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
B.
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
C.
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
D.
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压强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 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详解】 A.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 意; B.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 意; C.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 意;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mA<mB、SA>SB、hA=hB,所以, VA>VB,

知道,
ρA<ρB; 因为是规则的长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因为 ρA <ρB ,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pB; 由 mA<mB 知道 GA<GB,即对地面的压力是: FA <FB ,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即截去部分 A 的质量仍然大于 B 的质量,所以剩余部分 的质量还是 mA <mB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 FA<FB 综上所述,只有 B 正确。
B.ρ 甲=ρ 乙>ρ 丙 C.ρ 甲<ρ 乙<ρ 丙 D.ρ 甲=ρ 乙=ρ 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柱状物对水面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压强
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它们的高度和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得出密度关系.
【详解】
解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三个柱状物对桌面的压强:
1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 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p1 和 F1,乙容器中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p2 和 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p1′和 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p2′和 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 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 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 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 A 错误; 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 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木板被拉出 L 距离的过程中,其仍然压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木板 A 重力, 3 F
则压力大小不变,但此时的接触面积变小,根据 p= S 得到,A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A 叙述正确;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是,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B 叙述正确;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热壶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而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 成的;故 C 错误.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D 正确;
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不能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 B 不可以完成; C、图中有两个吸盘,排净吸盘内的空气,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故 C 可以完成; D、图中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托里拆利实验准确的测量出大气压的值,故 D 可以完 成。
12.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 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C、人的体重在 G=6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 0.05m2 左右,双脚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在
p
F S
G S
600N 0.05m2
1.2104 Pa .故 C
符合实际;
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 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27cm=2.7dm 左
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C 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 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D 容器装有不 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 向左凸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D 考点:液体压强
5.如图所示,A、B 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 mA<mB、SA>SB、hA=hB).将两物体 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A、pB 和压力 FA、FB 的关系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 度时漂浮; (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漂浮时液体密度的 大小关系; (3)根据 p=ρgh 判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由图可知,小球在 AB 中漂浮,C 中悬浮,D 中下沉,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AB 液体的密度大于 C 和 D 液体的密度; 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根据 F 浮=ρgV 排可知,A 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 B 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A 中液 体的密度最大, 所以根据 p=ρgh 可知,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A 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 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 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A 橡 皮膜两边装有同种液体,而且深度相同,故压强相同,橡皮膜不应发生形变,不符合题 意;B 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左边的液体深度小于右边液体深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
13.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 h,均为实心匀 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 R 的圆面、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半径为 r 的圆面.已 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 是( )
A.ρ 甲>ρ 乙>ρ 丙
7.一块长为 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 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 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 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 F 使板 A 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1/3, 在板 A 移动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故选 C. 【点睛】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 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3.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 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P= F =G =mg = Vg = shg = gh 因 p 甲=p 乙=p 丙,且它们的高度均为 h,所以,
Ss s s
s
甲、乙、丙材料的密度关系为 ρ 甲=ρ 乙=ρ 丙.
故选 D.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压强
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它们的高度和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得出密度关系.
11.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
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
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图中有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和海绵,金属块的压力一定,通过金属块的不同放法改变受 力面积,从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 A 可以完成;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图中只有一杯水和一个压强计,只能探究液体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压强
1.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原因是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飞机机翼为流线型,即上方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 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 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 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 A 正确;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 B 错误; C.菜刀的刀刃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C 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 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