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1. 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遵守规则,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②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③要学会尊重他人④社会规则保障人们的自由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 (2019安徽模拟)漫画《抢夺方向盘》中要求下车乘客的做法警示广大公民()①遵守社会规则,文明乘车②维护社会秩序,见义勇为③坚持依法治国,惩治罪犯④维护公共安全,珍爱生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2019年7月4日,张某某编造出某地震灾区出现“巨龙”谣言并在网上发布,引发广大网民的极大关注和社会恐慌。
警方对张某某作出治安拘留的处罚。
这说明()A. 自由应该是不受任何约束的B. 社会规则与自由是相互矛盾C. 获得自由需要遵守社会规则D. 公民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4. (2019河南5改编)父母的叮嘱在耳边响起,你会觉得“好烦哦”;长辈与自己的看法有分歧,有时你会不屑一顾,把孝道置之脑后;同学的无心之言,认为是在贬低自己;老师多看两眼,觉得是“不怀好意”……青春期敏感心灵中“忽忽”燃起的小火苗,让我们不由得开启“怼”模式,成为屡屡伤害父母和同学老师的“刺猬少年”。
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①做到尊重他人,虚心听取意见②全面地看问题,保持我行我素③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交流④学会与人为善,合理调控情绪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 (2019广东12)《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告诉我们()A. 鹦鹉和猩猩都有它们的语言B. 每一种生命都有自身独特性C.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之本D. “礼”的主要表现是语言文明6. (2019福建15)某校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
下列荣誉称号与“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的评选条件最吻合的是()A. 劳动之星B. 友爱之星C. 勤奋之星D. 礼仪之星7. 下列对右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①个人不诚信行为不必小题大做②蒙混过关属于不诚信行为③虚假证明并不影响个人的发展④要学会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8. (2019安徽模拟改编)汛期又至,某地市民有了新选择,通过“刷脸”可以从路边“共享信用服务亭”借到雨伞,用完还到任何一个服务亭即可。
类似的信用惠民服务,还有“先乘车后付款”“免押金住酒店,免查房离店”,甚至“先诊疗后付费”等,都给守信群众带来了方便。
这让我们感悟到()A. 诚信是企业无形资产B. 诚实守信能赢得信任C. 我们要运用诚信智慧D. 不守诚信要承担责任9.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讨论“运用诚信智慧”这一知识点,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赞同的是()A. 帮好友保守考试作弊的秘密,让诚实与隐私共存B. 同桌上课玩手机不告诉老师,避免诚实伤害友谊C. 面对病人说些“善意的谎言”,是运用诚信的智慧D. 曝光失信人全部隐私的行为,是恪守诚实的表现10. (2019安徽模拟)安徽省铜陵市17岁少年王某,从小就因多次打架被学校批评教育,后来因与人发生口角,拿木棒伤人致残被法院判刑。
材料告诉我们()A. 未成年人享受的特殊保护已经被取消了B. 任何违法行为都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C.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必然违反法律D. 大错绝对不能犯,小错偶尔犯了无所谓11. 李某因停止检票后,冲入站台,致列车晚点,被行拘9日;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
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A. 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2. 在校学生何某冒用多位明星及其工作室名义,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粉丝福利、充值返利”虚假信息,骗取多位被害人扫描微信二维码或微信转账向其支付钱款共计26 132元。
何某的行为()①是民事违法行为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③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④触犯了刑法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13. (2019兰州16改编)品学兼优的陈某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后,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到打骂同学、时常偷窃,仍不知悔改,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这警示我们()①只能在校内交友,不能接触陌生人②一般违法行为不加约束会发展为犯罪③中学生要树立法不可违的观念④违反校纪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4. (2019西宁2改编)小刚有时旷课,还偷偷去网吧。
老师告诫他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句话可理解为()A. 小错不间断,大错一定不要犯B.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犯罪C. 不良行为不会发展为违法犯罪D. 要防微杜渐,就必须远离社会二、非选择题【情境探究学以致用】15. (12分)以下是小华同学的三个生活情境,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小华和表哥下了高铁,准备乘坐出租车回家,一看高铁站口那长长的排队大军,表哥说:“干脆我俩翻过栅栏,去外面打车……”(1)小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情境二:周末清晨,小华与小羽在公园跑步时,捡到一个钱包,打开发现里面有身份证、名片和几千块钱,小羽建议:“反正没人看见,咱俩把钱分了吧!”(1)小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情境三:小华的爸爸承包的鱼塘经常被当地黑恶势力骚扰,束手无策,原因在于镇派出所所长在背后充当保护伞,谋取不正当利益。
(1)小华应该建议爸爸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法律伴我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小宇的父母去外地打工,把他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进入初中后,小宇结交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开始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后来发展到夜不归宿;对老师的帮助和教育置若罔闻;随后,小宇越陷越深,开始向低年级的同学勒索钱财,用于抽烟喝酒,出入网吧、酒吧、舞厅,并沾上了吸食毒品的恶习,最终小宇因同他人诈骗、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受到法律严惩。
按照示例,请你参与小宇违法犯罪问题的分析研究。
(1分)(1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③(1分)④(1分)社会要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网吧、酒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小宇行为演变的过程对我们的启示⑤(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 B2. B 【解析】考查点:社会规则与秩序。
解题思路:观察漫画,该乘客的做法警示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文明乘车,维护社会秩序、见义勇为、自觉维护公共安全,珍爱生命,①②④正确;惩治罪犯是执法机关的职责,③不是对公民的警示,排除。
3. C 【解析】考查点: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解题思路:张某某散布谣言的行为没有遵守社会规则,因而失去了人身自由,说明获得自由需要遵守社会规则,C正确;自由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遵守规则就会享受自由,AB错误;在我国,公民享受合法的自由和权利,D说法错误。
4. C5. C 【解析】考查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材料中的名言意思是,人因为讲礼仪,才会与飞禽走兽区分开,强调了人要讲文明,懂礼仪,这告诉我们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强调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C符合题意;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语言文明是“礼”的主要表现之一,D说法错误。
6. D7. D8. B 【解析】考查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先乘车后付款”“免押金住酒店,免查房离店”,甚至“先诊疗后付费”等做法,均体现了诚实守信能赢得他人信任,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排除。
9. C 【解析】考查点:诚信的智慧。
解题思路:帮好友保守考试作弊的秘密,是不诚实的表现,且作弊是错误的行为,不属于隐私,A错误;同桌上课玩手机是错误的行为,应该告诉老师,诚实并不伤害友谊,B 错误;曝光他人全部隐私是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并不是诚实的做法,D错误;面对癌症晚期病人我们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病人,是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C正确。
10. B 【解析】考查点:违法行为与承担法律责任的关系。
解题思路:17岁的王某因与人发生口角,将人打残被法院判刑,说明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正确;未成年人享受特殊保护,但不能违法犯罪,A错误;C“必然违法”说法错误,排除;大错小错都不可犯,D错误。
11. C 【解析】考查点:违法行为分类。
解题思路:被行拘属于行政处罚,故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侵犯了作者的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故该出版社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C正确。
12. B 13. B14. B 【解析】考查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解题思路:小刚有时旷课,还偷偷去网吧。
这些都是不良行为,因此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B正确;防微杜渐不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A错误;不良行为不加约束就会发展为违法犯罪,C错误;“远离社会”说法错误,D 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