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题目自拟)
习作要求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

本次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写一篇习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前天,我们在《思品与社会》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

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①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
②用一件事来写;
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全班交流:
①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②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

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地的优秀日记《我的爸爸》,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

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

(《漂亮的妈妈》《任性的表妹》《我的同桌》)
2、动草起笔。

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三、总结习作要领
引导学生明确:
A、写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事情;
B、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

C、平常多积累,多读经典、名著,学习他人写法。

四、修改习作
五、小组互相学习:把自己的精彩习作读给学习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

2、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
1、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她是个能干的小女孩,班上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负责。

她中等个子,明亮的眼睛,尖尖的鼻头,下面是一张红红的嘴巴。

她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几天前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天,班上的垃圾桶不见了,她用下课的时间到处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垃圾越堆越多,还发出了臭味。

于是,她去王师傅那儿领了一个新垃圾桶。

她一回到教室,没有休息,马上拿来了扫把,将堆积如山的垃圾扫到垃圾桶里。

扫完,她的头上已经布满汗珠,可是她还没
有停下。

又马上打来水,把地仔仔细细拖了好几遍。

之后,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倒掉,洗干净,才肯罢休。

你们猜出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就是我们的班长——何晓。

我的妈妈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却有着高尚的品格。

记得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妈妈带我乘的士到学校上奥数课。

到学校时,妈妈没有零钱,就给了的士司机100元,的士司机找回了两张20元和一张50元。

由于赶时间,妈妈看也没看就把钱放到了包里。

中午的时候,妈妈拿出早上的士司机找她的50元钱准备给我买盒饭吃。

突然,妈妈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张假币。

我顿时傻了眼,连忙安慰妈妈说:“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把这张钱花出去。

”妈妈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别人。

”我不服气地说:“那不是让别人坑了我们吗?”妈妈停了一会儿,耐心地说:“如果知道这张钱是假的,
咱们还去使用,就违反了国家法令。

虽然假币给我们带来了损失,但我们不能去做违法的事,不能因钱而失去良心,失去人格、做那种不讲道德的人。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好妈妈而骄傲、自豪!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我爱秋天》
一、画秋天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

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课件,让学生边听边画。

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二、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比喻句用得真好。

(板书:比喻)
“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

’”想象真丰富。

(板书:拟人)
(2)点将。

(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特色一:景物层次分明
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板书:景物按一定的顺序)
特色二:有小动物的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小动物。

(板书:动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的人物活动。

(板书:人物)
(3)教师小结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拓展思路。


三、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

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全班展示、评价。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一、交流草稿。

1、小组交流,评出佳作。

2、推选优秀习作,上台朗读,全班共同评议。

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二、修改习作。

1、好友互改:读给所写的人或好友听,让其提意见,指出修改方向。

2、自我修改:据别人的点评及时进行反思修改。

秋天的家乡
秋天和其它季节没什么两样。

迎面吹来一阵微风,感到丝丝的凉意,才感到秋天来了。

你瞧,公路两旁盛开着各色的菊花,有黄的、白的......五光十色,煞是好看!它们正迎着秋风左右摆动,像是在翩翩起,又像是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还像是许多顽皮的小朋友在做有趣的游戏。

每次上学,望着它们,好像在向我微笑,又像在对我说:“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天气转凉了,要多穿衣服,小心感冒了,影响了学习。


让我们去家乡的果园看看吧!果园里有许许多多的树,可是,我最喜欢的时桔子树。

你看,桔子树上结了一个个像小灯笼的桔子,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摘了一个,开来,小心翼翼地下一小片,放入嘴里,轻轻地咬开它,嘴上、头上同时染满了汁水,我不禁赞叹道:“真好吃啊!”
秋天的菊花是美丽的,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我能不爱秋天的家乡吗?
简评:小作者写秋天的景色特点很鲜明,多处用了拟人句,使秋天的景色活起来了。

秋天我家的花园
历经了纯静的冬季,明丽的春季,火热的夏季之后,我的脚步又踏入秋天的领域。

在我家的花园里,花儿没有春季那样多了。

而对菊花来说,此时都正是开花的季节。

它开得多么热烈啊!有的像一个金发女郎;有的像一个大圆灯笼,给花园点上了火亮的光芒;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它们红的似火,白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丽,使人们百看不厌。

这时,菊花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美丽送给秋天,让秋天更漂亮。

在花园的周围还有一年四季开放的月季花。

它开得多么奔放啊!血红血红的,每一朵都是那么大,重得把枝干都压弯了腰。

随着秋冬地到来,阵阵秋风把树叶吹落,但它是充满希望的......
简评:小作者抓住菊花的特点形象而生动的进行了描写,从而衬托出了秋天的美丽。

结尾又体现秋天孕育的希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