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4备案号:Q/HZK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ZK 594 -2009 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2009-05-22发布 2009-06-30实施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由于产品VHS1-12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没有专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特修订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的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GB/T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的相关规定,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有关编写格式而制定的。
本标准如与强制性标准相悖,以强制性标准为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VHS1-1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12kV,用于投切各种不同性质的负荷及频繁操作的场合,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施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的断路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11.1-2012 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1984-2014 高压交流断路器GB/T3309-198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T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JB/T3855-2008 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JB/T8738-2008 高压交流开关设备用真空灭弧室DL/T402-2007 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403-2000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3产品型号4要求4.1 正常使用条件4.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5℃,且在24h内测得的平均值不超过35℃。
4.1.2 周围空气湿度日平均相对湿度:≤95%;月平均相对湿度:≤90%;日平均饱和蒸气压:≤2.2×10-3Mpa;月平均饱和蒸气压: ≤1.8×10-3Mpa。
4.1.3 海拔高度: ≤1000m4.1.4 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4.1.5 使用场所无易燃、易爆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5技术参数5.1 断路器的技术参数见表1表 1 断路器技术参数5.2 操动机构的技术参数见表2表 2 操动机构的技术参数5.3 真空灭弧室断路器配用的真空灭弧室应符合JB/T8738的规定。
所有真空灭弧室在装配前应进行下列测试,其值应符合真空灭弧室的规定。
5.3.1 真空灭弧室断口按表1进行1min工频耐受电压试验5.3.2 触头自闭力5.3.3 额定触头压力下的回路电阻6断路器的制造与装配断路器的零部件制造与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文件的要求,产品经调试后运动部分应灵活可靠。
用手动或电力操作时不得出现误动或拒动。
6.1 断路器装配调整参数应符合表3要求表3 装配调整参数7试验方法7.1 机械特性试验按GB/T3309-1989第三章的规定,在最高、额定、最低操作电压下测量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机械特性参数,其值应符合本标准表3的要求。
7.2 机械操作试验除按GB/T3309-1989第四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7.3 操作程序用手力合、分各3次,断路器应动作正常后,在规定的操作电压下,连续、正确、可靠分、合闸各50次,其操作程序如下:a)最低操作电压下分、合各5次;b)最高操作电压下分、合各5次;c)额定操作电压下分-0.3s-合分5次;d)额定操作电压下分、合各30次。
7.4 30%额定操作电压在30%额定操作电压下,连续分闸操作3次,断路器不得分闸。
7.5 储能电机对储能电机分别施以85%和110%额定电压,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各进行5次储能操作,储能正常。
7.6 机械寿命试验机械寿命试验的总次数为10000次,分5个循环,每一循环分、合2000次,每一试验循环中的操作顺序和操作次数按表4的规定。
在试验循环中允许进行润滑,但不允许调整。
在两个试验循环之间允许作少量调整(如紧固紧固件,调整超行程,调整触头行程等)但不得修理或更换零件,完成总的操作次数后,在不经调整的情况下按7.1和7.2的规定进行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均应符合表3和5.2的规定。
表4 每一试验循环中的操作顺序及次数按GB/T11022-2011中的规定进行7.8 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a)按GB/T11022-2011中的规定进行。
真空灭弧室内部载流导体的温升不作测量。
b)操作机构的各载流元件及附加设备的发热试验方法按GB/T11022-2011中的规定进行。
7.9 绝缘试验a)工频耐压和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按GB/T 11022-2011中的规定进行,耐受电压值按表1的规定。
b)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绝缘试验按GB/T 11022-2011中的规定进行。
7.1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关合能力试验按GB/T1984-2014中的规定进行T10,T30,T60,T100S,T100a额定三相对称及非对称短路开断电流试验,按操作顺序“分-0.3s-合分-180s-合分”各进行一次。
在两个试验方式之间允许作少量调整,如紧固紧固件、调整开距等。
在额定短路开断、关合试验后,按GB/T16927.1中的规定对断口间进行工频耐受电压和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耐压值不可低于表1规定值80%。
7.11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电流试验按GB/T11022-2011中的规定,短路持续时间为4s,耐受电流值按表1的规定。
7.12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按JB/T3855-2008及DL/T 403-2000中4.9的规定,对于具有自动重合闸操作顺序的断路器,见表5的规定。
对具有非自动重合闸操作顺序的断路器见表6的规定。
表5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重合闸)表6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非重合闸)7.13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试验可单独进行,也可与短路开断能力试验合并进行。
当两者合并进行时,额定三相对称及非对称短路开断电流试验的开断次数应计入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中。
7.14 在试验过程中,只允许超行程进行调整。
7.15 异相接地故障开断试验异相接地故障开断试验按“分-0.3s-合分-180s-合分”操作顺序在单相上进行,开断86.7%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7.16 额定电缆充电开断电流试验电缆充电开断电流试验按GB/T1984-2014中6.111.9.1试验CC1、CC2,开断电流值按本标准表1序11。
7.17 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及背对背电容器组电流开断试验按GB/T1984-2014规定。
注:该试验项目为供需双方协议进行。
8结构检查按GB/T1984-2014中7.5的规定。
8.1 检验规则试验分类: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8.2 出厂检验断路器的出厂检验必须每台都进行,出厂检验项目如下:a)结构检查(按GB/T1984-2014中7.5的规定);b)机械特性和机械操作试验(见7.1、7.2);c)主回路电阻测量 (见7.7) ;d)工频耐压试验(见7.9.a);e)操动机构和辅助回路工频耐受电压试验(见7.9.b)。
8.3 判定规则断路器出厂检验时,如有一个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即判该断路器为不合格品,需对该不合格项目重新返工、重新试验,直至出厂检验合格为止,才准予出厂。
8.4 型式试验8.4.1 断路器型式试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上进行,型式试验项目如下:a)机械特性试验(见7.1);b)机械操作试验(见7.2);c)机械寿命试验(见7.6);d)主回路电阻测量(见7.7);e)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见7.8);f)绝缘试验(见7.9);g)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关合能力试验(见7.10);h)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试验(见7.11);i)额定峰值耐受电流试验(见7.11);j)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试验(见7.12、7.13);k)异相接地故障开断试验(见7.15);l)额定电缆充电开断电流试验(见7.16);8.4.2 型式试验的试品型式试验的全部项目可在一台样机上完成,也可在二台样机上分别完成,但8.4.1中的a)~e)条应在一台样机上完成,f)~l)必须在另一台样机上完成。
8.4.3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b)转厂试制的产品;c)当断路器配用的操动机构的型式或布置方式改变,但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不变时,可只进行出线端短路开断电流和关合能力试验,额定峰值耐受电流试验,机械寿命和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d)内部结构、材料、安装尺寸、性能参数相同,仅外壳材料不同的真空灭弧室应视为同一型号的真空灭弧室,当它们各自进行了型式试验后,断路器仅需配用其中一种外壳材料的真空灭弧室进行型式试验;e)产品在设计,工艺或使用的关键材料与关键元件(如绝缘材料、触头材料、波纹管等)改变时,应进行相应的型式试验。
8.4.5 判定规则型式试验中,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即判该断路器为不合格品,需对该不合格项采取技术措施,甚至改进设计、工艺、工装等,直至型式试验合格为止。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1 标志出厂的每台断路器应有铭牌并标明如下内容:a)制造厂名及商标;b)断路器名称及型号,适用标准号;c)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额定频率Hzd)1min工频耐受电压和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e)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f)额定操作电压V;g)额定操作顺序;h)出厂编号;i)制造年月;j)断路器净重。
9.2 包装9.2.1 出厂的每台断路器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装箱单、使用说明书和随产品附件。
9.2.2 断路器包装时处于分闸状态,包装箱应符合包装设计图样及包装规范要求,箱内应有防潮防震措施。
9.2.3 断路器包装应能保证断路器在运输过程中不遭受到损坏、变形、受潮及部件丢失。
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并应符合产品包装规范的要求。
9.3 运输和贮存断路器在运输和装卸时,不准倒置、强烈振动。
断路器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贮存期内应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