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12月29日—1月2日复习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我升入了二年级
页数
3
设计者
张夕桐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3、能够爱惜书学会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目标:增强爱集体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学习资源
PPT教科书
教学准备
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2、学会爱惜书本和文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学习资源
PPT小制作心愿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苹果形)、心愿树、成长袋的样子、课件、录音故事。
2、学生:准备暑假作业、小手工、小制作、图画、照片、书法、编织、贴画、插花、旅游日记、小诗,等等。书本文具等头饰
二、教学流程
学期教学计划
9月1日—9月5日我升入了二年级
9月9日—9月12日我们班里故事多
9月15日—9月19日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9月22日—9月26日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9月28日—9月30日好书大家看
10月8日—10月11日秋天在哪里
10月13日—10月17日秋天的收获
10月20日—10月24日秋游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四、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策略调整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二、小组进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乐。
1、交流自己最高兴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1、设置几个小组,每组为一个展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类摆放在九个桌上,每个桌上摆上一个字组成“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板书:我升入了二年级)
2、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栏里,组内交流。
3、教师出示一棵心愿树,请把自己的心愿挂在心愿树上。贴在班内。有了美好的心愿,还要为美好的愿望付出努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五、成长包伴我成长
教师举起事先准备的成长包,课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成长包。以后,把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得的小红花,成绩册、奖状等进步成果,放进包中。一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长的脚印。




我升入了二年级
暑假最开心的事
美好的愿望
三、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我们班里故事多
页数
3
设计者
张夕桐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3、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以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
2、指名讲讲作品中的故事
3、评选出优秀作品,每人发给九朵小红花,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件你最满意的作品,把花投进相应的小盒中。
4、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
四、美好的小心愿
1、我们的暑假过的真是丰富多彩,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我们已经升入了二年级,我们有许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交流自己的心愿。
二年级思品教案
5第一学期
校区
教师
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二、基本理念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策略调整
一、引入:
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
二、新授:
1、导入:以幻灯片形式的课件出示10、11页的图画,配上学生的配音。
(1)图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
10月27日—10月31日中秋与重阳
11月3日—11月7日中秋与重阳
11月10日—11月14日我帮你也帮
11月17日—11月21日我帮你也帮
11月24日—11月28日学做小雄鹰
12月1日—12月5日学做小雄鹰
12月8日—12月12日做个快乐鸟
12月15日—12月19日做个快乐鸟
12月22日—12月26日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