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方活命饮验案(方歌)附:薛己:治疡通方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白芷防风皂角刺乳香没药当归尾赤芍花粉贝母陈皮金银花甘草,右十三味。
用酒一碗。
煎数沸服。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归陈防芷芍草加花粉贝母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集注】罗谦甫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
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
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结,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
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
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
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
此薛己所论千古不易之治也。
因附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学者服膺云。
薛己曰:治疡之法,若肿高焮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
漫肿微痛者,用托里败毒散,如不应加姜,桂。
若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用八珍散。
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用四君加归、耆、肉桂。
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四君加芍药、木香。
恶寒憎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加姜、桂。
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耆。
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
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六味丸料加五味子。
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
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冬、五味。
欲呕少食,脾胃虚也,人参理中汤。
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附子理中汤。
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加减八味丸。
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当先补胃气。
盖疮疡之作,缘阴阳亏损,其脓既泄,气血愈虚,岂有不宜补者哉!或疑参、耆满中,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所补不偿所损。
又或以有疾不服补剂,因而致误者多矣。
可胜惜哉!【托里消毒散】人参黄耆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金银花白芷甘草连翘水煎服。
【注】参,耆,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方剂名】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一钱(6克)金银花陈皮各三钱(9克)【用法】上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芍草加贝母花粉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患处红肿热痛,或已成脓未溃者,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病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
【方解】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为热毒壅聚、营卫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属于阳证痈疡。
热毒壅聚,则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肌表,则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为阳证痈疡之征。
本证的特征是发病迅速,易肿易成脓、易溃易敛。
阳证疮疡初起者,必治以清热解毒,并配以理气活血,散结疏风之法。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功善清热解毒疗疮,既能解气分热毒,又能清血分之热毒,且芳香透达,为治阳证疮疡之要药,故重用为君;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陈皮理气行滞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配与防风、白芷,辛散疏透,通滞散结,热毒外透,白芷又长于消肿排脓;浙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穿山甲、皂角刺活血通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酒煎则能活血通络以助药效,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痛止之功。
配伍特点: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
使用禁忌: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阳证疮疡初起的代表方,以局部红肿焮痛,伴有身热微恶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痤疮等属阳证、实证者。
【使用注意】疮疡已溃及阴疽患者忌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者慎用。
【知识拓展】仙方活命饮出自宋代陈自明的《校注妇人良方》,为治疮疡肿毒之名方。
《医宗金鉴》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是阳证疮疡内消法,通治一切阳证疮疡肿毒,具有脓未成者即散,脓已成者即溃之效,常用于皮肤组织感染性疾病,故有“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之美称。
兹举验案如下:案例1:患者张某,44岁女性,2014年4月14日初诊,该患因诊断有慢性食道炎、乳腺结节来我处就诊,刻下症:进食后嗳气、胸骨后疼痛,发热,复发性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心烦易怒,心悸失眠,大便燥结,大便2-3日一行,耳根痛,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期血块较多,脉象弦滑。
望诊:扁桃体II°肿大,舌边溃疡。
舌淡苔薄白舌边瘀斑。
按诊:双乳房外上方证属气滞血瘀,热毒壅聚。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以仙方活命饮化裁。
方药:金银花4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后下]、当归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赤芍10克、天花粉30克、浙贝母6克、乳香3克、没药3克、皂角刺15克、穿山甲粉3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柴胡10克。
7剂水煎服。
2014年4月22日复诊:口腔溃疡、咽痛、耳根痛服药3天病去80%,服药5剂愈。
胸痛以及乳房胀痛亦去50%,效不更方,前方去黄芩,连翘,加茯苓10克,白术15克,生姜20克,薄荷10克。
续服50余剂,诸证皆瘥。
按:患者乳腺增生与食道炎诊断明确,病机分析:该患以乳房胀痛、经期加重、经期血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可属气滞血瘀、热毒壅聚。
选方仙方活命饮无疑,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
《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
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
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
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
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配伍黄芩、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效,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复诊:热毒已减,故去黄芩、连翘。
增加茯苓、白术、生姜、薄荷乃取逍遥散之方义,增强疏肝解郁之功效。
案例2:赵某18岁女性学生,2014年4月23日初诊,患者面部痤疮,前额头以及口周围较多,皮肤呈红色脓包样丘疹,月经期前后加重,月经有血块,便秘,2至3日大便一次,心烦易怒,睡眠不足(夜间加班学习),嗜睡,记忆力下降,舌淡苔薄黄,舌下瘀络,脉弦数。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以仙方活命饮合枇杷清肺饮加减,另外嘱病人保证正常睡眠。
方药:穿山甲粉3克、金银花20克、皂角刺15克、防风10克、白芷3克【后下】、当归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6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枇杷叶10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30克、炙乳香3克、炙没药3克、桑白皮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
2014年5月4日复诊诉服药3剂脓包已消70%,7剂脓包已愈,大便每日一行,给予血府逐瘀丸善后巩固。
今日电话回访痤疮未发作,睡眠安好,记忆力恢复。
按:该患痤疮发病在经期前后加重,经期血块,心烦易怒,便秘,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可属气滞血瘀,热毒壅聚证,当选仙方活命饮,考虑额头脓包,加之便秘属阳明经有热,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配伍枇杷清肺饮增强仙方活命饮的解毒消痈之功效。
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
亦可治疗气滞血瘀,热毒壅聚引起的内科、皮肤科等多科室疾病,拓展原方的治疗范围,可谓中药治疗痈、疽、肿、毒等的简、便、廉、验的佳方。
仙方活命饮临床新用仙方活命饮由皂角刺(炒)、穿山甲(炙)、金银花、天花粉、乳香、没药、浙贝母、白芷、赤芍、甘草、防风、当归尾、陈皮13味药组成。
方中当归尾、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活血消肿,溃坚排脓;陈皮行气化滞,可加强活血祛瘀之力,天花粉排脓、消肿毒,贝母化痰散结,甘草解毒和中。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之功。
临床用于异病同治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泌尿系感染童某,女,35岁,干部,1998年7月2日就诊。
主诉: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三天,无水肿。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球(++)。
舌红苔黄而滑,脉弦数,诊为热淋。
辨证为湿热下注。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用仙方活命饮加竹叶15g,生地黄15g。
水煎服。
三剂后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球(-)。
原方三剂巩固疗效。
尿路感染辨证主要在“瘀毒”、“湿热”,湿瘀毒热互结于膀胱,予仙方活命饮加竹叶、生地黄等既能解其下焦湿热,又能祛其有形之瘀毒,湿热得解,瘀毒得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而病愈。
中风(脑出血)乌某,男,45岁,1998年6月15日初诊。
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素嗜好烟酒辛辣。
二天前突然左侧肢体偏瘫,失语,头痛,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巴彬斯基征(+),颈强,测血压185/100mmHg,诊见:患者嗜睡,时有烦躁,胸腹痞满,大便一周未解。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CT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证属痰热瘀血阻塞经络。
投仙方活命饮加大黄9g,牛黄0.1g,麝香0.05g(冲服)。
每日一剂,分二次鼻饲。
并继续西医治疗。
服药二剂后,排出干结大便,嗜睡、烦躁均减轻,继续服上方三剂,患者神志转清,失语好转。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病后情绪不稳、抑郁可致郁而化热化火。
加之患者平素嗜好烟酒辛辣,致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热内蕴,加之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气血瘀滞,痰热瘀血闭阻经络而致半身不遂,舌强语蹇,火热之邪在上扰神明;在下与有形之积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浊气不降,故该患者一周未大便,导致脑出血,予仙方活命饮加大黄峻下热结,通腑去积,加用牛黄清热化痰开窍之品而效。
风湿性关节炎古某,男,32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