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思想解放的潮流)

湖北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思想解放的潮流)

湖北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思想解放的潮流)本资料主要汇编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荆州市、宜昌市、荆门市、孝感市、武昌市等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资料题目较新,分类清楚,排版整齐,是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的补充材料。

一、选择题1.(2016·湖北优质高中高三2月联考·29)章开沅在《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离异”与“回归”的命题,强调?“离异不可忘本,回归不可复古”。

章开沅所说的“离异”是指( )A.寻觅本民族的主体意识 B.拒绝西方近代文明C.模仿西方近代文明 D.对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2.(2016·湖北荆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6)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

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3.(2016·湖北江汉平原部分重点高中教研协作体高三1月联考·8)蔡元培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说:“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新的,就像‘洪水猛兽’一样。

”材料反映出( ) A.当时新思想落后于世界潮流 B.立宪派与革命派矛盾尖锐C.当时新旧观念冲突比较激烈D.政府对新文化运动予以打压4.(2016·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27)梁启超曾说:“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曾文正……创制造局首以翻译西书为第一义……同文馆及西士设教会于中国者,相继泽录,至今二十余年……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民族觉醒促进变革意识发展C.多读西书是宣传革命的手段 D.国人传统知识结构根本动摇5.(2016·湖北稳派教育高三一轮复习质检·30)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

”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 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 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6.(2016·湖北稳派教育高三一轮复习质检·29)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

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此种反思( )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的产物 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 D.对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7.(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27)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从图案设计中可以看出的正确信息是( )A.北大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B.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C.要遵守儒家伦理道德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8.(2016·湖北宜昌一模·32)谭嗣同《仁学》:“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下列与材料思想相似的是( )A.社会契约 B.民主共和C.理性判断 D.三权分立9.(2016·湖北宜昌一模·28)清末民初国人学习西方建立国会政制,然当国会政制实践已逾十年之际,废除国会成为各界近乎一致的诉求;到20世纪中期,召开国民会议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一过程说明( )A.国会政治符合中国国情 B.代议制的实践遇到挑战C.中国盲目学习西方政治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2016·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8)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

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

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1.(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9)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

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

这说明(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用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12.(2016·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10月联考·27)“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

”“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

”材料(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13.(2016·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10)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这体现了作者( ) A.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 D.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14.(2016·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9)严复在1913年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

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

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实际表达了( ) A.对物质文明的崇拜 B.对“国性民质”的质疑C.对“西学”的全盘否定 D.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15.(2016·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8)郑观应在1858年放弃科举,到上海习商、学英语,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

他于19世纪70年代自营贸易和投资轮船公司。

导致其人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巨额利润的吸引C.商战思想的影响 D.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16.(2016·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29)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二、非选择题1.(2016·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布鲁尼指出:法不仅限制卑贱者、普通公民和富人,它也限制和约束法官、地方官吏、国王和君主,甚至对皇帝也要行使它的统治权。

1308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的加冕誓言中首次出现了“执行和保护本国选择的法律和习惯”的话。

莎士比亚通过剧中人对威尼斯公爵说话:“公爵不能变更法律的规定,因为威尼斯的繁荣,完全倚赖着各国人民的来往通商,要是剥夺了异邦人应享的权利,一定会使人对威尼斯的法治精神发生重大的怀疑。

”——摘编自于沛《世界通史》材料三陈独秀将人权理解为“自主之权”,提出“以自身为本位”“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失无存”。

“中国要发展教育及工业,这是不待讨论的。

但是有一件要讨论的事,就是还仍旧用资本主义发展教育及工业或用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并不是主观的要求,利用它来破坏资本主义来改造现实社会,乃是因为客观上经济组织的自然趋势得历史进步之进程,令我们不得不相信社会主义。

”——摘编自袁伟时《告别中世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的主要原因。

(6分)(2)材料二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一些主张对于促进社会转型有什么积极作用?(1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人权观的主要特点。

(6分)2.(2016·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2016·湖北荆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1904年京师大学堂科目与专业设置简表——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材料二1999年6日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8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为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至2.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