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削加工
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具钳工锉削平面时常用的锉削方法和检查平面度方法。
教学
重点
平面的锉削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板书重难点,操作演练安全
注意
事项
锉削加工实训场地安全提示。
授课
时间
0.5课时(20分钟)
教师课前准备1.课件、讲义、参考资料;
2.实训教学周计划表、实训过程记录表、实训成绩评价标准、实训报告评分标准;3.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
课前准备1.明确锉削姿势与用力;
2.熟练使用工具钳工常用各种锉刀
讲授具体内容及要求组织与实施
1.工件的装夹
锉削时工件装夹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锉削的质量。
因此,在装夹工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工件应夹紧在台虎钳的中间,装夹要紧固,在锉削过程中不能松动,也不能使工件发生变形。
○2.工件伸出钳口不要太高,以免在锉削时工件产生弹跳。
○3.装夹精加工面时,钳口应衬以软钳口(铜或其他较软材料),以防表面夹坏。
提问:
1.锉削时的装夹
方法怎样?
2.平面锉削方法
有哪些?
2.平面锉削方法
○1.交叉锉法
交叉锉法就是锉刀与工件成一定角度(50°~60°),两个方向交叉进行(图1)。
因锉刀与工件的接触面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并且从交叉锉纹中能判断出锉削面高低不平的情况,因此,容易锉得平整,但锉削表面质量不高,所以交叉锉法一般仅用于粗锉。
为了使刀痕变得平直,平面锉削完成前应改为顺向锉。
○2.顺向锉法
如图2这种方法在平面已基本锉平后采用。
顺向锉法的锉纹整齐一致,起锉光的作用。
当平面不大时直接用顺向锉法锉平。
○3.推锉法
推锉法是将锉刀横放,双手握住锉刀并保持平衡,顺着工件推锉刀,进行锉削,如图3所示。
推锉法能获得平整的加工面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但只能对狭长的工件进行修整,并且要加工的余量也较小。
在锉刀表面涂上粉笔或将砂布垫在锉刀下面进行推锉,可以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
较大的平面在锉削时,往往容易锉成中间微凸,四周稍低的形状,此时应减小锉刀的行程和锉削速度,还可以利用锉刀中间稍凸的一面进行锉削,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图1 交叉锉图2 顺向锉图3 推锉
3.平面度的检查方法
平面锉削后常要检验工件平面度误差,一般用刀口形直尺以透光法检验,如图4所示。
检验时,将刀口形直尺垂直紧靠在工件表面上,现场示范操作重点演示:
1.锉削时正确的
装夹方法。
2.锉削平面的正
确操作姿势。
并在纵向、横向和对角方向逐次检查,以判定整个加工面的平面度误差。
如果刀口形直尺与工件平面间透光微弱而均匀,说明该平面平直;如果透光强弱不一,则说明该平面凹凸不平,其中光线强处比较低,光线弱处比较高。
刀口形直尺在更换位置时,应先提起,然后再轻放到另一个位置,而不能在乎面上拖动,否则直尺的边缘容易磨损而降低测量精度。
图4 用刀口尺检验平面度
4.实践操作注意点
○1.装夹工件
○2.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
初练锉削,首先是掌握锉削姿势动作。
除了要求规范、自然、协调外,还要舒展、到位。
正确的锉削姿势动作不仅能够减轻疲劳,而且提高锉削质量和工作效率,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对一个钳工来说至关重要。
人的站立姿势为:站立时面向台虎钳,站在虎钳中心线左侧。
与虎钳距离按小臂端平锉刀,锉刀尖部能搭在工件上来控制。
然后迈出左脚,左脚与右脚距离大约为250—300mm长,左脚与虎钳中心线约成30°角,右脚与虎钳中心线约成75。
角。
左腿在前弯曲,右腿伸直在后,身体向前倾余(约10。
左右〉,重心落在左腿上。
锉削时,两腿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作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
锉刀推出1/3行程时,身体向前倾斜15。
左右这时左腿稍微弯曲,左肘稍直,右臂向前推。
锉刀继续推到2/3行程时,身体逐渐倾斜到18。
左右,左腿继续弯曲,左肘渐直,右臂向前使锉刀继续推进,直到推尽。
锉刀推进后,身体随着锉刀的饭租用退回到15°位置。
行程结束,把锉刀略微抬起,使身体与手恢复到开始时的姿势,如此反复。
○3.选择适当的锉削力及加工速度
锉削力的正确运用是锉削的关键。
锉削时两手作用在锉刀上的力,应保证锉刀平衡。
因此,在锉削过程中,两手用的力应随着锉刀与工件接触位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开始锉出时,左手压力要大,右手压力要小而推力大,随着锉刀推进,左手压力逐渐减小,右手压力逐渐增大。
当锉刀推到工件中间时,两手压力相同。
再继续推进锉刀时,左手压力逐渐减小,右手压力逐渐增大,左手起着引导作用。
锉削时对锉刀的总压力不能太,因为锉齿存屑空间有限,压力太大只能使锉刀磨损加快。
但压力也不能过小,过小锉刀打滑,达不到切削的目的。
锉刀回程时不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
锉削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
太快,操作和容易疲劳,且锉齿易磨钝;太慢,切削效率低。
○4.掌握正确的锉刀握法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
(1)大锉刀的握法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2)中锉刀的握法右手握法大致和大锉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的前端。
(3)小锉刀的握法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4)更小锉刀(什锦锉)的握法一般只用右手拿着锉刀,食指放在锉刀上面,拇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5.选择适当的锉削方法
平面锉削有三种基本方法,顺向锉、交叉锉和推挫。
在锉平面时,一般不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表面的锉加工的余量,〒种方法馄
合使用。
斜锉、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大,锉刀容易平稳,但锉痕较深,影响表面粗糙度,因此是在粗加工时使用
顺锉能得到正直的
;
锉痕,但锉出的平面易中凸或与侧面不垂直,但能提高表面粗糙度,因此是在细加工时使用;推锉能够保证平面质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效率太低,因此是在最后的精加工时使用。
不管是顺向锉还是交叉锉,为了使整个加工面能均匀地锉削,在抽回锉刀时,每次要向旁边略为移动。
练习与思考:
如何在锉削中克服塌边塌角现象?
总结:
强调钳工加工中锉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