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华文明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问题3、宗法制的内容如何?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关系)
小 宗
大 宗
西 周 宗 法 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相对的
问题4、宗法制的作用如何?
1)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 权 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分封制作用:
①西周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 ③形成森严等级序列
三)、周朝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2、宗法制
1)目的: 2)核心: 3)大小宗关系 4)影响:
3、礼乐制度
●西周宗法制
问题1:什么是宗法制?
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的一种制度。
问题2: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 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商周时期的经济
3.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 时代)‛。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2)丝织业方面,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 出多种丝织品。 (3)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 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周时 期,国家对商业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
二、西周的封邦建国
1、西周建国: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都镐京
西周建立者
周武王
2、西周的制度: (1)分封制:
含义:封邦建国 目的:巩固王室 内容: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划定疆域、广建封国 影响: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
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形成森严等级序列 ③周王确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原始社会
原始人群 氏族公社
河姆渡遗址(长江)
母系氏族
半坡遗址(黄河)
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开端: 夏朝 发展: 商朝 奴隶社会 高潮: 西周 瓦解: 春秋 战国 封建社会: 隋唐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明清
社会形态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章 隋唐两宋时期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
这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 已经炭化了的稻谷。它说 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水稻的国家。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刀耕火种
石器伐树、火烧、最后播种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Biblioteka 后进行播种的情景三、商周时期的经济 (自主学习三)
1、商周时期的农业 1)生产工具:青铜器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 锄和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2)经营方式: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的简单协作
现实意义: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 增强民族凝聚力
礼乐制度
问题1、什么是礼?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 和礼仪规定。
问题2、周礼的实质是什么?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 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材料: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 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 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 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用诸侯之礼,甚至僭(jià n) 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 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 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 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
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
力。包括武装、官职、监狱、刑法等。
材料: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 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 是启随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思考:从上面材料中我们能得到关于夏的
什么信息?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世袭制)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三、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目的是: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进一步 扩大西周的统治;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减少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④诸侯承担各种义务,有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燕
齐
晋
周
卫 宋
鲁
西 周 疆 域 及 主 要 诸 侯 国
一、夏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二)商朝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3、政权特点: (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2)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 以强化王权
三)、周朝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 2)对象: 3)内容: 4)影响: 5)主要诸侯国 6)王室与诸侯关系
分封制内容:
①最高统治者—周王 ②分封对象—同姓、异姓(功臣、 先代贵族、姻亲、降族) ③分封内容—土地、物资、武装、人口
④与周王关系—权力、义务
1.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1)出现: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2)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内容: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 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
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 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 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 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一)、原始农业
时间:一万年前至夏朝建立前 起源: 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地点: 黄河流域: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 格局: 南稻北粟 产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生产工具: 石器、木器、骨器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生产经营方式: 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
半坡遗址出土的窑 穴和陶罐中发现了 大量炭化了的粟和 菜籽。它说明,我 国是世界上最早发 展农业和最早种植 粟的国家之一。
第1课 早期中华文明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夏商周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特点:①出现公共权力 ②出现王位世袭制度
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已被证明是夏文化
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有哪些?
牢固的宗法血缘与政治制度 结合,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家国一体)
自学指导二
二、远古时代农业的出现 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 起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手工业:先民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和缫丝等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