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际过程中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状态研究
实际过程中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状态研究
・293
增刊
金
属
矿
山
2004年10月
相对滑动时,各层的角速度分别都等于磨机角速度,
放OJi
z’。=置msina’。+R,oOgtotcosd
7。,
5∞2丽。
1.3
y’。=如COSOl7。+R∞∞'otsina’口一—;卅2.
两种情况下运动特性的比较 在不计外层介质与磨机内壁相互滑动条件下, 外层介质球做以磨机简体几何中心为旋转中心的同 心圆周运动,由理论模型得到外层介质脱离角,及脱 离点坐标表达式分别为
introduced in the
d
modd 0f steel bsils in the ball
miH,The州dal testing shows that
there is
better coincl-
the modified model.
Keywords
Ball
mill,Gd础ng
baU,Motion medel
coseta:(蠡)‘‰,
Xo=Rmsin%,
yo=R∞cosoo,
脱离点构成的曲线为半径Rp=^,中心为 fo,6)的一段圆弧。
~
‘山,
At'o=警,
当一月。≤y’q<0时,岛=Ⅱcc。s!.斋吐,
抛落点为圆周运动曲线和抛落运动曲线的交点,可 解得抛落点坐标表达式:
五=4Rmsinctocos2%一如sin%,
ball mill
based∞∞n血assumption h蚰㈣e Hmitafions.The
o.nv
of the friction
m础c8d∞ofthe moron柚n
dence between the地日l
bclm∞画ndlng b拙and
m以OR
od)it and
the internal wall。f mill and the mutual 8udi唱0f bdls
12
7张建华.球窘机中介质的工作状况及受力分析.淮南矿业学院
学报.1998
8壬树群.高速摄影对散体振动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5 10盖国胜.陈炳辰.粉磨过程数学模型及过程优化研究评述.金
属矿山.1995(1):28—32
11 Powell M S,Nurlek G N.A study 0f chaiEe p丑lt 1-e吐emlon 0f tlle tI-∞ly.Mincrah
计人外层介质球与磨机内壁之间相互滑动后, 实际脱离点处脱离角、脱离点坐标、抛落点坐标以及 抛落高度表达式分别如下:
”“o
X’o
5
,
2—了一’
R∞sina’o,
(∞’o)2Rm
根据圆周运动特点,届和等分区间内的钢球运 动角速度m7。满足下面的关系式:
m’iAI‘l=0i+l一8r
ro=R珊co轴’o,
mm,里面放置一种钢球,钢球直径d=25
film,
钢球充填率35%,仅考察最外层钢球。在一定的高 速摄像条件下,拍摄到最外层钢球在球磨机中一个 运动周期内圆周运动段实际运动的10个轨迹点,用 图像处理取出这10个轨迹点的坐标y 7。J=o,1, …,10。表1为修正模型、理论模型和实测钢球运动 过程中的最高抛落。
1.2修正模型 介质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外层球与磨机内壁之 间,以及层与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所以各层的∞’i并 不相等且不等于磨机的角速度。 考虑最外层介质球和磨机内壁之间存在相对滑 动时,设△‰=∞一m 7。,用运动过程中外层介质球 角速度与磨机角速度之间的差异来表征二者之间的 滑动大小。实测外层介质球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圆 周运动段AT'。时间内的运动轨迹,以及这段轨迹上 q。个时刻点处的轨迹坐标为(XOj,y’。)J=0,1,…, q。,则时间间隔山’。以及轨迹坐标Y7。分别满足下列 的表达式:
motion
in加诅叮milb
3结论’
Dong.M叩MH.^t∞hnologyto㈣vclocifi髑0faballmo,-
mill and
itJ
En茧ne曲g.1996
吨in・tumbling
2001 13
applleations.Minernh Engineaing,
对玻璃端盖的实验室磨机介质运动摄影,可以 证实在一定的转速和介质球充填率条件下,磨机内 的介质运动状态有如下几种形式:泻落运动、抛落运 动、离心运动、离心与抛落的混合运动,以及抛落与
作者: 作者单位: 欧阳秀兰, 胡小芳, 盖国胜 欧阳秀兰,胡小芳(华南理工大学), 盖国胜(清华大学)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219817.aspx
。i=R*8i“哦+Rm埘i1008af,
YI=R。cosⅡi+疋mItsindI一‘砉。酽‘t
式中,凡为f层球心到简体中心的距离;a。为f层球
'
.
脱离时的脱离角m为i层球的角速度。
当不计最外层介质与磨机内壁,以及介质层闻
欧阳秀兰.华南理工大学,510600广东省广州市。
盖国胜.清华太学材料累,副教授,博士,100084北京市海淀区。
围绕球磨机粉磨过程的优化问题,但关于球磨 机粉磨过程的理论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磨机内 介质运动学方面,目前对球磨机内介质抛落式运动 都建立在介质问是独立、没有相互作用、外层介质与 磨机内壁及介质各层间没有相对滑动等假设之上。 研究某层介质运动状况时,其相邻的外层介质被看 作平滑的曲面,并被假定为被研究介质层的基础。 显然,这些假设不一定都符合介质运动的实际情况。 文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介质与磨机内壁存在 相互滑动条件下介质在磨机内壁提升过程的运动状 况进行了探讨,对运动模型作了一定的修正尝试。
250
2004年10月
泻落的混合运动。文中的修正模型仅考虑了实际运 动过程中的外层介质球与磨机内壁之间相对滑动对 运动影响,但其修正的思路可以方便地推广到整个 介质群的运动,对包括介质层与介质层阃相对滑动 在内的情况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l段希样,曹亦傻.球磨机介质工作理论与实践.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1999
2000
%
/m
/m
!f!!!!
5.23 6.28 7.33 8.37
0.193 7 0.145 9
!!!!12
4.50 5.76 7.01 8.16
1里
0.110 8 0.1641 0.198 9 0.162 3 0.016 3 0.0121 0.0041 0.0161 0.015 7 0.005 5 0,001 1 0.004 8
y0;一4R∞cos%sin2嘞+—%CoscEo, 从而计算得抛落高度:
当。≤y’。≤R。时,岛=虿'iT+arcc。s掣,
式中√=0,1,…,q。;岛为轨迹点与和几何中心连线 与Y轴所成的角,如图2所示。
,
no;ho—yo+如COSCYo,
ho=竺掣塑冠。,
厂n S≤ >、
图2岛角
风;9—sl—n:iOto—COS“o‰.
蜀=4R∞siNot’oC0520[’o—R∞sina’o,
用q。个等分区间角速度的算术平均值计算介质层
的角速度:
日,。:9—sin尘。缉‘oCOSO/o也,
△。o;1.0一∞’o,
Y"o=一4R田COSOt'osin2比’o+R田COSO/’o,
m,。=学
这样就可以得到外层介质球和磨机内壁存在相对滑 动的实际运动圆周段和抛物线段的轨迹运动方程:
1介质运动模型的推导
痰
—“/、、
,
{刺 。\\、’|×
’
f\j
'爿
憋
。l=Risin。olt, Yl=RmC08‘.O{t,
U。\/1
二/“
圈1介质抛物线运动示意
轨迹所对应的参数方程分别为
1.1现有的理论模型 介质在磨机内沿径向分层次有规律的做抛落式 运动,抛落运动过程由两部分组成:起始提升阶段过 程中,以磨机简体几何中心为圆心,以研磨体介质中 心到几何中心为半径的圆周运动;脱离内层依托后 的抛体运动。如图l所示,在封闭的曲线上,圆轨迹 与抛物线轨迹的两个交点分别为介质的脱离点A和 降落点丑.脱离点与磨机几何中心的连线在垂直方 向的夹角a称为脱离角,圆周段轨迹方程与抛物线
关键词球磨机磨矿介质运动状态模型
Study
on
Motion
of Grindlng Balls in BaU
Mill
Ouyang Xiulan (South
Abstract
tom
China‰H毋矿Technology)
a
Hu Xiaofang
Cai Guosheng
(ni蜡^∞U“wrs毋)
fac-
The medel of面IIdiTIg ball motion in
Snppl
金
属
矿
山
October
2004
METAL MINE
增刊 2004年10月
实际过程中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状态研究
欧阳秀兰胡小芳
(半南理工大学)
盖国胜
(清华大学)
摘要建立在一定假设之上的球磨机内介质运动模型有其局限性。文中引人介质与磨机内壁摩擦及介质 相互滑动的因素,对球磨机内钢球运动轨迹模型进行了修正。初步的测试表明,介质实际运动轨迹与修正后的模 型有更好的吻合。
HU.Otakl H.Watnuki based
0n
K,Motion tuattlysis d^tumbling ball mill
ilolrl—linear optimization.Minea-sls
Engincering.2000
(收稿日期20044)5-20)
・295
实际过程中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状态研究
4任志字.朱家玮球磨机运动过程的稳态模型研究.煤炭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