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注意:1、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要随便涂改。

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 piē_____见②果fǔ______ ③繁文rù______节2、诗文默写。

(10分,每空1分)①、今夜偏知春气暖,。

②、池上碧苔三四点,。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野芳发而幽香,。

⑤、明月别枝惊鹊,。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⑦、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注意:⑧⑨两题,任选一题。

⑧、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既赞美他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他年老体弱。

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词句作答。

⑨、学习中许多人静不下心来的原因推到“环境”身上,其实我们只要像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说的那样“,”,即使在喧闹中也会乐得其所。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2分)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①诸②荷③箕畚④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C.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谓是鳞次栉比....了。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排列下面四个短语的顺序,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一句话。

(2分)A.又有波澜B.与西湖的静绿不同C.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D.玄武湖的水是白的①强调玄武湖水自身的特点:②突出玄武湖与西湖的差别:6、中央电视台十套经常播放一条公益广告,即“高度改变视野,角度决定态度,尺度把握人生”。

语言典雅凝练,但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请你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说这个广告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可任选其中的一个点作答。

)(3分)二、阅读与欣赏(41分)(一)古诗选读(4分)7、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

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①、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这句诗所表现的图景。

(2分)②、后两句与前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二)文言选读(10分)汉董永,千乘人。

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②田亩,鹿车③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

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④。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

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

”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⑤,永虽小人⑥,必欲服勤⑦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

”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⑨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选自《搜神记》【注】①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

②肆力:尽力,极力。

③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④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

⑤收藏(zàng):收葬。

⑥小人:贫穷无知的人。

⑦服勤:勤劳服侍。

⑧尔:这样,如此。

⑨缣(jián):细绢。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永行三年丧毕.毕②遂与之俱.俱③缘君至.孝至④凌空而去.去9、下列句子中“与”和“与钱一万”中“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选贤与.能B、呼尔而与.之C、轻寡人与.D、每与.臣论此事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译文:11、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至少写出两点。

)(2分)(三)蜂蜜餐:助你保持窈窕身材(6分)①让每日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是永恒不变的健康减肥原则。

这也是运动瘦身法受到越来越多白领认同的原因。

道理虽然简单,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做到。

社交生活频繁的人,既没太多闲余时间做运动,交际应酬时也很难控制每天的热量摄入;不是真正热爱运动的人很难保持每周有规律的运动……最关键的是,上述方法都需要持之以恒,坚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到成效。

②而每月抽空两三天实行断食减肥法,全日净喝饮品而不吃固体食物,由于方法简易,见效快,很多人都乐于尝试。

断食法中以喝蔬果汁和水最常见,而吃蜂蜜和喝姜汁红茶是日本和台湾近来流行的断食瘦身法。

③蜂蜜减肥基本法:每天早、午、晚三餐均以蜜糖水、蜂蜜、茶代替,全程不能吃喝其他东西。

减肥期间,每天可食用150-200g的蜂蜜,若感到肚饿或疲倦时,可直接吃蜂蜜或者蜜糖水,能及时补给身体养分,恢复精神。

④如何决定减肥日数?对肥胖人士来说,三天减肥法是最理想的,定期每月实行一次。

有人采用这个方法,创造过3天减6斤的记录。

如已经减至理想体重,想防止回弹的,可选行2天减肥法,一个月实行2次便够。

想调理肠胃、净肠排毒的,建议每周进行一天减肥法。

练瑜伽的朋友,一天两餐以蜜糖水代替,对健康最好;而一天一餐的半断食法只针对改善体质,要持续3个月至半年才见减肥成效。

鉴于个人体质不同,宜先征询营养师或医师意见。

⑤吃甜也可以减肥?吃蜂蜜之所以能减肥,因为它含的热量很低,只有同等分量白砂糖的75%。

100g蜂蜜含约300卡路里,即使一天吃足200g,所吸收的热量也不过600卡路里,相比平时摄取1200—1500卡路里的正常标准,距离很远,所以虽是“甜品”,但一样可达到减肥效果。

⑥蜂蜜减肥法的其他好处:蜂蜜中蕴含的脂肪酸能促进肠的蠕动,加上大量饮水能排走体内毒素。

蜂蜜还富含易于吸收的维他命和矿物质,能补充维他命B群、C、钾、钙等,不会破坏身体营养均衡。

所以,蜂蜜断食法不但能瘦身,还可滋养皮肤,一举两得。

12、本文主要使用了(0.5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在于(1.5分)13、文章④⑤两段第一句都用了问句,那么两段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3分)14、文章认为蜜蜂瘦身法的好处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分)(四)我有诺言尚待实现(7分)李丹崖朋友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人最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读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诗。

就顺势借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句来回答朋友:“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

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我一直觉得这样一段诗句像是一座矿藏,拥有着发掘不尽的瑰丽,原因是它能让我们做一个“醒着的人”,能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处在怎样的坐标上,向往什么位置,该怎样抵达。

“我有诺言,尚待实现。

”是箭一样的生活,它能保证我们每个人永远“在路上”!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装一个发条,拧紧了,就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冲”是一股来自心灵的力量,这股力量的源泉就是我们的梦想,就是我们向着未来的天空许下的千金一诺。

诺言说白了,也就是“奔头”,也就是在内心深处给自己立起一个“十字架”来。

有了诺言的心,宛如一方田里播下了一粒种子,等待它的惟有动人的绽放,哪怕花开得不大。

就像一只充了气的皮球,一声拍打就能爆发惊人的弹跳力!一颗奔跑的心是无旁骛的。

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只有靶心才是它的最向往的归宿。

若干年前,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无限感慨地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此语一出,引起一片欢呼,共鸣者众。

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王尔德说的是悲剧,为悲剧叫好似乎不是我们的本意,所以,介于两种悲剧之间的“我有诺言,尚待实现”就成了喜剧,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绝佳的精神状态。

既没有永远“眼巴巴地观望”的无奈,也摒弃了“攥在手里捂出汗”的无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填空题,生命为我们出好了题,并划出了线,就待我们去填上。

拿到这道题目证明我们拥有了“考试”的资格,但是,并不等于我们能做对;真正做对了,空白也就给补上了,兴许还会致使很多人滋生骄矜的情绪,所以我们说,填空前思索的过程最美丽!一只轮船,最优美的状态不在造船厂,也不在其停靠的港湾里,而在于起锚的那个瞬间,在于它在大海的胸膛里开足马力驰骋的时候,在惊涛骇浪之中,因为,只有在那时候才能挥洒出它生命的意义!欣赏一场音乐会,恐怕没有人会喜欢开场前的焦急,也很少有人会喜欢落幕时的嘈杂,观众们的兴致的高低是跟着艺术家的指挥棒而高低起伏的,开幕的灯光再绚丽,落幕的帷帘再华丽,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看一场电影,最抓人的情节多在主人公身陷囹圄的紧张,而不在于走出泥泞的释然。

朋友是刘翔的粉丝,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刘翔,她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刘翔跨栏的姿势帅极了!我反问道,刘翔压线冲刺的姿势不帅吗?朋友回答:帅是帅,但那时候我的心已经落在肚里了!看来,还是一颗悬着的心,有时候最美丽!(选自《读者》2008年第13期)15、作者认为,人生最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1分)16、为了阐述自己的见解,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17、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2分)18、你同意本文表达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五)一个车夫(14分)这些时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里。

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

傍晚的空气很凉爽。

方提议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

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

我不觉吃了一惊....。

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

我的眼睛没有错。

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

“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年龄了。

他拉起车子向前飞跑。

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感到兴趣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

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

“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没有!”他短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

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