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5.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梳理知识体系,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重点
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
生命难免有挫折
学法
体验法、讨论法、探究合作
教法
情景法、问题法、启发示、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PPT:送祝福
恭祝:新年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到“万事如意”吗?
思考:它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结果是怎样的?
出示PPT:“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面对挫折”图片
4.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总结: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面对挫折。
生命中的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九课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同样是考砸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出示PPT:“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图片
3.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构成挫折的三要素是什么?哪个要素是关键要素?
引导总结: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总结: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学习他人的经验。
拓展空间
问题: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
回顾经历
交流分享
创设情境
阅读感悟
交流分享
作出选择
交流反思
阅读材料
探究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
引导学生理解发掘生命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旨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勇气,磨砺坚强的意志
课堂小结
1.什么是挫折?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4.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总结: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问题: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自己是运用哪些方法来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挫折承受力的?
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出示PPT: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以及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5.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引导总结: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增加生命的韧性”的学习。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证明你就挂了”
表达祝福
思考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板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分享你的经历:
①在你的记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是什么?
②当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不愉快的事件给我带来压力,难过、沮丧,影响心情,甚至导致失败)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阅读感悟:
两只小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大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一次一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
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感觉是正常的,要学会调控情绪,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学生认识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旨在引导学生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时各种损害生命的方式都是不明智的,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感知思考
交流感悟
畅所欲言
行为反思
分组讨论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回顾反思
阅读反思
观看图片
交流分享
收集故事
写出感受
分享交流
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挫折的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是构成挫折的三要求,懂得挫折认知是产生不同挫折反应的关键。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挫折,理解人们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会不同
出示PPT:应该积极面对挫折,善于发现、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尾巴,我们人的生命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问题:这段视频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出示PPT:呈现“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的一组图片。
③面对这次挫折,你是怎样做的?
以下三种情形中,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引导总结: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如:获得好成绩 美好愿望或目标 愿望没达到 挫折 )
1.什么是挫折?
出示PPT:“挫折的含义”图片。
问题: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为什么?
挫折会产生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板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播放视频:尼克•胡哲的演讲
尼克·胡哲 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问题:通过尼克·胡哲的经历,你觉得该如何面对挫折呢?