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第一篇: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关键概念经济学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二、单项选择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是: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如何生产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包括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 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 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经济学可定义为: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 个人的生财之道4.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C 必须做出选择D 价格必定上升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A 选择导致稀缺B 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们是自私的,其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D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6.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B 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应用C 必须做出选择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7.时间: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D 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8.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由谁来回答:A 政府B 生产者C 消费者和政府D 消费者和生产者9.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A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B 政府和个人都要做出决策C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D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B 通货膨胀率的决定C 一家光碟厂商的产量水平D 广告业雇员人数11.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 包括对经济个体单位行为的分析B 研究消费者和厂商如何决策C 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D 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12.研究某个厂商、某种产品和单个居民行为的经济学被称为:A 规范经济学B 实证经济学C 宏观经济学D 微观经济学13.实证经济学:A 把价值判断和意见结合起来B 主要研究“是什么”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D 关注“应该是什么”14.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失业救济太低B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D 失业救济太高15.规范经济学:A 关注并做出评价B 描述经济如何运行C 预测行动结果D 有助于作出评价16.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 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B 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C 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000美元D 通货膨胀率上升了17.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经济学被称为:A 规范经济学B 实证经济学C 宏观经济学D 微观经济学18.经济学中的三个主要市场是:A 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 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C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19.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项功能:A 激励功能B 权威功能C 收入再分配功能D 信息传递功能参考答案 1-5 CDDCB 6-10 CDDBB 11-15 CDBCA 16-19 ACDB三、简答题1.每个经济体系都面临的基本选择有哪些?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价格理论?3.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为何要做出假定?第二篇:2016西方经济学复习题2016级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版)一、简答题1、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它有哪些特点?试析垄断竞争的优劣?答:(1)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具有竞争程度较大,垄断程度较小,比较接近完全竞争,而且要现实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业、手工业、印刷业中普遍存在。

(2)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一是厂商众多,二是互不依存,三是产品差别,四是进出容易,五是可以形成产品集团。

(3)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主要有:一是规模经济。

由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其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也可能使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

二是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却会面临竞争。

三是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这一点可以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垄断竞争市场的缺点主要有:一是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

在长期均衡中,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垄断厂商没有以可能的最低成本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量也小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应该达到的产量。

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二是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

2、概述规模收益的具体情况及原因。

(1)规模收益递增,即产量或收益的递增幅度大于投入规模的递增幅度,或者说产出增加率超过投入增加率。

(产>投)(2)规模收益递减,即产量或收益的递增幅度小于投入规模的递增幅度,或者说产出增加率低于投入增加率。

(产(3)规模收益不变,即产量或收益的递增幅度等于投入规模的递增幅度,或者说产出增加率等于投入增加率。

(产=投)答:见教材P124-125页。

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

3、什么是均衡价格?分析市场价格机制是怎样调节资源配置的?均衡价格是能够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保持平衡的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是供求波动的结果,同时这也是价格给予供求双方信号,调节供求的过程。

(2)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着生产的过剩或需求的过剩,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或利用不足。

答:见教材P51-53页。

4、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答:见教材P120-121页。

即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之点所确定的生产要素组合。

将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组合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投入组合形成不同的等成本线和不同的等产量曲线。

每一条等成本线必定会与某一条等产量曲线相交于切点,由此生产者就可以确定他的最佳要素投入组合。

当生产者的投入成本已经既定时,即明确了等成本线,生产者就可以通过寻找与该成本线相切的等产量线,确定切点。

如果产量目标既定,即明确了等产量曲线,生产者就可以通过寻找与该等产量曲线相切的等成本线,确定切点。

5、概述凯恩斯的理论及政策主张。

答:见教材P305-306页。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由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基本理论:(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4)投资决定于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

(5)利息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6)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预期利润收益和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7)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资本收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民收入不能有效地转变为支出,不能形成足够的有效需求。

(8)市场不能有效地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政府必须实施需求管理。

6、简析公共产品的效率问题。

答:见教材P244-246页。

搭便车,需求刚性,寻租,软预算约束。

1、在公共产品需求和消费方面存在的效率问题:(1)“搭便车”现象。

(2)公共产品需求和消费上的“刚性”。

2、在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上存在的效率问题:(1)“寻租”现象。

(2)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上的软预算约束。

7、什么是经济周期?至少用两种理论来说明经济周期的形成。

答:见教材P400-405页。

所谓经济周期,即通常所说的商业循环,是指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中,经济增长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形成周期性的波动。

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四个交替循环的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一是熊彼特创新理论。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过去所没有出现过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过程。

包括下述5中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形成新原料、创新企业组织。

熊比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一个连续平稳的过程,而是时而出现密集的高峰,时而出现稀疏的低谷,这样就产生了经济周期。

)二是乘数—加速数模型。

把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两者结合起来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一方面,用乘数理论说明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作用;另一方面,用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对投资的作用,这两者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二是乘数-加速数模型。

8、简述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答:见教材P79-80页。

基数效用论认为,如果消费者购买n种商品,其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这一均衡条件表示,消费者购买n种商品时,任何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即同等的购买力带来同等的满足程度,并且都等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这个公式就是基数效用论所认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9、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答:见教材P135-140页。

微观经济学认为,对于一个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或经营原则应当是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被称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一种情况,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MC,每增加该单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由此所带来的新增加的收益要大于为此所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

因此,增加生产销售会带来收益增加。

第二种情况,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MR10、简述IS曲线的含义及其经济意义?答:见教材P314-315页。

1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有哪些?答:见教材P341-342页。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积极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12、简述通货膨胀及主要类型。

答:见教材P384-387页。

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进型,13、试述理性预期及其内涵,理性预期学派是怎样得出政策无效论?答:见教材P371-387页。

答:见教材P379-380页。

14、什么是产权和所有权?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表现在哪里?答: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是:产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产权包括所有权,所有权只是产权中主要的一种。

15、经济人的含义?答:见教材P27-29页。

1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答:见教材P68页。

17、什么是引致性需求?答:见教材P168页。

18、什么是消费函数?答:见教材P285页。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1分,再说明理由3分;判断错误,整题不给分)1、微观经济学认为,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投入少、产出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