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质检考试 重点知识和重点规律复习提纲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1)理想物理模型;(2)质点判断标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所研究问题。
2. 参考系:参照物。
3. 位移和路程:(1)矢量与标量;“位移等于路程^ (错误)。
( 2)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
4. 矢量和标量:(1)有、无方向。
(2)运算法则不同。
- x —" L △)(5. 速度:(1)矢量。
(2)平均速度: g —;平均速率:V =—o ( 3)瞬时速度:v=—(当4 T 0) ot t 山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
△v6. 加速度:(1)比值法定义式a - o ( 2)矢量性:大小表示速度变化快慢;方向表示速度变化(增大)的方向,即a 与△ v 同向。
7. 打点计时器:(1)电源电压不同;(2)复写纸、墨粉纸;(3)阻力不同。
Xh vot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必修一第二章条件:加速度恒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必会知识点且速度 V 与加速度a 共线。
(2)匀加速直线运动(a, v2.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a, v 反向)。
(3)匀变速曲线运动 (a 恒定,a, v 不共线)。
Vo 十at ;② xvot2at 2或 x Vt-y at^ ③ 2ax ® x v t ;(D vt十vo v 2(6)Vx22A=—x2 或I3.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且 a g ;(2)公式:4.竖直上抛运动:( 1)条件:初速度竖直向上,加速度向下且 a g ;X JXm(n m)T 2—== T 2gt ; x h 2gto=公式: v Vogt ;gto2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T得出结论;(2)科学思想方法程序:对现象的一般观察T提出假设T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结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产;"(结合起来。
3)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耙实验和逻辑推理6. 对非匀变速运动,求平均速度只能用公式v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必会知识点1. 重力:(1)大小;(2)方向;(3)重心的位置。
< <2. 弹力:(1)条件:弹性形变、接触;(2)包括: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3T胡克定律(弹簧、弹性限度内);(4)直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
3. 摩擦力:(1)条件:接触挤压、粗糙、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Of fm;(3)滑动摩擦力:f F N(4)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5)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
4. 合力与分力:(1)等效替代;(2)关系:遵守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3)Fi 一F2I S F合< Fi + F2.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必会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2)惯性定律;(3)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定律。
(4)基础:伽利略光滑斜面实验(理想实验)。
2. 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2)特点:矢量性、瞬时性、同一性。
3. 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同性质、同时性;(3)无法平衡。
4. 两个平衡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鉴别:(1)受力物体是否为同一个物体;(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能否互换;(3)性质是否相同。
5. 物体的平衡:(1)两种状态:静止或匀速;(2)平衡条件:合力为零。
6. 超重:(1)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2)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为F= mg+ mao (3)实例:加速上升、减速下降,车过凹桥底部。
7. 失重:(1)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2)现象:失重时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压力或拉力小于重力,为F= mg-mao (3)实例:加速下降、减速上升,车过凸桥顶部、太空站内。
&国际单位制:(1)七个基本量,其中力学有三个: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千克、米、秒是基本单位。
(2)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必会知识点1 •曲线运动:(1)条件:速度跟加速度(合外力)不共线;(2)特点:物体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的切线方向;运动轨迹夹在速度与合力之间,逐渐向合力一侧靠近;(3)特殊情况:若合力为恒力,则速度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跟速度共线。
2. 合运动与分运动:(1)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物体参与的运动是分运动;(2)等时性(同步进行);(3)遵守矢量法则。
(4)研究曲线运动的常用方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方向分析。
3. 平抛运动:(1)条件: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2)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3)分方向分析: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F 向心—F 背心=Fn = mw r =mwv = man4.匀速圆周运动:(1)条件: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与速度垂直);(2)特点:周期、转速、频率不变,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一直在改变。
(3)合外力充当向心力:2小2 V2 応 2 一 —F 合=Fn =mw r =m 一=m (——)r =mwv (4)传动关系: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相切传动、同轴r T传动。
5. 变速圆周运动:(1)条件:合外力大小不恒定,方向与速度不能保持始终垂直;合外力在沿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充当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沿切线方向上的分力改变速度大小。
(2)特点:周期、转速、频率、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不固定。
(3)向心力:Vx =vo tanO =—xgt 2voVy =gt 2 ~v=gx +VyVy qt tan^丄二里Vx VOtan ^2tan 0X = Vot s = Jx 2 +y 2 17. 汽车过凸桥顶时失重, 卩压=mg _m —,过凹桥底时超重: F 压=mg+m8. 火车转弯: mg tan 0 = Fn = rn —(tan 0 =—)9. 离心运动:(1)当F 向心一 F 背心Un =m ——时,物体逐渐远禺圆心。
(2)当F 向心一 F 背心=0时,物r2体沿切线飞出。
(3)当F 向心一 F 背心Pn = ml 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关于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 1)地心说(托勒密);(2)日心说(哥白尼)1 )椭圆定律;(2)面积定律:对同一个行星(卫星)而言 ViTi = V2f2;( 3)4.引力常量:(1)大小 G =6.6710 isfm/^g ; 2( 2)测定:卡文迪许扭秤、放大法。
被称为“能测出地球质量的人S (3)意义:①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②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用价值。
1)内容;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周期定律:对同一个中心天体而言a 3 r 3子二可(4)基础:第谷。
3.万有引力定律:(2)公式:=G17111712(3)条件:两个质点之间。
厂Mm/2兀二3兀 G —= m ——r = P =——r T GT7.重力与引力的关系:( 1)天体表面:不考虑星球自转时小 Mm_ MmZ2K 2亠 Mm 小 MmG —§- = mgo,在赤道 G 2■ mg = m( ) R ; ( 2)天体上空:mg = G 2 =GRR T 自r ( R-h)8.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或飞行器)的规律:2小 Mm21 Z 2TT 2G 2- = F 引=Fn = mw r = m = m ( ) r = rnwv = man = mg 。
rr T9•地球同步卫星:(1)公转周期T=24h ; ( 2)公转速率:3.1Km/s ; ( 3)轨道半径:r = 4.2 40 m o5.求天体的质量:(1)利用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和星球半径R 求星球的质量:G =mg ;(2)利用卫星或行星的公转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m G —2-=m( —)2r, T6 •求天体密度: 1)利用c M卩和(体积)求密度;(2)利用近地飞行器的公转周期求中心天体的密度:MmG 才=mgo考虑星球自转时,在两极门•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稳定运行的最大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 v tl.2km/s, ( 3)第三宇宙速度:是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v =16.7km / So12.经典力学:(1)基础: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适用范围:低速运动、宏观物体。
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的计算:(1)恒力做功:W = Fs cosQ ( 2)变力做功:动能定理 w = AEk 、面积法、分段计算。
2. 功的正负:(1)判断方法:恒力做功用力跟位移的夹角;变力做功用力跟速度的夹角;根据功能关系;(2)物理意义:正功表示动力做的功,负功表示阻力做的功。
(3)比较功的大小只看绝对值。
W - W3. 功率:(1)定义式:P 一 ; ( 2)计算方法:平均功率:一 = F V COS0瞬吋功率:P = Fv COS0t t当F 与v 同向时P = Fv ・亠_ 一 一 F 牵■ f4. ----------------------------------------------------------------------------------------------------------------------------- 机动车的启动:(1)机动车的功率:P = p 车=P 发动机=P 牵引力=F 牵V 车(2)3= --------------------------------------------- (3) P 额定=fVm ;m(4)以恒定功率启动:V F Jal T 匀速吋P= fVm ; ( 5)先匀加速再以额定功率启动:Fof 旦旦v P t P 刚增大到等于P 额定时,P 额貯Fo Vi= Foati t 匀速时卩额=fvm ;5・功能原理:(1)重力功跟重力势能:W G = —AE P ; ( 2)弹簧弹力功跟弹性势能:W 弹=-AE P ; ( 3)总功跟动能:w 总=AE K ; (4)摩擦力功跟内能:Wf =-Q ; ( 5)非重力非弹力功跟机械能:w 其它力=AE 机。
10・近地卫星:(1)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度;(3)公转周期:85min o2)运行速度:-GIV T=7.9km/s,又叫第一宇宙速参照物。
(4)总功:W 总=尸合L CO©或W 总=Wi+W2+W38. 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