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计24分)二、1、亲爱的同学,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需你在答卷时,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
(3分)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
(8分)(1)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描写的那样。
(2分)(2)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友人离别之情的句子,请你写出两句。
(2分)(3)请按要求填表。
(4分)我国古典文学有四大名著,历来受人推崇,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篇,完成相应的填空。
《》的作者是朝的,这部作品中你最崇拜的人是 .3 、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人生的决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在人生座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就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
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的职业,应该选择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
①②③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请按要求完成赏析题目。
(2分)落叶「隋」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这首诗写早秋落叶引起的情思。
前两句,巧用比喻,以飘零的落叶比喻;后两句,运用拟人,赋予落叶以生机,表达了。
全诗情景融合,心物相通。
5、请你参加下面的实践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期末考试后,班主任老师准备对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排名次。
同学们听到消息后议论纷纷,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辩论。
(1)假如你赞成,你会说:(2分)(2)假如你不赞成,你会说:(2分)(3)你若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后,也谈了自己的理由。
你说:(3分)二、阅读(共16小题,计46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1题。
(16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相关链接**①文天祥殉国前,在衣带上写绝命诗,前四句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②唐雎在秦王面前,不畏强暴,以死相拼,不辱使命。
6、文中孟子的话已表明了“骨气”的含义,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短语将“骨气”的含义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列举了三个事实论据,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9、文中三个事例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2分)答:10、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培养“骨气”,使之成为有“骨气”的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答:11、文后“相关链接”附有两则材料,请你再写一则。
(提示:古今中外有关“骨气”的事例和名言,都是“链接”的内容;但不得抄录本卷句子)(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7题。
(16分)(甲文)①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②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③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④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⑤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
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刘燕敏《母亲给出的答案》,有删节)(乙文)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的未来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手袋,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⑥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⑦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钟摆声。
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
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⑧“妈妈,我不是……”⑨“你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⑩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
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鳄鱼皮包。
让您高兴,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12、甲文中的母亲面对儿子的提问,当时没有把“答案”说出口是因为(2分)。
13、乙文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不得超过60字):。
(3分)14、乙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
(2分)15、结合语境,请补足乙文第⑧段中女儿在妈妈发火后,欲替自己辩解却没有说出的话:“妈妈,我不是。
” (2分)16、阅读甲文第⑤段,谈谈母亲给出的答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17、读毕甲乙两个文段,假如你是其中一个母亲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心里话。
答:。
(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8—22题。
(10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