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标准有答案

新课程标准有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新课标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 C )自信A.信仰B.理想C.文化D.信念2.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模型建构”是属于哪一类核心素养(B )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3.新课标课程方案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要求所有学生( C )A.必修B.必考C.选修选考D必修选考4.新课标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更新了教学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 C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A.科学化B.社会化C.情景化D.生活化5.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 B )A.发展规律B.运动规律C.变化规律D.作用规律6.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C )和科学实践作为必修模块内容。

A.基础知识B.科学知识C.核心素养D.核心概念7.高中物理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C)A.激励功能B.检验功能C.反馈功能D.惩罚功能8.物理课程目标一共提出了( C )条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A.2B.3C.4D.59.选择性必须课程有( B )个模块A.2B.3C.4D.510.必修1模块的主题是:( A )与物理模型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A.机械运动B.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D.曲线运动11.选修1模块的主题为( B )A.物理学与技术应用B.物理学与社会发展C.近代物理学初步D.物理学与环境12.物理必修课程共( B )学分A.4B.6C.8D.1013.物理选修课程共( B )学分A.4B.6C.8D.1014.学生要参加高中毕业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需要( B )学分A.4B.6C.12D.1815.学生如果要参加高中毕业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需要( C )学分A.4B.6C.12D.1816.新课程标准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是( D )A.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B.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C.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科学素养D.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17.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是(D )A.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B.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关注科社会发展C.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关注科技进步D.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18.下列不属于物理核心知识的是( D )儿核心概念 B.核心规律 C.重要物理实验 D.主要的物理学史19.下列不属于物理核心能力的是(C )A.理解能力B.推理能力C.模型建构能力D.分析、综合的能力20.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包含了( B )的方面内容A.2B.3C.4D.521.关于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D )A.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B.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C.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D.物理教学只需在知识结论的应用上下工夫22.新课标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的主要维度是(C )A.知识的掌握程度B.技能的掌握程度C.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D.能力的表现水平23.高中物理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共分( C )级A.3B.4C.5D.624.“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水平6 )A.3B.4C.5D.625.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学业质量水平6 )A.2B.3C.4D.526.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学业质量水平( C )A.2B.3C.4D.527.学生通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及运用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A)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28.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B )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29.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如实记录、客观对待所获取的实验数据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C)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30.新课标中有关评价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目的明确B.可信有效C.全面深入D.奖优罚劣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3.所有学生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都必须完成物理1、物理2的学习,必须从选修1-1、选修2-1、选修3-1系列中选学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物理课程学习。

4.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为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必须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课程资源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6.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7.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高中课标对此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从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 “STS”是科学、社会和技术。

1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 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12、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13、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14、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_,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一过程性一—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一教学实践.的改进。

15、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_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完成_6一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16、高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17、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8、选修课程是在_共同必鼠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

在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相互联系_和共同要求。

19、观察实验、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0、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三、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V错误打X。

(每题1分,共15分)1.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代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X )2.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

(V )3.教科书编写要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V )4.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学生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问题。

(V)5.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X )6.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注意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X)7.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X )8.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V )9.物理必修1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

(V )10.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V)11、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考虑到必修学分中尽量让学生学习物理主干知识,因此后来这个必选模块只能在选修1-1,选修 2-1,选修 3-1 中选择,因为这三个选修模块都与电磁学内容有关。

(v )12、高中阶段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v ) 13、课程标准中的“认识”“了解” “阐述”“解释”等行为动词属于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

(X )1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这表明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v )15、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