过滤等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主要为COD、BOD5、氨氮等,设计文件中新建SBR污水处理站1座对停车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