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5个阶段。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阶段。
1) 载流子的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

阴极和阳极注入到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层。
2) 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

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
3) 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激子。
4) 激子的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
2)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的单位是cd·m-2,表示每平方 米的发光强度。发光强度一般用亮度计 来测量,通过测量被测表面的像在光电 池表面所产生的照度即可获得,因为这 个像面照度正比于物体亮度,且不随物 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3)发光效率
有机EL的发光效率可以用量子效率、功率效率和流明 效率三种方法表示。量子效率ηq是指输出的光子数Nf 与注入的电子空穴对数Nx之比。

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 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

能量。
评价OLED的一些主要参数
一般来讲,有机EL发光材料及器件的性 能可以从发光性能和电学性能两方面来 评价。发光性能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 光亮度、发光效率、发光色度和寿命; 电学性能主要包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发光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等。这些都是衡 量有机EL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参数, 对于发光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极 为重要。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 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在制造上,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可以通 过有机合成方法获得,与无机材料相比 较,不仅不耗费自然资源,而且还可以 通过合成新的更好性能的有机材料,使 OLED的性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
有机电致发光常见英文缩写
LED (light emit diode) O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diodes)
PL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s) EL (Electroluminescence) PL (photoluminescence) HT (hole-transporting) ET (electron-transporting) HOMO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五.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 某些物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而发出光, 也就是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具有这 种性能的物质可作为一种电控发光器件。 一般它们是固体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 亮度高、视角广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易 加工的特点,可制成薄型的、平面的、 甚至是柔性的发光器件。
2. 2 掺杂发光
❖ 掺杂分子是具有高荧光或高磷光量子率的有机染料。它 们在能量从主发光体转移时被激化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蓝、绿、黄和白色),这种掺杂的方式有利于有机EL器 件功能的分工和优化,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随 着掺杂浓度的不同,发射光谱的位置也会变化,从而改 变了发光颜色。
❖ 尽管通过掺杂提高器件性能的机理还不太清楚,但用于 EL全色显示器的掺杂分子应满足以下条件:(1)高的荧 光量子产率;(2)在主发光体的辐射和掺杂物的吸收峰间 有重叠,以确保能量的有效传输;(3)可见光范围内的荧 光辐射;(4)发射带较窄,以获得高色纯度。
OLED分类
1、根据采用有机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技术: 一种是采用小分子材料,简称OLED;另一种 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简称PLED;
2、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被动式矩阵PM-OLED 和主动式矩阵AM-OLED,前者采用ITO玻璃基 板,后者采用TFT基板。
对于聚合物电致发光过程则解释为:在电 场的作用下,将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到 共轭高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 低空轨道(LUMO),于是就会产生正、负 极子,极子在聚合物链段上转移,最后 复合形成单重态激子,单重态激子辐射 跃迁而发光。
缺点: ➢生产成本太高——高温、高真空、不易大规模生产 ➢对环境有的影响大——无机物不易降解 ➢无机EL是在高电场下发光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简称 OLED。
1960 年代,多环和稠环的有机化合物,如:萘、蒽、 苯并蒽、芘、苯并芘、咔唑、芴、二联苯、三联苯、 1,4-二苯基丁二烯等。
不足之处是器件的驱动电压较高、发光效率较低,如 二(苯乙烯)胺Bis(styryl)amines体系中的DPVBi,属空穴 传输发光材料。
2.1.2 有机金属配合物类材料
有机金属配合物类材料属于内络盐类,配合物为电中 性,配位数达到饱和。此类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强 度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有望最先成为实用的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当前,研究得最多的有机金 属配合物材料为发绿光(530nm处)的8-羟基喹啉铝。
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属于注入式的复合 发光。
一般认为,聚合物和小分子电致发光的 机理是: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 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物中复合,释放出能量, 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当受激分nski能级图如图 1所示:
1)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又称荧光光谱,是发射的荧光相对强 度随波长的分布,一般用荧光测量仪测得。发 光光谱通常有光致发光(PL)光谱和电致发光 (EL)光谱两种。PL光谱需要光能激发,并使激 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EL光谱需要电能 激发,可以测量在不同电压或电流密度下的EL 光谱。通过比较器件的EL光谱和不同载流子传 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PL光谱,可以得出复合区 的位置以及实际发光物质的有用信息。
▪ 5)发光寿命
▪ 寿命定义为亮度降低到初始亮度的50%时所需 的时间。应用市场要求OLED在连续操作下的使 用寿命达到10000小时以上,储存寿命达到5年。 目前,绿色OLED在恒电流和100 cd·m-2的初始 亮度下,已经达到了实用化要求。研究中发现, 影响OLED寿命的因素之一是水分子和氧气,特 别是水分子对有机EL材料的光氧化作用,因此 需要将器件封装,以隔绝水和氧。
1.2 空穴注入层( HIL)
Copper phtalocyanine (CuPc) 、卤代碱金属(LiF)、 无定型碳、电子接受体(如2-氯乙磷酸)自组装 的单层膜、SiO2、导电络合物(如聚噻吩和 PEDOT/PSS等均可作为HIL层材料:
1.3 空穴传输层层(HTL)
对于电子传输能力强的发光材料器件的制备需 引入空穴传输层(HTL)。作为HTL材料须具备 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较好的成膜能力和较低 的电离势。芳香三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空穴 传输能力和成膜能力。
❖ 由在荧光基质材料中掺杂百分之几的荧光掺杂剂来制备。 基质材料通常与ETM或HTM采用的材料相同,荧光掺 杂剂是热和光化学稳定的激光染料。荧光染料必须具有 较高的量子效率和足够的热稳定性,升华而不会分解。
一些重要EL掺杂物结构
黄光
蓝光
红光
开发具有较高色饱和度和良好操作性能的红光材料是 实现全色显示屏的关键问题。常见红光掺杂物有 DCM(4-二氰基甲基-2-甲基-6-(p-二甲基胺苯乙烯)H-吡 喃)、DCM 的类似物(如DCM2,也称DCJ)、Nile红、 Perylene dicarboxyimide衍生物、Europium铕络合物(如 Eu(DBM)3Phen、Phorphyrin)等。
4)发光色度
由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不同,不能用来测 量颜色,仅能判断颜色相等的程度。为了客观 地描述和测量颜色,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 E)建立了标准色度系统,推荐了标准照明物和 标准观察者。通过测量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X, Y,Z)或色品坐标(x,y,z)来确定颜色。实验 中,—般用色度计来测量颜色。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 W. Tang(邓青云博士)及其 合作者首次将空穴传输材料联苯二胺作为空穴传输层 (HTL)、把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8-羟基喹啉铝作为电子 传输层(ETL)和发光层,制成了薄膜双层结构有机电致 发光器件。器件的驱动电压降至10V 以下、发光亮度超 过了1000cd/m2、发光效率约为1.5 lm/W,电致发光的 量子效率约为1%(光子/电子)。
1.4 电子传输层(ETL)
用来作为ETL材料的主要特性为:(1)普遍具有高的电子亲和 势和电子流动性,用以有效的电子注入和传输;(2)有大的 激子能量,为的是阻止激子的能量转变到ETL,这一转变是 在发射层 (EML)中由电荷复合产生的。电子传输材料大多 为金属络合物(如Alq3和BeBq2)、1, 3, 4-嗯二唑(如PBD) 和1, 2, 4-三唑(如TAZ) 等。
6)电流密度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反映了器件 的电学性质。OLED的电流密度和电压的 关系类似于发光二极管,具有整流效应, 即只在正向偏压下才有电流通过。在低 电压时,电流密度随电压的增加而缓慢 增加,超过一定电压,电流密度会急剧 上升。
7)亮度和电压的关系
亮度和电压的关系曲线反映OLED器件的 光电特性,与器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相似,即在低电压下,电流密度缓慢增 加,亮度也缓慢增加,在高电压驱动时, 可以得到启动电压信息。启动电压定义 为亮度等于1 cd·m-2的电压。
无机电致发光元件:
早期的电致发光元件,使用的是由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过电流能发光的二 极体,简称为LED (light emit diode)。然而,LED真正作 为全彩色的室内外影像显示系统,还是近几年的事,因 为一直找不到性能足够好的发蓝光的LED无机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