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钳工加工-- L形锉削教学设计

钳工加工-- L形锉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L形锉削授课对象:高一第2学期技能普抽测学生任务目标:
1.熟练锯、锉技能;
2.达到技能普抽测要求
附:教学设计模板(如下)
《 L形锉削》教学设计
【课题】 L形锉削【选用教材】《钳工加工技术》
【课时】 2 【课型】实训课
【授课对象】
【学情简析】
高一高考班学生,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欠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练锯、锉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编排工件加工工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动手动脑、学练结合
【重点难点】
重点:面的锉削加工
难点:工件尺寸的控制
【教学理念】
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实践训练,不断提升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
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策略,把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先讲原理和理论,让学生明白,然后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更明白、更自信。

运用“示范法、练习法、集中讨论学习法”。

【教学平台与资源】
标准钳工实训工厂
【课前准备】
摆放工量具;
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正常;
互检是否穿好工作服以及工作服拉链纽扣是否整理好;
熟悉图纸加工内容,思考加工工艺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环

师生活动
教师预设学生生成
课前10分钟检查学生操作、准备工作;贯彻实训工场7S管理制度,做到:
课前:安全、素养、节约;
课中:整理、整顿;
课后:清洁、清扫
课中
【环节一】任务布置
教师阐述、提问:
这学期我们进行了锉削技能的专项训练,
请大家回忆下,要进行锉削加工,要注意什
布置加工任务:L型工件加工
学生思考、回答:
首先要保证被锉平面的(垂直)度、
然后再保证平面度,原因:平面度的保
证只需对平面局部锉削加工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被锉平面相对基准面的垂直度
保证不了,那就要整个平面全部要锉削
加工了,这样一来,就会浪费时间,降
低效率,所以,锉削加工,首先要保证
锉削平面的垂直度,然后进行尺寸控制。

【设计意图】自然引入,循序渐进。

【环节二】任务分析
工艺分析:
如上图所示,按照以往方法先按第一步把毛胚
外形尺寸加工到位。

然后再开始钻工艺孔,加工工件的左上角。

最后加工右下角部分。

思考其他加工工艺方法
工艺分析:
如左图所示,先加工基准面A、B,然
后加工工艺孔。

进行各尺寸面的加工,最后加工右下
角。

讨论:是否可以先加工右下角?为什么【设计意图】两种加工工艺对比发现,第二种加工工艺比第一种工作量大大减少,提高
了加工效率,缩短了加工用事件。

【环节三】任务实施与测评
下课前15分钟
两人一组,按照评分表进行对工件当场批改打分,并互相指出对方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锯削、锉削姿势、工量具使用是否规范;
教师点评在加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及时纠正;
按照7S管理,指导学生整理工具并做好卫生打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顾本次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锯削、锉削技能贯穿整个技能高考,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考试时的进度。

2、高效、熟练地锯削、锉削技能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对于做得不是太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照,个人能力有高低、水平有差异,还是要以攻心为上,多鼓励,多做心理疏导,争取更大的进步。

进行加工工艺安排的左
右对比,分析各自优缺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