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20200424154402)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20200424154402)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
□李玖富
中考作文不同于平时的练笔。

要想拿到高分,就必须要有“亮点”,能在半分钟内吸引
阅卷老师的目光,否则就只能得个“一般”分数。

那么,考生应如何扮靓自己的作文,从而
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七点很重要:
1、保证卷面干净
文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干干净净,就会给人一个好印象。

同学们该如何写出一份赏
心悦目的答卷呢?
首先,用蓝色、蓝黑色的水性笔(或油笔)书写。

当然,颜色不可太浅,笔画也不可太粗。

其次,不用修正液、透明胶等涂贴卷面,这会有做记号的嫌疑,也影响卷面的美观。


要是不小心写错了字,用一根或两根斜线划掉即可。

第三,书写要工整清楚。

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固然可喜可贺;如果你的字写得一般,那么只要写得工整、清楚就行。

切忌在作文
中,把标点“一顿”到底;或把错字乱涂乱画。

2、要有醒目的标题
题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丽、有神,才能引人驻足欣赏,引起人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情
趣。

一般地说,好文章的标题应具备简明、概括、新颖的特点,言简意赅,点明文章的主旨
或概括主要内容等。

切忌题目太长、语言生硬、文法不通. 以下几种方法可使文章题目新颖、引人入胜:(1)巧用标点,如《你还会浮躁吗?》《吃在中国?在吃中国!》;(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头》、《100分,我恨你》;(3)词语的超常搭配,如《美丽的谎言》《惩罚“微笑”》;(4)巧用色彩,突显形象,如《穿红褂的小姑娘》《我心灵的
绿洲》;(5)巧用修辞,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如《我冲出了“保险箱”》《沐浴在
粽子的清香中》等。

其实,只要同学们留心,肯动脑筋、下工夫,或借鉴,或创新,给自己
的文章拟出一个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是不难做到的。

3、作文的开头力求靓丽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个好的开头,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发了
读者的兴趣,还可以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如,曲靖市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开头写道:“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
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

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

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细腻的描
写,渲染了一种悠然、宁静的氛围,既展示了文采,又自然点题,更唤起读者对雨夜的品读,这一美好生活时刻的体验,产生的阅读情趣,可谓精彩!
4、结构必须清晰
“文无定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尝试过多种构思方式—镜头组接式,小标
题式,小排段式,问答式,联想式,记者采访式,班会辩论式等。

临近中考,同学们要认真
梳理自己平时的习作,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两三种形式重点训练,力争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不宜繁,有曲折但不可啰嗦。

如果是记叙文或
散文,有一条突出的线索是非常必要的。

如2007年山东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开头写
道:“路过青春,步入花季,总是感觉身边暗淡乏味,心绪低落,鲜少因为发现美丽而感动、欣喜。

美,是否在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正在静静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寻?”正文使用了小
标题式的结构:(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

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
人耳目一新。

5、巧妙、自然地结尾
好文章除了有好的开头,还应该有个好的结尾。

结尾贵在自然、有力,又余味无穷;既
深化主旨,又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切忌生拉硬扯,随意拔高。

如《跟美丽捉迷藏》
的结尾写道:“我要高声呼唤——美,我找到你了。

”自然、简明、形象、有力,既呼应了
开头的“寻找”,使结构完整,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兴奋之情,并且和他一起激动,
可谓精彩,值得借鉴。

6、要有鲜明的主题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要一目了然。

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读完
了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言。

下面就介绍了几种突出文章主题的方法:(1)让标题点明主题。

如《吃在中国?在吃中国!》,标题很有震撼力,言语中透出智慧——前后仅是调
换一个字,就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狸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区吃得浪费惊人——吃掉美德;放学路上看见买青蛙的——吃掉生态
平衡。

小作者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忧虑的情怀了然突出。

(2)在开头点明主题。

如《美就在身边》开头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细沙包含着一个多彩的
世界,我们身边的美无处不在。

”(3)结尾点明或深化主题。

如《美就在身边》结尾写道:“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边,将无限放在手心,永恒在
一刹那间收藏!”寥寥数语,可见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功底。

7、语言要精彩
记叙的语言,具体形象;议论的语言,严谨周密;说明的语言,平实准确;描写的语
言,或佳辞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
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

扮靓语言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讲以下三种:
(1)引用名言。

恰当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积累,扩大
文章容量,增强文章的辞采。

(2)借用词语。

如一位同学写父亲为工作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的片段:……头发
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

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
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

小作者这种鲜活、俏皮、幽默
的写法,要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强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借用语不要忘记加引号。

(3)巧用修辞。

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充分调动读者的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
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山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再如,毛泽东的“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等。

比喻的
使用,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排比的使用,不仅可以渲染文章的气氛,增强语言的
气势,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还能让人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句子,自然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比喻的关键是要准确、新颖,
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同时使用几种修辞手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