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9所开设了政治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南大学。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族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民族政治学专业以研究国际学术界形成的有关民族主义问题的各种基本概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解释与应用,民族主义思想史,梳理各种理论流派,在民族主义运动的作用下,世界民族格局的演变、存在状况与相互关系,着重探讨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关系的善治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族政治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6个研究方向:(0304Z5)★民族政治学研究方向:1.族裔政治、多民族国家治理2.世界民族问题3.多民族国家治理4.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二、考试内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一)准考证下载: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核日期:2019年3月30-31日。
(三)考核地点: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四)考核内容:笔试和面试。
笔试按照专业统一组织,由民族学(含人类学)、社会学(含民俗学)、民族理论与政策(含民族政治学)三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命题及评卷工作,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素养,笔试结束按照规定时间向学院提交成绩、试卷等考试材料。
面试由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考察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潜力。
综合考核成绩计算:该项成绩为百分制,包括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项成绩分别占综合考核总成绩的50%。
考生最终成绩为百分制,科研能力评价总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分别占最终成绩的50%。
三、申请材料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务必于2019年1月31日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向学院提交如下材料(一式三份):(一)个人陈述个人陈述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包括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对报考专业及研究方向的认识及个人优势,字数不超过2000字。
(二)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包括申请人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要开展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已有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及创新性等内容。
(三)其他支撑材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须本人签名;2、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复印在一张A4上;3、硕士课程成绩单(加盖研究生院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4、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开具的在学证明或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须入学时补交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书复印件并交验原件);5、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6、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信(空白表从网上下载);7、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体检表(体检项目至少包括肝功2项、常规体检、尿素氮、血常规、空腹血糖、胸透),有效期为报名截止日期前一个月;8、非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指导教师签名的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摘要、目录和部分章节等;9、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重要的获奖证书复印件、课题结项证书复印件以及其他可以体现申请人科研能力的材料;10、报考定向就业的普通计划考生、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提供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证明(脱产证明从网上下载)。
1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博士生须提交生源省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
四、导师介绍丁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习经历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并留校任教1995-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作访问学者2006-200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作访问学者教学与研究领域主要讲授伊斯兰文化、社会性别研究、宗教人类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外访与讲学1996-199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从事考察、研究工作1998-1999年在吉尔吉斯斯坦人文大学东方学系讲授“中国文化”获奖情况《东干文化研究》,2000年获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2006年获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获评中央民族大学2008-2009学年本科课堂教学效果“十佳教师”称号《民族学导论》,2009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中亚五国民族宗教研究,留学人员回国启动基金,2001年,主持人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现状及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影响,国家民委研究中心委托项目,2001年,主持人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主持人当代西北穆斯林社会中的妇女问题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2004年,主持人中亚新疆籍维吾尔人华侨华人研究,国家民委督察司委托项目,2009年,主持人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与实践对妇幼健康的影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项目,2009年,主持人代表性成果专著《阿拉伯人》,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7年《东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回族》(俄文),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1999年《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3年《俄罗斯对中亚民族发展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合著《回族》(马启成、高占福、丁宏),民族出版社,1995年《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马启成、丁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百年中国穆斯林》(丁宏、张国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2年译著《亚瑟儿.十娃子生活与创作》,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主编的著作《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发表的主要文章从《古兰经》看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载《探索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析回族“经堂教育”,载《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回族文化与回族教育,载《民族、宗教、历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载《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6年第2期。
西道堂模式,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回族的族源(俄文),载《青苗》(哈萨克斯坦)1998年6月版回族妇女与回族文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东干学与东干学研究,载《回族研究》1998年第2期试论东干人使用语言特点――兼论东干语与东干文化传承,载《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东干文与东干语,载《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谈“宗教人类学”,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管窥,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回族作家张承志(俄文),载《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学》,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2000年东干人命名习俗考略,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关于白彦虎之复议,载《回族研究》2001年第1期东干人与伊斯兰教,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从西北边疆稳定角度谈中亚五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载《民族大家庭》2001年第1期从跨文化比较角度谈东干文化研究的价值,载《世界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谈回族研究中的性别意识,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从回汉民族关系角度谈加强伊斯兰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中国回族及其语言特点(俄文),载《丝绸之路上的学者对话》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2002年回族妇女问题研究,载《中国文化与女性》,香港万海语言出版社,2003年东干族与回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载《史事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从新疆稳定角度谈中亚五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载《新疆研究文论选》,民族出版社,2003年回族的境外族群――中亚东干族,载《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从回族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从东干族反观回族的文化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试论中亚五国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载《民族研究文集》(国际交流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当今中亚五国被世人广泛关注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文集》(国际交流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东干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载《宗教与民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思考――兼谈东干人的“文化中介”意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回族文化遗产,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东干语的走向,载《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从宗教人类学视角谈回族的饮食禁忌,载《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文化、性别与回族社会,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个人洁净与社会公德意识,载《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1期朝觐者的心路――关于仪式的讨论,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五、考博分数(启道教育提供)综合考核成绩计算:该项成绩为百分制,包括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项成绩分别占综合考核总成绩的50%。
考生最终成绩为百分制,科研能力评价总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分别占最终成绩的50%。
六、考博经验考博复试是考博成功前的临门一脚,对考博考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各研招院校考博复试都会有考博复试面试,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了考博复试面试备考指导供考生们参考。
一、考博复试前的准备:复试前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找已经考上的博士生们咨询历年复试情况。
下面结合复试时经常要问的问题,总结出需要提前准备的几个环节:1、英语自我介绍去年我在复试前两天找人打听了,得知面试的时候要先用英语做自我介绍,于是前一天晚上写了一个四五百字的英语底稿,第二天一上阵,开场白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