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教案设计
一、导入
大家初中时都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爬上那边月台的父亲背影,我想,大家一定都记忆犹新吧。
望着此般为我们不辞辛劳的父亲的背影,怎能不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那种脉脉温情,那种无声关怀呢。
我们说,父爱是天性,父爱有它的共性。
但是每一个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父爱又都有各自的不同。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家教经典《傅雷家书》中又蕴含了哪些能给我们不同震撼与启示的父爱。
二、背景简介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六日,傅雷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
父子俩从这时开始通信,从1954年至1966年6月(也就是直到傅雷去世的最后时刻),傅雷共写了186封书信给儿子,这才有了令无数世人为之感动的《傅雷家书》。
我们今天来体味探讨一下,傅雷对傅聪又是怎样的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父爱。
三、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封家书(配傅聪钢琴音乐))
要求:请同学仔细听,看一看傅雷这位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你们自己父母的异同之处?(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傅雷与傅聪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并把它们在书上划下来)
四、研读课文
中心问题:体味一下傅雷这位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你们父母教育自己的异同之处?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从课文中选取依据,谈一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傅雷与傅聪交流时的方式方法,让我们一起在品味语言中,感受傅雷对傅聪的这么伟大而又独特的父爱。
)
(同学自主阅读交流)
教师可启发:
(一)相同:
1、“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
..在信中问你,
..提过”;“虽然我屡次
......和我提过…,连是否开始亦未
你也没
..复过一个字”;“我再.和你说一遍”:叮嘱中尽显对儿子的关心,与孩子交流平等,没有一丝质问。
(咱们同学在家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爸爸妈妈妈反复提醒,可我就是不想说,或是不愿说;不想答理你,但爸爸妈妈不管你理不理,他还是自顾自地要把他的提醒说完。
这反复的提醒中,其实是为了让咱们少写弯路的关心啊。
)
2、“吃亏
..你从今以后~~”:父亲对儿子可能受到伤害的一种关..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
注,也是一种提醒:希望傅聪对待朋友不能马虎。
(“吃亏”!担心谁吃亏?
既担心得是傅聪因这个缺点遭到别人的误解,又不希望儿子因为无心的失误伤害别人。
疼在儿身,痛在父心。
对朋友、对人家要有交待,不能马虎。
可引申:现在的父母大多担心自己孩子不要受伤害。
)
3、“这是我最操心
...的”:担心之情溢于言表。
(父母一辈子,为谁辛苦为谁忙?最“操心”:可能发生的问题,未雨绸缪)
4、“立刻
..理由耽搁”:当务之急,最紧迫的,望子成龙。
..改,立刻
..调整,不以任何
父爱是普遍的,这种爱跟我们前面所说的朱自清先生感受到的父爱一样,相信咱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曾感受过这样的爱,无论来自父亲、母亲,还是你的其他亲人,那种伟大纯净,不含一点杂质,倾其所有之爱。
(二)不同:
1、你的家长和你谈学习时,是否直接给你定期望目标?
傅雷谈到自己在学习上失利的过去。
傅雷精通法语、英语,本身是一翻译大家,但他为什么还要告诉儿子“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你出国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这一番话可以让儿子得到什么?
设身处地,在精神上与儿子相伴,鼓起儿子的信心,希望儿子少走弯路,叮嘱儿子做学问的道理。
(是一位体贴的父亲,慈爱的父亲,理智的父亲,严格的父亲。
在困境中陪伴孩子,用人生经验启发孩子。
)
2、家长给你提要求,是说“你应该(必须、一定)”?
“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
...我的意见,更.
..”“多听听
...,想通
..了”“我的意思是最好
要.自己多想想”:对孩子悉心教导,平等民主。
3、“我很.赞成”:对孩子的期望和重视
4、你的父母子是否与你有过“如何对待朋友”类似的讨论。
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与前面的悉心开导相比,傅雷语气与前面有何变化?语气的加重流露出父亲怎样的心情?
虽然傅聪还在为眼前的语言问题烦恼,父亲已未雨绸缪。
也正因为年轻而缺少人生阅历儿子只陷于眼前的困境,没有意识到未来更大的考验,不会做长远的打算,父亲才会份外地焦急牵挂。
急切的心情来自对儿子的不舍与爱护。
5、学会作人与成绩哪个更重要?
父爱的价值在哪里?父亲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亲的培育不仅使儿子事业成功,更要塑造一个不断完善的人教育的本质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
父爱又是特殊的。
不同的父亲,他给予孩子的是那一份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之爱。
教师引导:当然,这并不是批判我们父母的不是。
正是父爱是特殊的一样,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享受着这种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天下父母之爱、亲人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
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将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五、小结:
一封封书信,折射出一份份普遍而又独特的关爱。
为你成长付出代价的是父母悄悄变白的黑发和日益苍老的面庞。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及时地能听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
希望我们不要让还未实现的报答成为遗憾。
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得那样,“凡是有我车辙的地方,处处都有母亲的脚印。
”如果说我们成长的足迹有父亲的伴随,那傅雷的脚步或伴在儿子身旁,或紧随儿子身后,或引领在儿子的未来。
我们也能说“凡是有‘东直门’标记的地方,处处都有父母的目光。
”这目光关注着你,这目光注视着你,这目光期盼着你平安、健康!
六、作业:
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你所感受到的普遍而又独特的爱。
七、板书设计
傅雷家书一则
傅雷
父爱:普遍:伟大纯净、倾其所有
特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