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于玩具学生并不陌生,玩具因质地不同、设计不同,分为许多种类,充气玩具就是其中的一种。
通过感受充气玩具里面的科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初步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知道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学情分析
(1)基本知识:四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已有了解,并且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2)基本技能分析:
学生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设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勤奋好学,有上进心,敢于设疑求知。
个别学生对科学知识认知肤浅不够深入。
二、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
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具准备
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张;胶带:4个;小刀:4把;注射器:5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
今天同学们自己带来了玩具,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确探究的方向——充气玩具的秘密,同时学生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
(二)玩皮球,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分别玩一玩自己带的皮球,你有什么发现?生分组拍球汇报感受。
生能说出:用手一拍球会弹起来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设计意图:玩是学生的天性这样设计是为了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喜好,让每一个学生进入探究的角色中去,亲身体会力与皮球弹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
(2)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同学们基本找到了拍球的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比赛,请每小组选一位最棒的选手到台前来。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很高兴。
输的同学你想说点什么?生:我很伤心。
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生: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生:给他充气
现在再拍球看球的弹性怎样?输的同学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明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主要作用?是球的外壳还是里面的空气。
生:里面的空气。
我们身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做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设计意图:探究知识的激情需要激发,通过拍球的比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拍充气量不同的球,进行比赛激起了竞争的热潮。
在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中,学生自然感悟到——充满在球里面的空气有弹性。
而弹性的强弱又和压缩空气的强度有关系。
知识在一场游戏没有结束时已经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注意:设计活动时尽量引导学生注意感受球拍高的原因,这会对学生有效学习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
(三)玩气球,探究反冲性质。
在拍球的时候你认为球是怎样运动的?请同学们看投影,这幅图上,同学们在干什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气球,还有其他一些材料,同学们可以将材料自由组合,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玩气球。
我们可以到教室外去玩。
首先汇报交流,你想怎样玩?学生可能会说拍球、托球。
你们能不能研究出一种让气球在不借助你给予力量的情况下运动?
(设计意图:在学生参与活动兴趣高涨的时候,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怎样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使气球运动。
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导向。
提供器材让他们玩是为了解知识服务,玩的有目的,探究活动才会有序有效。
从而达到学生在体验学
习乐趣的基础上养成观察科学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
)
学生选取材料,自由的玩气球。
提示玩得过程中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气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
(2)气球运动的方向与气喷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汇报展示,学生说自己的玩法。
结合自己的玩法解释以上问题。
生能说出:①气球的运动与气球里喷出的气有关系,因为气球运动时有气从气球口喷出。
②气球运动的方向与喷气的方向相反。
同学们把这两个问题解释的非常好,向刚才那样,当气球里的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气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板书:反冲)
(设计意图:在自由活动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比赛。
让其充分交流,并及时纠正注意力不要只集中在玩上,要在玩中发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比赛让学生时刻处在高度的学习氛围中。
这些活动可根据学生的自己选择独自玩,也可合作玩,让其在玩中多发现。
并在交流中充分展示新发现。
)(四)联系实际拓展创新。
(1)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充气玩具里有什么科学?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是充气的,除了我们玩的篮球,气
球,你还见到过哪些?课件出示充气物品(救生圈、充气跳跳球、汽车内胎、橡皮艇、充气跳跳床、气垫船等。
学生说说为什么充气。
(设计意图:设计时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并想象到充气物中压缩空气的特点,联系实际认识压缩空气的弹性和反冲,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在质疑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获得知识。
)
(2)拓展创新。
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小玩具。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要先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推理,只有使猜想更明确、更理性,才会有助于把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教师还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五)全课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教学反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说在本节课探究活动中的收获,让其明白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探究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板书设计: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一、压缩空气有弹性
二、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