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②金字塔的修建使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③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④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 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其中,“两河”是指()A. 尼罗河、印度河B.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C. 印度河、多瑙河D.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 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
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
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 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B. 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 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D. 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4. 佛陀(释迦牟尼)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
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
这句话表明佛陀(释迦牟尼)主张()A. 忍耐服从B. 众生平等C. 无欲无求D. 忍受苦难5. 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
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
可见,亚历山大帝国()A. 强化了等级制度B. 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 推动了海外贸易D. 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6. 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A. 元首B. 执政官C. 保民官D. 独裁官7. 在罗马共和国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之后出现了包括斯巴达克起义在内的多次奴隶起义。
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并推动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奴隶起义()A. 影响了罗马发展进程B. 结束了罗马奴隶制度C. 推翻了罗马共和国统治D. 实现了奴隶人身解放8.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这表明帝国的扩张()A.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B. 有利于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C. 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D. 促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9. 如图是一位世界历史名人的简历。
据此判断,这位“世界历史名人”是()姓名:________国籍:希腊雅典身份:思想家、哲学家思想: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地位:西方哲学的奠基者A. 柏拉图B. 屋大维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10. “虽然古代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
”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观点提供论据的是()A.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B. 凯撒编制新的历法“儒略历”C. 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D.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11. ______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宗教上,他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公元前525年,______帝国吞并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12.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______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大约在公元前______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13.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______、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______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14.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______,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______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15.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
图1中的《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图2是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______。
16. 建立在大河流域和临近海洋基础上的东西方文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 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分别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古代埃及使用的文字是什么?列举一例古代埃及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2)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哪一地区?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法典判刑示例表事例定刑某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死刑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无罪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割除双耳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割耳之刑贵族打死贵族赔款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
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
就连他们死了,也要被埋到人迹罕至的地方。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它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由手生出刹帝利,由腿生出吠舍,由脚生出首陀罗。
”材料三: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
与婆罗门教晦涩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
另外,由于许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贵族与佛教多有接触,虽然他们不能成为全职的僧人,但他们在金钱和土地方面对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于一些王国的君王也成为了佛教的信徒。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奴隶处于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判刑示例”依据的是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有何影响?(2) 材料二图片中①处是哪个城市?材料二文字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主要职责。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佛教快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教创立的时间。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亦是最充实的。
最狭隘,是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之少;最充实,是谓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希腊生活》材料二:如图是关于罗马法的图示材料三: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因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长久强盛不衰。
从康茂德皇帝起,在公元3世纪就陷入危机,帝王们大多残暴腐败又孱弱无能,近卫军操纵权柄,军事败坏,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的胜利窒息了罗马民族的民主、自由精神和文化活力,尖锐的宗教斗争和基督教内部的教派斗争更使罗马社会分裂,形成新的暴政压迫。
在民族大迁移中多种蛮族乘机入侵,野蛮人的洪流淹没了整个罗马世界。
——摘编自汪涛《论罗马帝国的衰亡史》(1) 材料一中“享受民主权利”的是什么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高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在形式和适用范围上的发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帝国兴盛和衰亡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是因为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但是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故②金字塔的修建使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的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的相关知识,知道金字塔是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注意掌握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准确掌握古巴比伦文明成就以及影响。
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经常发生战争,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洪水等自然文害时有发生,为了应对因地理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灾害酿成的潜在冲突,苏美尔人编制了完备的法典。
由此可见,D项正确。
A、C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汉谟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王国制定,排除B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要求学生结合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4.【答案】B【解析】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
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世间众生平等。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佛教。
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本题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答案】B【解析】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的东征严重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题干信息这段话强调了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新时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准确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6.【答案】C【解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保民官的权力的是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