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形成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难点: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这可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乐坏了。
看,一场激烈的森林运动会正在进行,我们一起看一看。
在两片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叶子上,小蚂蚁和花大姐,正要进行竞走比赛,我们来给他们当一回裁判好吗?看一下比赛规则。
课件显示: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
(让学生齐读规则。
)
全班齐喊:开始!
跑完后如图:
【设计意图:课件的展示能让学生直观的从两个不同的路线上初步感知一周长度的定义】
1.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周长。
公正的小裁判们,你们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呢?
让学生说一说,重点分析比赛规则。
强调: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
虽然灰太狼先到,但是它犯规了,冠军还是应该属于喜洋洋的。
喜羊羊绕着树叶树叶边沿爬了一圈,我们就可以说是喜羊羊绕着树叶树叶边沿爬了一周。
板书:一周
2.描画树叶边沿,加深对一周的理解(就是绕边线一圈,从什么地方开始就回到什么地方)
①我这儿有一张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贴树叶)你能用粉笔描出它的一周吗?(抽生描,其余伸出手指跟着比划,然后说说是从哪儿开始的?又是在哪儿结束
的?再评价)
②有没有同学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一周?(抽生说,师描,其余手指跟着比划)
③小结:(取下树叶)看来我们可以把树叶边上的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只要绕着边线描一圈,回到起点,就能描出树叶的一周。
(点击课件,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小朋友们,喜洋洋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我们给这一周的长度起个名称好吗,就叫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
二、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其他物体表面的边线,感受周长。
师: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都有它的边线,你能仔细地摸一摸课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
摸给大家看一下;去摸一摸文具盒一周的边线,其他物体某个面一周的边线。
你摸的是哪个物体一周的边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上的边线,体会周长的定义。
同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周长,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
2.描一描:从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
⑴师:如果把大家摸的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平面图形一周
的边线吗?选择数学书中两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
⑵投影机展示学生描的图形,并让他说一说描的过程或用手在图上再比画。
同时说说自己对周长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描的过程把生活中实物化的周长过渡到图形化的周长(则描出来的线),从实物抽象到平面,让学生进一步清晰周长的定义,加深理解。
】
3.说一说:阐述自己对周长的理解。
⑴先同桌互相说一说。
⑵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对周长的定义从抽象逐步建立起形象的概念,这时,让学生将周长外显的概念形态(物化的周长、描出来的周长)内化为无形的语言概念,促成周长概念的进一步升华。
】
4.判一判。
不服输的灰太狼就想挑战一下同学们,
画外音灰太狼说:你们能找出有周长的图形吗?嘻嘻!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从以上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周长是一周的长度,本环节出示较鲜明的图形比较,使学生知道非封闭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的长度,让学生明确周长的定义】
5.让学生汇报后说说自己对这些图形的看法。
教师归纳完成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⑴男生和女生以比赛的形式朗读概念。
⑵全班一起读,看谁读的好。
三、合作探究,探求周长。
1.我们说了一节课的周长,同学们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四人一组)请小组长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和提供的工具(事先将一些封闭图形装在信封内,如三角形、五角星形、长方形、正方形,其中还包括一个圆形),小组长分配组员每人一个图形(黑板所示的那四个),测量周长后在组内交流,共同来研究这些图形的周长。
完成如下表:
图形
需要工具
测量方法
周长
(得数保留整厘米
数)
⑴学生测量,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⑵组织汇报。
师:大家是怎样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呢?哪一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和你们得到的数据?
2.课件出示:
这个图形能用直尺直接量出它的周长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量出来?学具袋中有帮到我们的工具吗?
预设1:因为这个笑脸的边是圆形的,直尺不能直接量出它的周长。
预设2:在学具袋中我们找到一条棉线,我们可以利用棉线围笑脸的一周,然后用尺子量出围了多长,就知道笑脸的周长。
预设3:在学具袋中我们找到一条铁丝,我们可以利用铁丝围笑脸的一周,然后用尺子量出围了多长,就知道笑脸的周长。
⑵学生动手测量。
⑶找学生出来展示测量的经过,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在小组活动中,小组长已经分配好每个组员量一个图形,这样分工明确,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最后通过小组汇报,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
四、巩固练习,稳步提升
2.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3.
4.
联系生活、欣赏周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周长应用的例子有很多,在每一个角落里周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的化身。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看,出示屏幕。
课件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