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陈絮兰张韵红谭晓东(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性是现在社会都很关注的一个东西,而中学生的性教育对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启蒙以及安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了解目前中学生性教育的程度,我们小组发起了一次调研。

通过派发并回收203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性知识了解明显不够,而对性的认知很多都是出于好奇,而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显然不足。

为此,我们小组也根据学科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建议一调研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性的认知;了解目前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程度,为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性教育通过可参考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一)文献资料分析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和goggle,谷歌等搜索引擎等途径全面搜索关于目前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现状以及各地性教育的程度,影响和管理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做准备(二)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的初中生派发问卷,调查他们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和性教育的程度三调研结果本次调查以广州市113中学五山校区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答卷选项设计开放,允许一选一和一选多。

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100%。

其中初一64份,初二71份,初三68份。

对相关数据经过整理后作出统计并就此进行分析。

关于我校中学生性教育的现状调查(详见附录1)调查一: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你是否感到担心和害怕?表1 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态度的调查不同的选项百分比%很担心8.1有些担心34.3不担心33.4很高兴 5.8还没有来0. 7其他 2.0未回答或不详15. 7根据表1调查数据显示:有8. 1%的学生很担心,34.3%的学生有一些担心,两项相加共有42.4%的学生对青春期的性发育知识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说明学校和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还不够,应该加强。

调查二:女生月经初潮或男生首次遗精的心理准备的调查表2 对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心理准备的调查女生(%)17. 248.814. 219. 816. 952. 115. 714.3男生(%)8. 120. 2 2. 069. 213. 442. 313. 231. 1合计(%) 12. 6534. 58.144.515. 247. 214.522. 7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是一个人青春期发育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但统计显示,只有17. 2%的女生和8. 1%的男生被详细告知,48.8%的女生和20.2%的男生从父母处听说了一些,还有19.8%的女生和69.2%的男生从来没有听父母说起过,有30%的女生和44. 1%的男生在月经和首次遗精来临时准备不足,引起了心理上的担心和害怕。

从此调查还可以看出,父母对女生的性教育的关注程度要高于男生。

在一般家庭中,大部分都是由母亲照顾孩子要多父亲。

但作为男性家长,在对儿子的性教育中还显得比较缺位。

在家庭当中,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关注明显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三:关于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及早恋是否影响学习的调查表3 于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及早恋是否影响学习的调查选项比例(%)对早恋的态度自己有过15.1支持21.6默许28.0无所谓25.3反对10. 1根据表3的数据可知:有15. 1%的学生自己有过早恋,49. 6%的学生对早恋持支持和默许的态度,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有了更宽容的态度。

虽然家长和学校一致反对早恋,可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对早恋的态度是开放和宽容的。

有25.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仅仅只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反对。

这是让家长和教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如何对少男少女这种情窦初开的美好感情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习怎样和异性相处,把早恋引导为男女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处理的提早练习,是教师和家长值得研究的问题。

调查四: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看法及对婚前性行为的危害的了解的调查表4 关于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看法及对婚前性行为的危害的了解情况的调查选项比例(%)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自己或同学有过 3.3正常行为14.9双方自愿就可以36.3无所谓28.6不赞成20.2对婚前性行为危害的了解非常了解14.1比较了解20.1一般了解25.5不太了解23.2根本不了解17. 1根据表4可知:对于中学生,伴随着身体内性发育的启动,对性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并不理解什么样的感情才是是真正的爱情,也不了解对性行为应该付的责任,也没有能力承担未婚先孕的后果。

但由于受社会性观念的开放的影响,有36.3%的学生认为只要男女双方互相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

这样的观念,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应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加强符合社会规范的性道德的教育。

调查五:关于中学生愿意谈论性问题的对象调查表5 关于中学生愿意谈论性问题的对象调查父母同伴教师从不和别人谈此类问题男生15.3% 63.6% 11.8% 9.3%女生21.4% 60.1% 13. 2% 5.3%根据表5可知:大部分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对自身和异性的身体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对性的话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学生并不愿意同家长和教师谈论类似的话题。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成人还是以公开谈论性问题感到害羞。

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发育使学生的独立性加强,不愿意再接受成人的指导和管理。

怎样更好地与中学生交流性发育的问题,值得家长和教师思考。

调查六:关于中学生喜欢哪些性教育方式的调查表6 关于中学生喜欢哪些性教育方式的调查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习校园网宣传栏专题讲座影视录像咨询热线自学其他方式男生51.5% 66. 1%48.3%46. 1%28.6%22.6%32.4%20. 1%女生55.2% 59. 2%33.2% 50.2%33.2%32. 2%24.3%23. 1%合计53.4% 62. 7%40.8% 48.2%30.9% 27.4%28.4%21.6% 根据表8可知: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性知识的学习呢?男女生都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通过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更有达到60%左右的学生更倾向于同学、伙伴一起学习和讨论。

这与对发达国家性教育的调查保持一致。

作为学校性教育起步比较晚的中国,应该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性教育发展的更快。

四分析和讨论中学生的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从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被称为“人格再造的契机”,但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似乎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尽管他们兼具儿童和成年人的某些特点,但他们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而是经历着人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都走向全面成熟的重要阶段。

伴随男女两性身体形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特别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更为剧烈,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显得刻不容缓。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现当代中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呈现出“加速度”的现象,但是青少年性教育却没有跟上这种速度,因此造成了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希望了解性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因为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陷于迷惑、焦虑或冲动之中。

分析发现,造成青少年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机体因素,又有社会环境作用,现列举如下:1、自然因素:中学生性生理发育日趋早熟在当今,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食物结构得变化——特别是摄入了更多蛋白质的缘故,目前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成熟期普遍提前,大约平均提前1至2岁,如在小学五、六年级已有不少男孩出现遗精或者女孩出现月经初潮,初中二年级成了性成熟的高峰期。

但是中学生面临着性早熟与社会滞后的矛盾,他们从性萌动、性成熟和性冲动的自然需求,到结婚能实践合法的行为,一般需要10~15年时间。

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往往怀着好奇心涉足性活动,可能发生早恋及越轨行为。

2、社会环境:西方性观念思潮和大众媒体的传播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也逐渐进入我国,其中也包含西方的性享乐主义和开放主义。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达和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各种偶像剧、言情剧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至。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有很多的方法和渠道接触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学生眼花缭乱,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教育”之风使他们茫然不知所从。

很多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涉及各类报刊、书籍、音像等。

铺天盖地的“网恋”“早恋”“同性恋”等时髦的名词,也充斥着他们的学习及生活,这些前卫开放大胆的性观念也吸引着中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中学生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极强,因此容易被不良文化误导。

3、学校和家长:性教育的缺少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知识的教育,更应该是青少年性道德文明的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性教育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性教育,也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性生理知识和性卫生教育,而对性心理问题、性道德教育则基本忽略。

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二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性的问题,一贯采用禁和堵的办法。

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多采取沉默的态度,极少和孩子沟通,在家长的眼里有些问题还是孩子自己或是老师来帮助解决,特别是“性”教育,一些家长觉得难以启齿最好不说,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从儿童发育到青春期,性意识一般是通过耳闻目睹周围人的性言行形成的。

他们无法从学校、家长那里得到科学的性知识、性道德观,更容易误入歧途。

五建议1、中学生对性的好奇及跃跃欲试和性知识以及性教育的程度呈现不平衡,所以才导致过早的性行为和早恋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从生理到心理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有个全面的认识。

2、学校应该增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并传授预防措施,同时应对学生崇尚国外“性自由”“性开放”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传授错误的性行为的危害来引起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

3、社会上或者政府机构应该杜绝色情网站以及黄色小说等在社会上的流行和泛滥,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多开展公益讲座,普及中学生的性知识,形成杜绝错误性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1]李唯真.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性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2,37(3)[2]江明珠.中学生物学教学整合青春期的研究[J]附录1: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这次调查是从学术研究角度,对中学生有关青春期性生理、性观念作调查分析统计,为今后的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