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2018建邺区一模语文试卷

南京市2018建邺区一模语文试卷

2018年建邺区一模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

2.请认真核对答题纸上所粘贴条形码的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

3.答案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2)(4)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3),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4)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5)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6),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9)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真是“,。

”(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回答)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出自《送东阳马生序》,“加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B.“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出自《愚公移山》,“汉阴”在这里指汉水的北岸。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自《沁园春·雪》,“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D.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3.请在方框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4分)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祖先的智慧令人叹服:塞翁失马后言谈中的biàn()证思维,田忌安排赛马出场顺序的全局观念,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创造性行为……一个好想法,常常会yíng()得胜券();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激发潜能,成就崭()新人生。

(1)biàn()证(2)yíng()得(3)胜券()(4)崭()新5.根据下面三幅图的提示完成对话。

(5分)佳佳同学要参加区演讲比赛,演讲话题是“时间”。

她向园园求助:佳佳:园园,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不知从何说起,你能帮帮我吗?园园:佳佳:这个方法听上去不错,你可以举个例子具体说说吗?园园:比如“幸福”这个话题,佳佳:我明白了。

那“时间”这个话题我可以按照你说的,先园园:说得真好!相信你的演讲一定会非常出色,祝你成功!二(38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

(15分)【古诗阅读】渔父词·题洞庭渔隐图[元]吴镇①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

兰棹②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

(选自《题画词与词意画》,吴企明、史创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注释】①吴镇:元代著名画家,终身不仕。

②兰棹:兰舟。

6.十二年后词人将“草花新”改成“草衣轻”。

你认为他改得好吗?说说理由。

(3分)【链接】草衣:蓑衣。

【古文阅读】《园冶》题词[明] 郑元勋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①,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否则强为造作,仅一委之工师、陶氏②,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

工人能守不能创,拘牵绳墨,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③,岂不大可惜乎?此计无否④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

(节选自《园冶》,计成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版)【注释】①异宜:指在不同条件下,建成的园林各具特色。

②工师、陶氏:木工和瓦匠。

③徇:迁就,妥协。

④计无否: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

7.用“/”给下面句子画两处停顿。

(2分)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4分)(1)安能日涉成趣哉()(2)而意不能喻之工()(3)从心不从法()(4)尤足快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10.园林的建造要达到“日涉成趣”的效果,这需要主人“”,并能与工匠达成共识;更需要优秀的工人遵循“”的原则,做到“”。

(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3题。

(12分)眼神眼神可能比明晰的语言和思想更为复杂。

它往往涵盖了意识和欲辨已忘言的潜意识。

我曾看过聋哑人与聋哑人之间的谈话,他们几乎能用眼神进行交流,极少辅以手势。

难以言传的交流中,眼神替代了语言。

京剧中,有数不清的脸谱,每张脸谱都很生动,却无法媲美梅兰芳大师的两池春水,那善睐的明眸让人遐思,男人原来也可以风情万种。

有一种悲哀和愤怒是最深刻的,凝聚在鲁迅先生的那一道横眉,可是横眉之下的深邃怒目让横眉也苍白。

而绽开在海角天涯,那令人心碎的美的一瞬,是被追逐的鹿回望猎手弓箭的哀怨一瞥;鹿回头,鹿的眼神犹如一声叹息,美,制止了杀戮。

断桥相会的浪漫,剪烛西窗的誓言,莫不是惊鸿一瞥、一见倾心,要说情人间有一种约定,那应该是望断春心之后,眼神的轻轻一碰。

而世俗中的眼神,却缭绕着人间的烟火,描绘出人生的种种心境,敷衍出滚滚红尘的不同面具。

可以不置一词,褒贬又尽在其中。

但凡喜时,喜上眉梢;但凡怒时,豹眼环睁;但凡哀时,;但凡惧时,。

眼神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弱者的怯懦、强者的张扬、百姓的善良、歹徒的凶顽等等情态,何须言表,世相种种,均可在眼神中一一阅读。

同事之间,友好、信赖、激励、欣赏的眼神,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相反,三五成群,低低耳语,互相交换着诡秘的眼神,谎言的风暴已在酝酿,随之,另外一个人,可能会遭到空穴来风的袭击。

这世间,眼神有温暖的,也有彻骨之寒的。

我国古代察人术,察人之要津全在于看人的眼睛。

君子的眼神如朗星明月澄澈坦荡,小人的眼神如茔头磷火游移闪烁。

一个人的眼神往往在向世人表明他的处世态度和原则,是忠诚正直,还是奸诈邪恶,去看看他的眼神,他便穷形尽相了。

无独有偶,国外有位饱经世故的哲学家,是天生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不过一只坏腿正好成了他了解别人的气压计或晴雨表。

陌生人初次和他见面,如果把不怀好意的眼神停留在他坏腿的时间比停留在好腿的时间长些,他就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把幸灾乐祸的眼神停留在他的坏腿上,而不去注意那条好腿,哲学家便决定不再和他进一步交往。

有时,眼神比哲学还深奥。

人们从眼神中找到了通往人性幽深处最隐秘的通道。

(选自《纸上月光》,查一路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版,有改动)11.作者为什么说“有时,眼神比哲学还深奥”?根据提示,用动宾短语填空。

(3分)12.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1)君子的眼神如朗星明月澄澈坦荡,小人的眼神如茔头磷火游移闪烁。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但凡喜时,喜上眉梢;但凡怒时,豹眼环睁;但凡哀时,;但凡惧时,。

(仿照句式续写)13.结合《孔乙己》中“他的眼色,好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4分)“人们从眼神中找到了通往人性幽深处最隐秘的通道。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4-16题。

(11分)【材料一】3000多年来,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们记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以“马”字的演变为例:从甲骨文的字形上来看,马头朝上,眼睛炯炯有神;马背朝右,右部的几画表示马鬃;前后蹄朝左,意在行走;马尾在下部。

瞧,这是一匹多么形象又生动的骏马呀。

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似,只是变得更抽象一些;小篆的字形是从金文衍变而来的,已经不太像马形了;楷书的繁体字形,基本看不出马的样子;现在的简体字形,更加简单。

(摘自百度文库)【材料二】我向马主人坦白说,我一直隐瞒衣服的秘密是为了尽可能跟那群该死的耶胡区分开来,但是现在我没办法再隐瞒了。

而且我的衣服和鞋子已经破烂不堪,很快就要穿破了,必须用耶胡皮或者其他什么野兽的皮再做一套,否则秘密就会被揭穿。

我还请求它,不要让别人知道我身上有一层衣服做伪装。

希望它帮我保守秘密,至少等我把这身衣服穿破再说。

主人生性仁慈善良,他非常体贴地答应了我所有的要求,并承诺为我好好保守这个秘密,直到我把身上的这套衣服穿破为止。

我来到这里,看到慧骃的一言一行竟然能像人类一样理性,真是大吃一惊。

正如它和它的朋友们看到我这样的耶胡竟然也能如此理性,会觉得不可思议一样。

说到耶胡,虽然我与它们在外表上极为相似,但却实在无法理解它们下作野蛮的本性。

如果我将来能有幸回到祖国,一定要把这里的见闻讲给那里的人们听。

不过估计没人会相信我说的话,他们定会认为,这些都是我凭空捏造的。

我的同胞肯定不会相信慧骃能掌管一个国家,而耶胡却成了畜生。

……一切就绪,终于到了我离开的那一天。

我再次向主人郑重道别。

当我准备俯下身亲吻它的蹄子时,它轻轻地把蹄子抬高至我嘴边,这让我倍感荣幸。

我很清楚,很多人会就最后这个动作指责、诋毁我。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有改动)【材料三】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

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成的皱纹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节选自《马》布封著)14.根据材料一中“马”字的演变过程概括汉字的变化规律。

(2分)由到,由到。

15.《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来到慧骃国是由于()(2分)A.海上覆舟遇险,他泅水逃生,登陆成了俘虏后被押解至此。

B.大风暴后,船长派出长舢板去取淡水,他也上了舢板,遭丢弃后被捕。

C.他被海盗劫走,被放在小船上随波逐流,到达此地。

D.他被部下出卖,遭到禁闭,后被抛弃在此地。

16.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7分)细节常指一种细微的物件或行为表现。

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深化情感主题。

用心捕捉、比较文章或书籍中的典型细节,你会更加接近作品的本质。

(1)“衣服”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与契诃夫的《变色龙》中都出现的细节,结合原著,比较这个细节在作品中的作用有何异同。

(3分)(2)找出“材料二”“材料三”中相同的细节(“衣服”除外),并结合材料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