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南京市溧水区中考一模语文

2014南京市溧水区中考一模语文

2014南京市溧水区中考一模语文一(29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6)▲,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7)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8)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9)人们经常引用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里的两句诗“▲,▲”来激励自己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奋斗目标。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哺.育(▲)忍俊不禁.( ▲) 迁xǐ(▲)目不xiá( ▲ ) 接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学习不仅需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张老师说,“还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

”B.春节晚会邀请场内外观众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参与互动。

C.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自去年12月开播以来,在中国视频网站点击率持续上升。

D.莫言在采访中向我们详尽地讲述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B.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春晚应该精益求精....,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C.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夸夸其谈....,他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D.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回忆相处的这三年,许多珍贵的瞬间仿佛历历在目....。

班级开展“马年说马”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参加了下面的活动。

5.王汉同学搜集到了两幅关于马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第一幅)(第二幅)(1)请结合第一幅书法作品中的相关文字,用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米字格中。

(3分)(相关文字:创伟业一帆风顺,展鸿图马到成功)创伟业,展鸿图。

(2)第二幅作品“马”字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点画▲,横细竖粗,结构▲,整体上显得气势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2分)6.张吉同学在抄录有关含“马”字对联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陶行知在师范学校题门联:“同稻粱菽麦黍稷打交道;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B.四川德阳栖凤亭一联:“真儒者,不图文章名世;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

”C.沈阳公园门联:“无言白马,空驮岁月数百;青松有恨,曾记六朝兴亡。

”D.杭州岳王庙联:“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7.李明同学参加了辩论会,请你针对正方的观点,帮助李明从反方展开辩论。

(2分)主持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军事活动中,马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马的作用却越来越小,马的命运未来会怎样?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正方观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汽车、飞机取代了马匹成为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马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可以说,马这种动物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所以马最终会被人冷落、遗忘直至消失。

反方观点:▲8.夏星同学在活动中写了一段话,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帮他续写一句,形成排比。

(2分)在古今中外不同的作品中,马的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现:《三国演义》中的卢马载着刘备逃离险境;《水浒传》中的照夜玉狮子马引发梁山易主;▲。

让我们品读那些描写马的文学作品,去感受作家对这位人类高贵的朋友所倾注的真挚情感吧。

二(4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3题。

(15分)【古诗词阅读】清平乐检校①山园②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③,白酒床头初熟④。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释】①检校:巡查,查核。

②山园:作者隐居上饶时居住的庄园,园内种植瓜果树木。

③社肉:祭神用的肉。

④初熟:酒刚酿成。

9.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4分)(1)上片中“▲”,是欣赏大自然美景,暗示隐居生活。

下二句“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字里行间描写的是▲的农家生活。

(2分)(2)下片写了词人巡查中发现有儿童正用长杆扑打、偷取园中树上的梨和枣,此时的词人不让旁人去惊动,而是安静悠闲地欣赏起了小孩子们的举动。

请分析有何妙处。

(2分)▲【古文阅读】义猴之墓某山隅①有一老圃②,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③他乡。

猎者怜其孤,赠以猴。

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④,而不离不逸⑤。

如是者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

曰:“父死乎?”颔⑥之,乃俱归。

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

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未三月而僵卧坟间。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

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节选自《杏林集》)【注释】①隅:角落。

②圃:种园子的人。

③适:女子出嫁。

④掣:牵。

⑤逸:逃跑。

⑥颔:点头。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 某山隅有一/老圃B.惟一女远适/他乡C. 每逢五必哭/祭D.未三月/而僵卧坟间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如是..者五年▲(2)老者家徒.壁立▲(3)姐引.之去▲(4)仍牢守故.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

▲1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义猴之“义”?(3分)▲(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

(11分)做个环保达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成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环保问题是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它不仅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引领着我们的幸福指数。

让我们做个环保达人吧!【生活观察】现在我们庆祝生日,常常会邀请亲朋好友,在饭店摆上一桌生日宴。

但一大桌菜,大家放开肚子吃,也才消耗了一半,剩下的都让饭店当废物处理了。

这是多大的浪费呀! 据调查,我国餐饮业产业规模2011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0%。

但就是这创造了巨大财富的餐饮业,背后的浪费却让人触目惊心,按最保守的计算,浪费掉的食物也得占餐桌的10%。

这样算来,我国2011年餐饮业浪费掉的社会财富达2000亿元之多。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生产过程中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例如,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约16万吨,其中大部分出口日本。

在筷子生产过程中, 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 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为60%,加工损耗相当严重, 每年生产1000万箱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锯掉2500万棵树。

(摘自《科学大众》2013年第6期)【媒体声音】现在的小汽车都是生产线生产的, 部件标准质优,因此在报废后, 占车身重量75 % 的材料都可以重复利用:金属外壳可以回炉再造车身, 引擎和电器能整修翻新, 轮胎也可以翻新。

翻新轮胎的行驶里程基本可以达到甚至能够超过新胎的行驶里程,而用于制造新胎面的原材料只相当于新胎的15%左右,售价则可达到新胎的50%-80%。

但我国轮胎翻新业发展并不好,2012年我国有近2/3的轮胎翻新厂倒闭或亏损,行业需求也萎缩了近一半。

全国人大代表、软控股份董事长袁仲雪表示,我国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问题已经需要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对待,需要尽可能对有限的橡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摘自《中国证券报》2013.3.11)【图片资料】(图片1:小事情,大改变)(图片2:废旧汽车,城市矿产)(图片来自《科学大众》2013年第6期)14.怎样做个环保达人?请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

(3分)▲15.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餐饮业产业规模虽已经突破2万亿元,但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不大。

B.在筷子生产过程中, 从圆木到木块, 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为60%,加工损耗非常严重。

C.现在的小汽车部件标准质优,因此在报废后,很多材料都可以变废为宝,再次利用。

D.节约用电,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不用电器……事虽小,却是环保方面的大改变。

16.材料【生活观察】中举了一次性筷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17.结合材料【媒体声音】和材料【图片资料】中的“图片2”,谈谈你对“废旧汽车,城市矿产”的理解。

(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5分)别让心灵的天空笼上“霾”李良旭有一次,儿子下班回到家,脸色阴沉着。

看到儿子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关切地询问儿子遇到了什么事,怎么好像不开心?儿子听了,向我说起他一个同事最近买了一套大房子和一辆小汽车,显得十分气愤。

说着说着,还说到一个亲戚,说那个亲戚种种不是,好像那亲戚阻碍了他的生活,让他活得喘不过气来。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听罢儿子的发泄,我轻轻地说了句,你不应该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霾”,这样下去,会影响到你的人生的。

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根本交汇不起来,何必让他成为自己的“霾”?儿子一下子没有听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问道,什么“霾”?我严肃地说道,霾,是一种天气现象,那些悬浮在空气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我们看不见周围景致,这种霾,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在生活中,也有一种“霾”,这种“霾”其实并不存在,可是由于自己心胸狭窄,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霾”,长期下去,必定影响自己心态和情绪,人为地给自己造成了一种心灵伤害。

听了我的一番话,儿子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仿佛陷入到一种深深的思考中……过了好几天之后,一次,吃罢晚饭,儿子坐到我身边,一脸认真对我说道,爸爸,您上次讲的那句话,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我觉得您说的很有道理,我不应该让别人成了我自己的“霾,”别人有别人的生活,可有时,我却从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种种不是,觉得他们应该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做,其实,这只能是一厢情愿。

儿子说罢,脸上绽出真诚的笑容。

那笑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和清澈。

看到儿子渐渐消除了萦绕在自己身边的“霾”,我伸出手,搂住儿子的肩膀,深情地说道,孩子,你能有这种醒悟和认识,我感到很高兴,这是你人生的一种成长和进步。

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感到活得很累、很压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看不得别人的好,内心产生了严重的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这样使得自己心灵的天空笼上了“霾”,压得自己透不过起来。

儿子静静地听着,忽然,他也伸出一只手,紧紧地搂住我的肩膀,眼睛里闪烁着一丝晶莹,他激动地说道,谢谢爸爸,您说的太好啦,简直说到我心里去啦!我们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生活,谁也不可替代。

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俩的手互相搂住彼此的肩膀,那一刻,我感到周遭萦绕着一脉浓浓的化不开的温馨和甜蜜,在缠绵着,涟漪着……(选自《好家长》2013年第4期)18.通读全文,理清文中“儿子”的情感变化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