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学》实验题专训(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学》实验题专训(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声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若小明为了验证猜想二,选用了①③两次编号,你觉得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_____;(3)该实验的研究方法的是______ _____;(4)下列是小明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甲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__;(5)小明和同学利用图乙用棉线连接“土电话”并张紧棉线,能实现10m间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

2.在探究声音的实验中:(1)小华同学首先做了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出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通过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在实验三中,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小华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选填“甲”或“乙”)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3)小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声波图,如图C甲和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同,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C丙和丁,用相同的力敲击后______(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3.如图八年级(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境。

(1)甲图一个同学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中能传播;(2)乙图将音乐芯片放入水中,同学们都能听到音乐声,说明__________能够传声;(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

4.如图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如表为使用说明书。

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使用说明书(1)若把铜铃放在A、B的中点,即s1=s2,敲打铜铃后,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ms。

(2)若小明将铜铃放到B的右边,并与A、B在一条直线上,让铜铃发声,增大铜铃到B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测量某液体中的声速,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该液体中,如图将铜铃移至A、B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显示:0.200,已知s1=0.2m,s2=0.5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m/s。

若敲打铜铃,保持声速测量仪中铜铃及A、B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液体中取出,放置于空气中,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声现象的一些实验现象。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并让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而且他还发现__________(选填“轻敲”或“重敲”)会使乒乓球被弹开近一些,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有关;(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幅声波图,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不同,由此可知声音这个特性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3)小明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敲击完全相同的钢音叉和塑料音叉时,发现两个音叉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是不相同的;(4)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

下列控制噪声方法与小明这一举措相同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6.如图甲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的是长度不一样。

(1)在笔套口处吹气时,因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笔套”)振动而产生声音;(2)小名同学从左往右依次在三个笔套口处吹气时,发现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这表明振动的频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声音的音调越高;(3)小名根据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竹笛,如图乙所示,在竹管开口处向管内吹气,并推拉铁丝环使布团处在不同位置,改变音调,吹奏歌曲。

则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

7.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日常学习中使用的钢尺进行了探究活动。

(1)如图甲所示,用手掌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进行相关探究,本实验所研究的声源是________(填“钢尺”或“桌面”);(2)先用较小的力轻拨钢尺,再用较大的力重拨钢尺。

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声源的________的关系;(3)拨动钢尺的力不变,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用仪器测得两次实验声音分别为1.3×102Hz和1.2×102Hz,可见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观察到钢尺的振动___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发出声音的________变低;(4)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5)保持拨尺的力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钢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像如图乙、丙所示。

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________改变。

8.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程度相同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及其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实验2:两次敲打同一音叉,观察与音叉相接触的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是前者较小、后者较大;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即振动的______越高,则声音的______越高;(2)实验2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即振幅越大,则声音的______越大;(3)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除了上面两个外,还有一个是______;(4)上面的两个实验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另外,实验2中利用泡沫小球被弹起的高度显示音叉振幅的大小,属于______法的应用。

9.小兰周末在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开展探究,她将棉花、海绵、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音乐盒。

(1)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进行实验;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2)为了探究顺利进行,最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小兰应将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否则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

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听不见声音时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声性能,使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10.如图1,二胡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携带方便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雅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两种序号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雅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_;(3)小雅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你认为小雅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 (只填代号)。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做了其它尝试:相同的四个玻璃瓶中装有不等量的水,如图2所示,用一把钢尺敲击四个玻璃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图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11.“声音有能量吗?声音具有的能量与它的响度是不是有关呢?”小军同学在学习声现象知识中想到了这两个问题。

于是在老师帮助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其中A为一个圆筒,它的右端用橡皮膜包住并绷紧扎牢,左端蒙上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对着点燃的蜡烛B后,拍打右端的橡皮膜,观察蜡烛火焰。

请根据下表小军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的探究过程完成“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的探究。

探究内容实验过程小孔到烛焰的距离实验做法观察内容1.声音是否具有能量2cm 拍动橡皮膜烛焰是否晃动2.声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12.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